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景观功能分区的山地旅游地水土保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旅游地在我国旅游目的地构成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景观生态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差异性和资源合理利用为原则,把山地旅游地分为旅游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景观、旅游引景空间景观、山地混合景观等功能区.基于景观功能分区,提出了山地旅游地的旅游景区型、农旅结合型、自然生态型、农业经济型等水土保持模式,为山地旅游地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省绿化树种种类单一、植物景观趋同以及物种资源埋没等现状问题,作者以乡土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迎合云南省特色明显、风情多样的景观文化和民族历史优势,将丰富多样的云南省乡土植物资源区划为5个大区和15个亚区,为园林工作者选择植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的限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地旅游资源是中国西部地区极为重要的一种自然旅游资源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 6个显著的特点 ,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需注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滩地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因此也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黄河滩地郑州段为例,分析了黄河滩地旅游景观开发的优势和威胁。论述了黄河滩地旅游景观规划的总体思想和原则,并详细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景观功能分区及其详细规划方法。通过该研究案例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同类型资源的旅游景观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强调在保护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效益。云南省物产丰富,有着独特的地貌资源,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以及绚丽多姿的民族风俗资源,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基于此,在简要概述生态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云南省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云南生态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万绪才  汤家法 《山地研究》1998,16(4):291-296
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量方法对安徽山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其山地风景名胜区划为三个等级,最后提出该省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7.
云南瑞丽气候资源丰富,地理景观特殊,旅游资源独特,傣家文化绚丽多姿;景颇民俗风情万种。本文详细介绍了瑞丽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打造边境民族山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中端,旅游资源丰富,有长达909km的海岸海岛线和大量的山水田园景观。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烟台市着手开发新的海滨旅游资源,先后修复了蓬莱阁、烟台山、福建会馆等名胜,开发建设了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和长岛、养马岛等旅游景点,开辟了海水浴、钓鱼等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9.
以新农村建设为大背景,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迅速、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四川山区为落脚点,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及景观设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山地特色景观设计要素和空间布局模式,以及乡村旅游区开发的相关理论,初步探索并找出了适合四川地区山地特色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亚健康、慢性病、银发族人群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云南省普者黑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地进行休闲养生度假。基于此,对普者黑进行实地调查,将其康养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普者黑康养旅游的开发策略及建议,为普者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思路,同时丰富了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1.
滨水地区为当前城市开发的热点,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都濒临江河,但目前对滨水区的研究与开发尚不多。以宁夏黄河沙枣园生态观光度假景区为例,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设计规划理念与原则,并详细介绍了景区旅游景观功能分区及其详细规划方法。通过对该研究案例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西北地区其它滨水区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区具有立体多样的气候特点、丰富的花卉资源。着重从云南丰富的百合资源在现代百合育种中的作用,珍稀观赏龙胆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杜鹃在云南育种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云南高原特色花卉育种的优势、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云南花卉育种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片麻岩区整体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行山片麻岩山区富岗山庄整体景观空间格局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岗山庄景观以水土保持林、山地板栗和山地苹果为主,三者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5.23%,且大部分处在山坡中坡和上坡位,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景观面积、周长、优势度指数较其他景观类型大,破碎度指数较其他景观小,对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强。其他景观类型占有较小面积比例,呈小面积零散分布,破碎度较大,但与优势景观相互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富岗山庄目前的景观格局基本合理,利于富岗山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湿地面积约8.77×105hm2,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旅游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亦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的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旅游资源价值空间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是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目前该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空间极不平衡,在对其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发展的策略是现实需要,也具有示范意义。本研究以哈尼稻作梯田十大片区所在8个乡镇的旅游资源为评价对象,根据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特征的差异,从资源特征和影响力两个方面,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自然景观6个指标,人文景观7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对其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景观价值方面,马鞍底乡、阿得博乡和三猛乡依托国家级保护区资源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其中马鞍底乡因景观奇特、规模宏大而优势突出,甲寅镇则因其水域和植物等组合景观而具有自然景观优势;人文景观价值方面,攀枝花乡、新街镇、甲寅镇和宝华镇因梯田而知名度高,民族文化典型而优势明显,其他乡镇也因具有优美的梯田景观、古村落、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而得到较高评价。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的人文景观价值高于自然景观价值,但自然景观资源尚未得到开发,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巨大。最后,本研究根据各乡镇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各有侧重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都市郊区山地景观规划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郊区的山地景观规划旨在协调都市和郊区、景观和发展等之间的利用与保护关系,为当地社区居民抉择产业行为与景观效应保护时,提供一条良好均衡的便捷路径。基于景观协调理念,使用土地利用图、TM影像、地形图和参与式农村评估、野外踏勘获得的数据基础,进行都市郊区山地区域内景观镶嵌要素与人类福祉间耦合的情景安排,结果表明:未来景观情景强调资源约束和引导经济发展,符合样区以往景观格局演化规律,及今后人口、乡村(城镇)经济和景观行为的变动态势对景观格局调整的需求;情景数量调整注重内涵挖潜,建立了城镇居住用地的扩张与农村居住用地的减少间的消长关系,以改过去以牺牲农用地尤其耕地的扩张方式的再度发生,且适时增加郊区耕地的建园、还林规模和保持未利用地的景观效应发挥;情景空间展布采用分区协调模式,符合样区的微观立地实际,景观状况较好的宽谷、缓坡或低山区注重景观效应的保护和自然恢复,较健康的轻度干扰区或不健康的重度扰动区实行景观格局保护下的重建,而陡坡或裸土(岩)区诉诸于不发展才是最大发展的景观效应策略;都市郊区的山地景观规划必须通过对过去景观格局演化的辨识,做到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研究符合山地都市郊区开放空间的产业-景观-用途间协调战略需求的多视角理解,有助于丰富统筹城乡格局下人们对都市郊区产业-景观间耦合镶嵌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位于昆明市红塔东路中段,属于临街的公共环境区域。设计中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庭分为整体构图,局部的水体、道路铺装、植物种植、景观设施等。改造方案设计完成了"将该前庭改造成一处公共绿地性质的,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空间变化丰富、园林组成要素多样的现代景观"的任务。文章对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根据对该项目的设计经验对公共环境的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赵婷 《核农学报》2024,(1):215-216
<正>2022年7月18日,党中央在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所致贺信中强调,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研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未来的首要重点与切实途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化内涵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活力。长安鼓乐作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鼓乐形式,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民乐乐种。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融入长安鼓乐,既可以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为长安鼓乐的传承提供新的路径,实现长安鼓乐与旅游产业的深入融合。但是长安鼓乐的传承却面临着现代化冲击的挑战,需要适应当代游客的需求,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需深入探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长安鼓乐的传承路径,丰富乡村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2022年11月,“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举办,主办方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农学...  相似文献   

19.
<正> 云南热区系指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本文所论述的热带作物只含典型的赤道带和热带多年生作物,其中也包括热带山地作物。基本气候资料统一采用云南省气象局出版的《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料集》数据,为弥补热区国家气象站点的不足,使用部分农场气候资料加以补充。凡各点资料不足二十年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立地类型多样,榕属植物资源丰富.调查发现,在大理州分布的榕属植物有21种15变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有13种9变种,其中乡土树种仅有6种.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的榕属植物绝大部分为常绿乔木,配置形式丰富多样,景观现状良好,但在园林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榕属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