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繁育、机械化生产、商品薯贮藏、加工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是:积极开发与主粮化相适应的品种,提高脱毒种薯繁育水平;严格执行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程序,加强种薯质量监管;鼓励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贮藏设施建设,开展贮藏技术研究;开展马铃薯主食食品开发研究;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也是西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探索不同杀青方式对冬马铃薯产量和贮藏性的影响,对保证冬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2017—2018年,在重庆市巫溪县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杀青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化学杀青和机械杀青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小,但能影响马铃薯的贮藏性,能明显降低冬马铃薯的重量损失和病烂薯率,可在需要贮藏的种薯和商品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自2009年被农业部纳入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有:脱毒种薯综合生产能力及推广面积显著提升;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生产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良繁体系逐步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畅通种薯流通渠道,打造稳定的优质原种供应渠道,加强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种薯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优化布局种薯扩繁基地,加强贮藏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等完善重庆市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丹县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马铃薯制种大县,在河西走廊乃至甘肃省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推动甘肃省河西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河西走廊“薯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归纳,分析了山丹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质量监管体系、繁育体系、新品种开发应用、营销体系建设等视角提出了发展对策: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提升种薯质量;加大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持续巩固产业基础;推进新优品种研发,增强产业优势;逐步完善贮藏体系,稳步提升种薯贮藏能力;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提升种薯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贮藏期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lO2处理对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发芽、失重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lO2处理后贮藏的马铃薯块茎的发芽时间明显推迟,其发芽率、芽长及单个薯块的发芽数均与不经ClO2处理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表明ClO2处理对贮藏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抑芽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海拔、气候(无霜期及≥10 ℃有效积温)、坡度7个评价因子,对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生态适宜性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最适宜种植区域、马铃薯种薯繁育适宜种植区域和马铃薯种薯繁育不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陇中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当地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抗病性弱、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宁薯19号、 陇薯11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9 245、37 3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15.87%、10.27%。综合分析认为,宁薯19号、陇薯11号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幅度大,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陇中旱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李杰  黄振霖 《南方农业》2013,(Z1):132-133
简介低温冻害对马铃薯的影响。分别阐述种薯贮藏阶段、生长期防止马铃薯低温冻害的技术措施,生长期应"清沟排水,整地起垄;合理调整播期;催芽播种;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覆盖稻草、地膜,保墒防寒;及时防治病虫害"。马铃薯遭受低温冻害,应通过"切忌用块茎受冻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补种"等技术对策来保证灾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但是单产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究其原因,多数地区的种薯质量较差,导致马铃薯后期产量较低。基于此,以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研究为视角,在分析陆良县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控制与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陆良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肥(900kg/hm~2)、中肥(750 kg/hm~2)、低肥(600 kg/hm~2)3种施肥水平下进行了2种种植密度(40 500株/hm~2和49 500株/hm~2)试验,对其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高肥水平下,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量、大中薯数量、大中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均达到最大值,49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达29 577.63 kg/hm~2、商品薯率达到80.6%;不同种植密度除在低肥水平下对马铃薯的单株结薯质量和大中薯质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对其他各项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组合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也不显著。综合来看,900 kg/hm~2的施肥量与49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为该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因其可以作为蔬菜、粮食、饲料以及能源,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热点。马铃薯在种植中存在不整齐、易缺苗、薯块的大小不均匀等问题,所以马铃薯在大面积生产的推广上受到限制。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基于此,通过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影响,探索马铃薯高产量、高品质的新途径,以此提高和完善马铃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指示品种,在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条件下,研究了6种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微生物菌剂亿克奇能有效缓解和克服连作障碍。其中施微生物菌剂亿克奇181.82 kg/hm2处理虽然马铃薯各生育期LAI不是最高,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植株生物量,提高了商品薯率,降低了马铃薯黑痣病的病株率、病薯率和病情指数。该处理下马铃薯块茎折合产量最高,为50 226.0 kg/hm2,较对照不施微生物菌剂增产11.58%;商品薯率为79.64%,较对照增加8.31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和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现状,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各级种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管理政策、质量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选茬整地、种薯选择及处理、合理施肥、起垄覆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平凉市旱作区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52、0.445和0.517;通过斜面法测定种薯与钢板、塑料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9、0.303。由于通过颗粒堆积法建立的种薯在外形尺寸和质心上与实际薯有一定误差,因此,以种薯堆积角为目标值,通过改变仿真种薯模型的动摩擦系数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的种薯间动摩擦系数为0.024;为检验所确定种薯仿真模型参数的可靠性,通过切片造型法构建马铃薯种薯(球形、椭球、不规则)模型,采用确定的参数进行马铃薯堆积角仿真试验,并与试验堆积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堆积角相对误差为1.33%;以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仿真和台架试验排种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相对误差为9.16%,空种率相对误差为6.20%,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仿真与试验重播率、空种率满足GB/T 6242-2006《种植机械马铃薯种植机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重庆市秋冬闲稻田资源和有效积温,提高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开展了重庆市"稻—薯"连作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研究。稻—薯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中,机械化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在厢面上摆播种薯;使用轻型开沟机开厢沟并将旋起的碎土均匀抛撒于厢面稻草上,以花泥镇压;马铃薯收获后,采用田园搬运机转运新薯,使用秸秆粉碎灭茬机将马铃薯秸秆及未完全腐烂的稻草秸秆粉碎还田。轻简生产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稻—薯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的优点是操作轻松简便、省工节本、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从雾培室准备、水培、雾培苗移栽、生产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庄浪县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市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解决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抗病、优质专用品种相对缺乏及产量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陇薯6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SS-35折合产量最高,为35 704.0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15.23%;京张薯1号、陇薯20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4 784.40、34 340.8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分别增产12.26%、10.83%。这3个马铃薯品种(系)综合性状优良、商品薯率较高,较抗病毒病和环腐病,块茎晚疫病发病较轻,适宜在天水市旱作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规划和措施,以加快昭通市种薯产业发展步伐。但昭通市马铃薯种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此,立足昭通市种薯产业生产现状,总结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昭通市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助推昭通市产业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甘肃省中部(陇中)不同灌溉条件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在中部灌溉区和雨养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9号、天14-6-55、中薯22号、青薯10号、陇薯16号5个品种(系)产量高,综合性状较优,其中,中薯19号、天14-6-55、中薯22号、陇薯16号可在甘肃省中部雨养区推广种植,中薯19号、青薯10号、中薯22号、天14-6-55可在甘肃省中部灌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