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连兆  刘富成  王硕  曹丹丹  李响 《南方农机》2019,(9):131-132,148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对基于凸轮的"双8"字无碳小车进行了设计,建立了重力势能驱动的无碳小车的数学模型。对无碳小车行驶轨迹进行选择,为了保证小车能够按照预定轨迹行走,对小车的传动机构和转向机构进行了设计,并用SolidWorks对小车进行了三维建模,为"双8"字型无碳小车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杨智  陈文凯  张钱龙  李璟 《南方农机》2019,(9):46-46,54
针对工程实训大赛中"双8字"轨迹赛道组,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四杆机构的"双8字"无碳小车,详细介绍了动力转换机构、转向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微调机构的设计过程,对小车后期的实验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基于四杆机构的"双8字"无碳小车具有较高的运行精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调试性能,实验表明小车最多可完成26个"双8字"轨迹,验证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命题要求,针对无碳小车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出现的机构悬空,引起运动的不确定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曲柄滑块的转向机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参数设计方案,并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小车行驶轨迹进行了检验。同时,还在无碳小车的绕杆方案、微调机构设计、轴承座设计优化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大国众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私家车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出行工具,带来的问题是能源的衰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汽车尾气是污染的源头。基于此,无碳小车的研究和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衰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一辆利用重力势能驱动小车进行"双八字"避障的无碳小车,小车的前进和转向所需要的全部动力都来源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为了让小车按照大赛预期的轨迹行走,小车的传动结构和转向机构设计如下并利用Soldworks对小车进行三维建模,作为"双八字"无碳小车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仅由重力势能驱动,基于凸轮结构的"双8"字无碳小车。为保证小车按照预定轨迹行走,对小车的传动机构和转矩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无碳小车能够顺利地绕过障碍桩,并完成设定的轨迹,其轨迹和凸轮设计至关重要.课题组首先采用正弦曲线和圆弧设计无碳小车两后轮连接线中心点的S形轨迹,然后根据轨迹函数求得曲率,利用曲率求得小车行走每一步所对应的前轮转角,最后通过前轮转角和凸轮基圆半径求得凸轮的推程,结合凸轮转角完成凸轮的设...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无碳小车转向控制问题,采用共轭凸轮作为转向控制。CATIA建立了无碳小车模型,并通过ADAMS对凸轮的轮廓曲线和无碳小车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曲柄摇杆机构转向或一般凸轮转向控制设计相比,基于共轭凸轮转向设计同样能达到转向目的并且提高了小车的运行精度和车体稳定性,使得整车更加紧凑小巧,减少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耗能,增加了越障数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传动的基本原理,解析了交错轴摩擦轮机构特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关系和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摩擦轮轴向移动方向的判定方法,并利用ADAMS对不同加载条件下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关系模型进行了仿真;在此基础上,应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原理分析了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关系。研究表明,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动力学参数的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准确,传动有效时,摩擦轮与地接触点的静摩擦力与轮轴线的夹角取决于所加载的载荷,接触点静摩擦力与所加载荷能自适应平衡,摩擦轮轮心的移动速度和沿轮轴向移动速度及支撑轴驱动速度之间的关系不受外载的影响,摩擦轮轮心速度和其沿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与其支撑轴的移动速度之间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摩擦轮的两个速度分别是支撑轴移动速度的余弦和正弦;Mecanum轮的腰鼓形辊子与地面形成的传动关系属于交错轴摩擦轮传动,运用轮地交错轴摩擦轮传动的运动关系理论分析Mecanum轮全方位移动小车的运动可行。  相似文献   

9.
无碳小车的设计与研究是一种新的潮流引向,在全国性的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比赛中,无碳小车的设计与制作更是作为主要命题。文章围绕S型轨迹的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并针对实践中样车出现的问题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设计阶段初期,根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比赛规则,确定了无碳小车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小车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包括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微调机构的设计,最后运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小车的三维模型,并加工出了实体模型,为无碳小车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英建  杨宇恒 《南方农机》2019,(13):151-151
无碳小车的原理是利用钩码的重力势能转换为设计无碳小车的动能,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实现能量的转化,驱动小车行进和转向,本文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的“S”型运动特性的无碳小车设计为例,介绍了小车的设计方案及说明在调试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空间四连杆转向机构的设计精度,设计了RSSR空间四连杆转向装置,并建立了该装置的数据模型和设计了Matlab仿真分析程序。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与优化,计算出了RSSR空间四杆机构的详细结构参数数据。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无碳小车样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配该RSSR空间四连杆机构在非等距绕桩时,实际运行轨迹与理论仿真轨迹吻合度高达98.5%。本研究在Matlab仿真分析对提高RSSR空间四连杆机构运动精度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艳红  陈文凯  李妍  李新月 《南方农机》2019,(9):103-103,109
作者选取圆柱凸轮机构作为导向机构,制作了一款无碳小车。通过推导出凸轮推程的包覆轮廓展开图解析式,结合Solidworks软件的草图画图技巧和"包覆"功能,设计出圆柱凸轮,并将此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和凸轮的优化调节。最终,使该小车实现了竞赛要求的"双8字"型轨迹的行走,验证了该设计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两轮转向弯道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四轮转向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作为中央处理器,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调理电路、转向电机及传动机构等组成。与两轮转向相比,4WS(Fourwheel Steering)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低速转向时的机动性和高速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便于汽车高速行驶时转急弯和变线调整,减小调头时的转弯半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Mecanum的全方位运动机构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能,不需要转向机构便可实现任意方向的运动。据此特点,介绍了Mecanum轮的结构并且提出轮体主要参数的定义,分析全向移动机构的运动原理,建立一种全向移动平台,由4个Mecanum轮协同驱动控制。通过ADAMS软件对其完成相应的运动学建模、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自动避障小车,在已有成熟的设计方案中,基于空间四连杆机构的一级齿轮传动方案研究较多且技术日趋成熟,但此结构的无碳小车周期调试复杂,工作量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带传动的能够实现无级变速且周期调试便捷快速的S型无碳小车。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对无碳小车的设计要求,文章先采用黑箱法对其总功能分析,再运用形态矩阵学分析各分功能,形成无碳小车的多种设计方案。在实验仿真与制作环节,通过Solid Work仿真实验与实践调试研究,总结出调试规律,为参赛者今后参加该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农机具地轮动力不足、分布位置及结构形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开发了行走带双轴地轮机构。该机构主要由深度控制及轴间差速机构组成。将地轮机构分两组布置于拖拉机行走带上,单组采用双轴简支、轴间差速的设计方案,双侧同步液压缸控制耕深。研究结果表明:该地轮具有结构紧凑、播种深度调整方便、仿形性好和驱动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对人力货物提升机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采用了齿轮、棘轮、轴等零件组成传动机构、制动机构与绕线机构,通过脚蹬的正转与翻转,能够实现货物的上升与降落,对一些没有电力设备的小型工地有实际的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自主设计并制作一种具有自行控制方向功能的小车,其行走的能量均由给定的重力势能提供。通过对不同转向机构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凸轮机构,推导并模拟了小车的运行轨迹,进一步验证了该机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