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杆菌病可感染猪、牛、羊、犬等多种动物,其中又以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羊饲养量逐年增加,养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然而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流通的频繁,疾病发生率有所提高,控制难度也随之加大,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因此加强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它列为B类传染病,在我国《农业部公布一、二、三类动物疾病病种名录》中标明布鲁氏菌病是二类动物疾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系统。动物中牛、羊、猪最容易感染,鹿次之。其发病特征是生殖系统受到严重侵害,雌性动物表现为流产、不育,雄性动物表现睾丸炎、关节炎,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神经痛和肝、脾肿大。该病一经感染,终身带菌,很难被彻底治愈。虽然该病对动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全身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为"马尔他热","地中海热"或"波浪热"。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流行范围广,几乎遍及全世界,凡是有牲畜的地方都有布病流行,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危害牛羊猪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染给人损害人体健康。世界各国都将其列为重点疾病加以防治,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该病为各国必须报告的疫病。随着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接轨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控制和消灭布病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本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和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病因: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为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在我国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可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从介绍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着手,分析病理变化,列出了诊断的方法,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可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从介绍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着手,分析病理变化,列出了诊断的方法,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发病机理病原主要存在于患畜的体内,随乳汁、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由于易感牛、羊直接或间接接触本病原,病原经口或皮肤、粘膜和交配进入体内潜伏,当机体遇到不良刺激而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达到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6,(5)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又被称为"千日病""懒汉病""蔫巴病"。"布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种。1"布病"的危害1.1"布病"的传播途径由于易感牛、羊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9.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属于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因此得到广大养殖户以及动物防控中心的广泛关注。文章对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发生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及防控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布鲁氏菌病是牛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牛、羊、猪均可发生,而且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给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对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我国将布鲁氏杆菌病例为二类传染病。羊发病率最高,近年由于养羊户增加,市场流动性大,各地均出现发病数量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传染给人的病例也在与日俱增,2009年疾控中心统计布鲁氏杆菌病新发病人报告数已连续17年增加,发病率已经是1992年的140倍,目前数目更大,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我国实行县级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检净化,但由于存栏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极易感染的动物种类很多,其中羊、牛、猪最易感染.此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睾丸炎……等等.人类患“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因为接触了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其食品.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病后表现为长期低热、多汗、全身疲乏无力及神经肌肉、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睾丸炎......等等,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及其严重的危害,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3.
佟玉红 《新农业》2011,(6):32-33
一、布鲁氏菌病特点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14.
李昊帮 《湖南农业》2022,(11):20-21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波浪热”,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一、流行特点该病为全球性疾病。大多数动物都可感染布病,但以羊、猪、牛最为易感,人也可感染布鲁菌,以羊布鲁菌的感染力最强,危害最严重,其次是牛布鲁菌。在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区呈点状流行。  相似文献   

15.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患畜的生殖系统。羊感染后,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羊发生流产并逐渐增多,个别有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1病原介绍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分为7个种20多个生物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感染。其中,引起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马耳他布鲁氏菌(绵羊,山羊)、绵羊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球杆状细菌,大小为0.5~0.7μm×0.6~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羊、牛较为常见,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人被感染上后表现为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地区最近几年出现了几例羊患布鲁氏杆菌病,而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文旨在介绍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运输、交易等商贸活动日益频繁,人畜共患传染病逐渐增多,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布鲁氏杆菌病就是其中一种。一、病原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属为不活动微小革兰阴性的多形性球杆菌,无荚膜、鞭毛、芽孢及天然质粒,为需要和兼性厌氧菌。布鲁氏杆菌可分为6格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  相似文献   

20.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多种牲畜动物。该种致病菌主要经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机体,感染初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羊群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表示布鲁氏杆菌已经切入动物的细胞组织,多种药物的防控效果变差。防范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就需要加强个体防护,加大对易感牲畜的有效检测,强化疫苗免疫接种,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流行。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然后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