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乡村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乡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作用于农民群体层面,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研究保障了农民基本生活权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维护了农民生计和福祉。体现于生态建设层面,有效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可以降低农村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基于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而数字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数字化驱动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会出现数字生产力不足、数字产业布局与链条不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创新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述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了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促进数字化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面融合,利用数字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的环境与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农村发展沼气很重要,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生活,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以沼气为纽带开展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人.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本文通过分析沼气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农村沼气建设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户用沼气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依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获取农村可再生能源,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农业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村老百姓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农村既是能源消费者,也是能源生产者;既是污染物排放源,也是污染物消纳地。发展农村能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不仅能够缓解国家能源压力、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且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村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无论在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开垦荒地、大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还是在保农时抢季节、抗御自然灾害方面,对农业生产都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推广体系、培训体系、安全监督体系、供应维修体系等五大支柱体系建设,增强其技术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的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农机化的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便利和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秸秆的基本成分,介绍压制块状饲料用于养殖、产气作为新能源和秸秆炭化3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以期为农村秸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是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早已厌弃了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因此,在农村利用秸秆气化技术,把秸秆资源转化为气体燃料,实行集中统一输配燃气系统,既提高了用能品位、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9.
农机推广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载体,是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农业生产科技进步中起着其它农业技术不能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国家对农机推广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机推广是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由点到面地应用于生产的活动过程。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在农村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生产力,达到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不断满足人民生活及生产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农机化清洁生产是指通过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手段和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环保、安全、高效、可持续,推动农村生活环境的整洁、舒适、便捷,推进农村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农业和谐、快速发展的技术。农业机械化清洁生产是农业清洁生产的一个分支,大力推广以农机清洁化生产技术设备,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既是做好新时期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是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古国,也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秸秆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秸秆焚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农村生产生活能源结构转变,资金、机械等条件的约束和农民意识落后等原因,秸秆焚烧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妨碍交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十九大提出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进程。因此,需要采取转变治理思想,提高科技水平、建立奖惩机制、建设处理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意识、集约化生产等对策,疏堵结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领域的减排增汇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为研究对象,针对村域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现状特点,通过碳汇核算等模块化设置,探讨农业农村减排增汇途径。海龙村具有典型的西南丘陵村落特征,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活动形式单一。碳排放实体构成及碳排放路径清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活动是村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化排放实体较少,净碳排放水平较低。通过对村域各生态模块中排放实体的系统管理与减排技术的耦合嵌入可在提升村域生产生活效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村域碳排放总量,实现低碳乡村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针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减排增汇实施路径,可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蓝本。  相似文献   

13.
农村能源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农村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8%。在农村能源消耗的构成中,生产耗能占203%,生活耗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中,农村能源是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重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现状,剖析农村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入世对重庆农村能源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新形势下的农村能源建设方案与措施,对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农民增收,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1 重庆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1 发展现状重庆市农村能源建设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各级农村能源部门在各级党…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积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社会发展,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要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农村能源现代化与清洁化是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提高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扩大农村智慧化用能市场。能源事业是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性能均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我国农机化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使得推广农业机械产品实现农机化生产越来越重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替代传统的人工劳作,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促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对目前农机化生产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农机推广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生产技术、产品的推广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推动其健康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在农村的振兴。  相似文献   

17.
张秀英 《中国沼气》1998,16(1):46-48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是我区能源事业的发展方向张秀英(内蒙古农业环保能源监测管理站呼和浩特010010)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是关系到我国80%人口生产、生活的大事,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能源是农村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农村能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因此,解决好四川农村能源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乡镇企业、交通运输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以缓解我省整个能源的紧张状况,促进全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全省215个县,1亿多人口,55万平方公里面积,年耗能总量达9000多万吨标煤,其中农村占64%,农村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  相似文献   

19.
《农电管理》2020,(5):16-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地区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广大农村须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来提升能源利用的科学性与多样性,提升农村的电气化水平。在提高能源利用便捷性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强农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该文简要地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具有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