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琳 《河南农业》2011,(24):58-59
儿童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1):172-173
目前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为了寻求生存进入城市,但是他们由于自身的生活和社会条件以及城市内的政策的限制,大部分人不能带着孩子进入城市,孩子只能留在家乡,如此巨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也正是这样长期的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成的。由于"留守儿童"与外出的父母在空间和时间上长期阻隔,不仅改变了原本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家庭以前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交往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农村至少有5800万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这样的家庭模式中。这些儿童是否能得到良好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正是关系到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已超过了6000万人,其中79.7%的留守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6000多万留守孩子牵涉成千上万个家庭。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大多数留守孩子"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学习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如何为留守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让他们得到正确、健康的家庭教育?这是留守孩子的父母必须重视的问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2):6-7
<正>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农村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往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改善家庭生活现状,都选择前往"北上广"等工业化的地方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工作繁忙,没有办法亲自教养孩子。只能将小孩留在家中或托付他人,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因此引发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笔者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父母监护缺失、他人监护不力、个人权利缺失、安全教育缺失、学习教育缺失、心理教育缺失、道德教育缺失等。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从理论上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03-204
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触目惊心,无论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心理健康所面临的问题,都让人深思。父母进城务工,是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但是留守儿童却在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性格、人生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不健康的行为,为此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结合当今形势,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加速,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从2004年的约2000万增加到目前的6100多万。亲情关怀缺失、教育缺位等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悲剧事件频发,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已经不仅是某个家庭、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孩子有诉不尽的思念,父母也有说不完的无奈。留守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孩子的学习始终是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存在问题的家庭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常常成为了导致许多青少年产生各类不法行为的重要根源。同样,农村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既存在问题,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现在,家庭和学校必须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起有利于其学习和成长的健康环境,努力让那些问题儿童跟生活和世界重新达致和解。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明得到了不断地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夫妇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大都选择进城务工。随着农民工进城谋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持续增长的状态。很多留守儿童的不良表现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他们大都具有内心脆弱、道德认识模糊、不愿与人交流等相同的问题,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错位是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群体。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失去家长、老师的监督和控制,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和代沟等综合因素,管不好也管不了,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关注的社会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其问题。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问题日趋凸显,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折能够和谐社会的建立,究其原因,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政府重视,学校教育,社会关心,家庭努力,只要多方共同来关注和落实相关措施,他们才能得到健康、快乐成长,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类人称为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孩子,一般有一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跟着父母到城市生活;另一种是被父母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父母一方或亲戚抚养,这种儿童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经常不在家,他们缺乏来自父母的爱,这一情况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梳理了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留守儿童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苗雨伏 《河南农业》2014,(20):10-12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徙过程中带来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在成长心理、成长教育、成长安全等三个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最为突出,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家庭亲情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也需要强化对留守儿童家庭及父母教育,更需要学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7.
正"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这是今年春节后,成都7岁多的峰峰对即将进城打工的妈妈喊出的一句话。这句话震撼了无数父母,因为它真实反映了现在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的凄苦、愤懑、不解和央求!在"三农"领域,还有一个比农业污染更严重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成千上万被父母留在农村的孩子,已经遭受并还在延续着缺少父母关爱、失去家庭教育的境遇。这是社会对幼小群体的伤害,它将深深影响这一代人的未来。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家庭熏陶方面的缺失与不足需要我们亡羊补牢、立刻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与父母分离而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其身份的特殊与越来越庞大的数量而受到社会关注。为了深入了解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对淮安市部分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建议,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群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并委托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层次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制度建设上深入探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或者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慢慢地开始有人把孩子也带到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儿童的教育、生活与发展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的农民工毕竟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或者,因为城市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生活环境而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分开的情况,即“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