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农业创新主体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相关的利益联结机制也越来越完善,带农惠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推动我国进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基于此,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研究对象,在揭示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背景后,阐述了联合体对河南省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现阶段联合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专业分工的产物,也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分析指出当前漯河市农业发展中存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全新的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是新时代切实解决农业、农村与农民发展问题的积极战略部署。在新时代,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推进这一进程,农业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根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松阳县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深入探讨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其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中寻找乡村振兴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4.
虚拟水战略下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巨大,实施虚拟水战略从外部引入虚拟水资源是优化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该文计算了北京市国民经济贸易中的虚拟水量,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贸易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水战略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约束下北京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类型是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稻田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套种轮作是在稻油两熟基础上,采用深沟高厢免耕稻草覆盖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套种模式提高马铃薯单产和稻田复种指数,达到稻田年三熟、实现作物的优化配置,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过去小农经济的束缚,改革农业经济发展方向,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实现农业与市场的融合,实现农业产值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我国农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简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扶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农户分散程度高、各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资源配置不均、产业要素和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近年来,一些由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共同参与形成的新型农业组织逐渐诞生,他们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经营主体的优势,在产业竞争中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以江苏省南京露晨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为例,分析在新型产业联合发展背景下,南京市蔬菜产业集中区—溧水区的蔬菜产业化联合体的运作机制,探究能够实现蔬菜产业发展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合川市水土保持工作以“长治”为契机 ,在健全机构基础上 ,狠抓制度化管理和开发性治理 ,治理水土流失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特色农业对我国西部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效益目标和应注意的问题.从生产要素和产业化两方面探讨了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区位农业模式与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工程农业模式与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应推广这三种模式,以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充分利用团田乡得天独厚的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地处腾冲南大门的地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优化,促使团田乡的农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促进团田乡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协调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发展,还能减轻土地矛盾,也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基于此,以辽宁市营口市鲅鱼圈区为研究主体,介绍了鲅鱼圈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潼南区涪江以北地区的农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模式单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益比较低,抗风险能力弱,生产要素配置欠佳,缺乏特色和发展后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优化调整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是发展潼南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必行之路。根据潼南区涪江以北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发展现状,通过充分调研,提出该地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路,并针对"桃、柚、柑橘、梨和李、中药材、核桃、食(药)用菌、资源昆虫"等种养殖业提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建设是解决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土壤是农业生产必要的且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产业化,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全州县生态农业建设中土壤改良利用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是抓好“龙头”、“龙头”根据市场需要配置农业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枢纽;是农副产品开拓和占领市场的依托;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核心,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运用先进技术成果,进行规模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就农民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业产业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对林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行科学产业化管理,在理论和制度上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此,以林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准,探讨如何促进林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及理论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组织新格局的新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随之蓬勃兴起;产业分解决了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几个基本矛盾,要因势利导,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福泉市作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纵深推进福泉市农村农业产业革命。通过对福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内容具体剖析,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提出了适合福泉市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改革与持续稳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怀化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与当地实际充分结合,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积极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快速推进,大大提高了农业发展规模,增加了农业成效与农民收入。基于此,结合实践对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是我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可利用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农业产业的特色产业。然而,在贵州山区地区,农业产业化受气候、市场以及基础条件的限制,发展十分缓慢。由此,在简要分析贵州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浅显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贵州山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