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教会学生应用投影理论和投影规律来解决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为目的。机械制图作为工科类学校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具有独特的课程特点,系统的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制图、绘图能力为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但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将来的综合工作能力有着  相似文献   

2.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工程能力是机械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之一。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智能设计与仿真技术为例,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备的设计、三维建模、结构和热分析等工程知识。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教学改革目标,以常用设备设计为引线,理论教学和项目制教学相结合,采用统一软件,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操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配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手电筒、音乐门铃、收音机等小产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的手段和方法,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电工电子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反向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在机械类专业中非常关键,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深入探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使其掌握精准内容,强化自身能力。文章介绍了翻转课堂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应用中的意义和目的,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对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两大技术即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技术课程,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不仅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还是学生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灵魂课程。该课程所需的知识涵盖了高数、复变函数、模电、数电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课程内容具有多、难、杂的特点,且理论性强、抽象性高,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此,课题组将实际的案例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家用电器维修的原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技师学院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文章对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同时应当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任务,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组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围绕计算思维,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计算思维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教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丰 《河北农机》2022,(4):102-104
应用型高校多个工科专业都开设《分析化学及实验》课程,这些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有所不同.在"OBE"教育理念下,通过梳理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使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1.
汽车故障诊断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汽车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相关的排除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故障诊断思路,对学生将来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是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汽车配件、汽车相关产品的销售技巧,掌握汽车配件营销策划的实践技能。通过本本程的学习,让学生全面掌握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营销技巧,培养学生用营销学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汽车配件营销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策划和配件销售等岗位。  相似文献   

13.
纳税筹划课程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应用纳税筹划的专门方法,帮助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文章着重探讨以纳税筹划工作为主线的《纳税筹划》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通过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解决问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模拟实践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勤 《农机化研究》2005,(3):299-300
实践技能是当今人才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职业要求,制图课是工科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抽象的图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能力以及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为此,阐述了模拟实践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其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驱动力,突出理论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从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学校面临改革。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进行改革,使该课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主要对高等职业学校中的机械制图和CAD课程如何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类课程是众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普遍存在前后置课程知识点衔接不畅、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学生知识掌握不系统等问题。笔者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前后置课程有机融合成单片机课程群的改革,通过四个学期逐级梯次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单片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机械技术、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语言,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因此,学好《机械制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工程制图是理工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工程人员之间交流设计的技术语言。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需要培养工程专业人员的工程图形表达能力、图形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图样绘制能力,其中三维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渗透,决定了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将三维思维培养深入融合到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提升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琦 《南方农机》2019,(8):105-105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机械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该课程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工程训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并促进其思想转变,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原因,并针对改革与创新实践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