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各专家、学者对城市化背景下植物多样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部分学者从城市化对本土自然植被的破坏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植物多样性减少;也有部分学者从城市化的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以及人为引进景观植物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城市的植物多样性有所提高。城市化所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植物的多样性。城市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必须重视城市化过程中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绿色物种在选用中的重要问题就是植物种类较多,多样化程度较低。植物地域性特征不突出,多个区域之间具有较大连通性。针对各类外来植物物种入侵且缺乏重视度,本文概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发展中植物选择原理,分析了植物选择原则及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构想,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振  张吉  张鹏 《农业工程》2018,8(1):116-118
世界贸易便利化的加快,运输方式的多样性,极易给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创造条件。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给我国农林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我国的国民健康以及生态多样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关注,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入侵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可培养方法,从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及其近缘非入侵植物少花龙葵体内分别分离出11株和5株内生细菌,其中芽孢杆菌种类居多,两者共有的种类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3种;不同内生菌在两类植物体内根、茎、叶不同部位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为阐明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刺萼龙葵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繁殖特征及危害等5方面,论证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在我国快速蔓延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刺萼龙葵入侵机制、扩散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危害及防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四川省共发现外来入侵生物21科62种,杂草居多。一些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如福寿螺、紫茎泽兰等入侵四川省已多年,且分布较广,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危害。四川省针对几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广泛开展防除示范和灭除活动,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防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威宁草海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为其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极易被破坏而难以恢复,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外来入侵物种。从草海湿地的重要性、外来入侵物种对草海湿地破坏性以及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等方面阐述全面系统调查威宁草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入侵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在分析外来入侵物种数据特点和数据采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PDA的外来人侵物种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以C#编程语言为开发工具,以SQL CE数据库为数据存储方式,结合GPS,WCF和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上传等功能,提高了外来先入侵物种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杂草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文章以常见的水葫芦、飞机草、车前草、银胶菊、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等外来入侵植物为主要发酵原料,进行了六种杂草原料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杂草原料发酵均能产生沼气,但车前草的发酵产气效果最好,产气率最大,银胶菊次之,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和水葫芦居中,而飞机草和三叶鬼针草的发酵产气效果最差,其产气率大小顺序为:车前草>银胶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飞机草>三叶鬼针草.结果说明外来入侵植物也能成为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黄顶菊在辽宁省产生入侵危害,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构建了黄顶菊在辽宁省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黄顶菊在辽宁省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顶菊在辽宁省的风险值P=2.1,属于潜在的高风险外来入侵植物,应加强检疫并开展日常监测,以防止其在辽宁省定殖并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地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对生态系统、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等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生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越来越大,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019年,传入四川省的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超过6.67万hm2,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稻水象甲可使入侵地水稻减产20%~50%。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三裂叶豚草和福寿螺是目前四川省内分布面积广、危害重的4种入侵有害生物。为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保障四川省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多种防治措施有机统合,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综合防治体系将是四川省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葛玉民 《湖南农机》2013,(6):303-304
所谓保护植物多样性营林技术措施,就是在传统林业经营技术基础之上,结合植物多样性研究已有的技术与理论成果,施以相应的有助于促进植物多样性发展的人为植被手段。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而采取营林技术措施,可以实现林木生产力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协调发展,促进植物的可持续利用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运用营林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扶桑绵粉蚧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外来入侵检痰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棉花、扶桑、番茄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极易随人为活动传播扩散,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安全。介绍了该蚧虫的分布范围、寄主植物、危害特征、传播方式等情况,并简要分析了该蚧虫入侵衡水市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理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造成的环境严重性,使得国内外学者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章通过回顾总结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多指标综合评估法、生物气候相似距法、生态气候模型法和专家系统法等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未来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以期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园林以森林植物的多样性所闻名,自然界生长的森林是地球表面自然历史长期发展的地理景观。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面对城市中植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环境变化、各种生态问题的频频发生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与城市居民开始认识和重视这类问题,城市建设者们已经开始采取多种方法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本论文主要就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朝阳县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普查。介绍普查范围、普查对象、普查内容、普查方法及普查成果,分析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建立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以期为朝阳县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豚草在辽宁地区的分布和防控现状,从调查、监测、资金、防控措施、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防控豚草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仝玉琴 《农业工程》2018,8(8):64-69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绿地绿篱树种资源及造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应用的绿篱树种涉及25科,77种。其中常绿、半常绿树种33种占42.9%;落叶树种有44种,占57.1%。观叶树37种,观花树40种,观果16种,具刺树种8种。通过对调查的绿篱资源的应用与造景现状分析,存在绿篱植物多样性差、营造的景观雷同、多地管理粗放和造景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文提出生态优先,加强乡土树种的应用,适度引用外来种,大力开发当地野生资源来丰富植物多样性;运用绿篱造景要坚持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均衡、韵律和节奏变化、融入文化内涵的原则,以增强景观异质性;通过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以提升绿篱景观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工程是有效防范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屏障。分析辽宁省建设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的必要性,说明3条主要阻截带的布局与任务,介绍阻截带建设进展与取得的成效,为辽宁省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使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茎杆和马铃薯深加工废渣为原料,探究该两种原料不同比例、沼气底液和温度对其厌氧发酵沼气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茎杆与马铃薯深加工废渣的比例为1∶2,沼气底液为100 m L和温度为30℃的厌氧发酵条件下,混合发酵的产气速率和累积产气量出现最高峰。并利用产气后的沼渣做饲料毒性研究,以小白鼠为试验对象,进行长达65天的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当沼渣含量在10%范围内时,试验组小白鼠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相近。为紫茎泽兰和马铃薯深加工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