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环保发展的大趋势下,植树造林成为扭转生态危机、美化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各大林场加速推进造林工程的建设。但植树造林的生态功效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因此,从造林规划、栽培技术及树种引进等多维度,探究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有效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问题 ,宁武县在造林中采用容器定植法 ,不但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而且降低了成本费用 ,解决了造林受时间限制和苗木长途运输易失水的问题。介绍了容器定植法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肥力低 ,水土流失严重 ,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长期以来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 ,并且林木生长缓慢。在该地区采用ABT生根粉蘸根、吸水剂浸根、根宝泡根或喷树干等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几种新技术造林比对照提高成活率 14 7%~ 33 5 % ,保存率稳定在 95 %以上 ,幼林生长量 (树高 )增加13 %~ 136 4% ,节约造林经费 12 9~ 36 9元 /hm2 ,效果显著。该项造林技术应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效深栽造林钻孔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深栽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所以高效深栽造林设备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干旱沙地深栽造林方式及相关机具进行了综述比较,得出深栽造林钻孔机的造林成活率最高,但是造林效率还需要提高。在对工作环境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深栽造林钻孔机的总体方案,以LH1630-2拖拉机为动力底盘,采用全液压驱动与控制的方式,完成了各个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选型和样机的制作与装配,并在内蒙古林场进行了深栽造林钻孔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钻孔机钻孔过程比较顺畅,钻孔效率相比传统的单钻深栽造林钻孔机提高了约1倍,可达到180孔/h,钻孔直径为90 mm左右,钻孔最大深度可达1.7 m,钻孔间距可以在2.5~4 m之间调整,钻孔行距可以通过拖拉机的行驶在1~4 m之间调整,对于适合在本地区生长的杨树树种,深栽造林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深栽造林钻孔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柠条直播与植苗造林效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柠条直播与植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状况的定点对比观察表明:植苗造林平均成活率为94.3%,保存率为85.5%,分别较直播造林提高38.3和67.6个百分点;1~4年生植苗柠条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相应的直播柠条;1年生出圃苗的各生长指标均高于或相当于直播造林的4年生苗木。为提高柠条造林质量,加快水保林建设,应改直播为育苗栽植造林。  相似文献   

6.
生态脆弱带煤田开发中的抗旱造林种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神府煤矿进行的造林种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造林以3月下旬至4月初为宜,采用覆膜、埋苗、浇水等技术。待罚大风过后4月下旬气温回升的时将苗木刨出,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且每次浇水量以5kg/株为宜。采用容器苗和带状整地,实行径流林业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种草以雨季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7.
宁南山区沙棘截干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南山区气候干旱 ,沙棘造林成活率低。 1994年以来 ,彭阳县大面积推广秋季沙棘截干造林技术 ,增强了苗木抵御寒、旱、风灾害的能力 ,成活率年均提高 6个百分点 ,保存率提高 10个百分点 ,植株萌蘖能力增强 ,成林郁闭速度加快 ,取得了明显成效。简要介绍了沙棘截干抗旱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东部的旱坡地上,对青杨植苗造林与插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及造林费用的定量测定表明:插杆造林成活串、保存率分别比植苗造林提高25.9和33.6个百分点;植苗造林的幼苗高、径生长速度远低于插杆造林;插杆造林费用为820.5元/hm2,比植苗造林节约2269.5元/hm2。为提高旱坡地青杨造林质量,减少造林投资,应改植苗造林为插杆造林。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水土保持造林优化培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造林按梁峁顶部、陡坡地、沟壑、缓坡滩地等不同立地条件实行不同的优化培植模式,适地适树,混交造林,高标准整地,加强管理,有效提高了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了林木生长量,增加了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10.
浅谈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中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黄土高原的植被重建 ,应坚持“适地适树适法”原则 ,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布局 ,加大“经济型”树种营造的比重 ,大力采用保水集水、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建议加大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的东部中高位山地位置,属于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治理的重点地区,在治理时通常采用旱地造林技术。旱地造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林地蓄水和保墒问题,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对缩短中高位山旱地森林植被覆盖率所需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造林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手段,导致最近几年大部分地区苗木成活率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对山西省关帝林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造林技术人员对目前现状的发展非常堪忧,容器苗造林技术,采取了营养造林的手段,大力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由此,针对山西省关帝林区造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七年新增林地面积18796hm2,提高森林覆盖率3.8个百分点。抓好科学规划等关键环节,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提高。强化完善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造林实行两项改革成活保存明显提高资料表明,我省造林成活率在70%左右,保存率仅30%~40%,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黄土高原上造林效果就更差,而其80%的造林属水土保持措施。因此,提高造林质量就成为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的关键。近年来,延安地区在总结多年实...  相似文献   

15.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为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增进造林早期苗木生长量,采用径流集存与合理密植,覆盖,吸水剂沾根和施肥等抗旱造林技术,效果显着。  相似文献   

16.
北京山区作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土壤瘠薄,水资源严重亏缺,这已成为该地区造林成活率及林木生长最为主要的限制因子。侧柏作为本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意义,所以分析研究该树种的主要林分类型林地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养分条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定标准地和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地区侧柏幼龄林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特征,以便掌握各林分类型侧柏林地的差异。并通过林学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增加土壤水资源,使林木得以充分利用,为该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合理经营林木,提高林地生产力,扩大森林资源和恢复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林地的水源涵养效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生态建设中,造林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又有大量的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因造林成功率低而闲置。积极探索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营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对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造林作业设计、整地、优化树种结构、苗木处理、抗旱造林技术利用、后期抚育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为立地条件差的地区的营造林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固原市,水土保持造林实行的高标准整地工程主要有水平沟、漏斗式集水坑、反坡带子田、鱼鳞坑、栽植坑等,这些工程具有整地标准高、活土还原、集流蓄水性能强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造林规划设计是造林的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基于此,通过试验确定了厚朴、柳杉、马褂木等是适合桂北高寒山区的造林树种,并提出了柳杉与厚朴、马褂木2个树种进行混交造林规划设计的思路,为今后高寒山区造林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林业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各项造林技术有所提高,造林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塞罕坝气候条件恶劣,机械林场的幼林成活率偏低,新造的幼林在成活后的几年时间内呈现树体矮小、生长缓慢等状况。基于此,结合塞罕坝的环境因素对幼林抚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塞罕坝的幼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