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都市农业是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能够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功能实现三大产业的有效融合。为探究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深圳市龙岗区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态势与条件,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最适模式,并从高新技术项目、农业科技园、健康品质和功能延伸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维评价模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与都市农业通过功能互补与促进机制形成统一系统,多功能是都市农业融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与空间系统之中表现出的显著内涵。但我国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综合实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都市农业功能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评价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现状及合理性,探究适宜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有助于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战略。如何协调城市功能与都市农业功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急需探索的问题。本文应用四维评价模型对我国22个城市的都市农业生产、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并根据四大功能间的不同组合类型,用系统聚类法把我国都市农业分为10类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受我国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地区空间差异影响,都市农业单项功能发展水平及多功能综合水平在各城市呈现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表现出东、中、西的区域分异现状;从我国西部城市至中东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渐从多功能弱协同模式转向基本协同、协同及强协同发展模式,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转变为社会生态主导发展模式以及以生态为基础的生产(或经济或社会)功能主导的发展模式。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属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态功能发展水平都达到了0.40以上,属于社会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社会功能发展水平都在0.55以上,属于经济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功能发展水平接近0.80,属于生产优先发展模式的城市生产功能发展水平达到了0.75。  相似文献   

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生具备产业融合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适应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产融合发展的前提。为促进大学生产业融合实践能力培养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对接,在概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大学生产业融合实践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常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了关于产业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与实施策略,以期探索培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其区域范围和功能日渐扩展,内涵日益丰富。都市农业的特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南昌都市农业从发展定位、功能分区以及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都市休闲农业,其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都市休闲农业类型及功能,研究了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融合发展是当下探索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扶贫地区因受历史发展不足、地形条件差、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整体经济、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相对困难,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很难实现该类地区的脱贫。基于此,对不同地区区域"异质性"及其农村扶贫产业发展、产业链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农村扶贫产业链式融合发展的动力要素,促进产业扶贫的效率提高和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战略性经济决策。通过对当今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梳理,分析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政策支持;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颠覆和创新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带来的变革,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农业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城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范式。基于此,介绍了创意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探讨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分析了洪泽湖地区生态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将创意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以期对地方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都市农业是针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与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行初步梳理基础上,针对制约其发展的几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促进对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仲海 《南方农业》2015,(3):132-13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21世纪经济的主题是绿色经济,生态型产业是21世纪世界的主流产业。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是实现安徽省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史志刚(安徽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办公室,合肥230022)一、持续农业发展的内涵发展是人类为了满足其生存和进步需求愿望,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采取的有效变革。如何高效而健康地发展,一直是人类数千年努力探索的...  相似文献   

12.
滨海新区都市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分析滨海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指出滨海新区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从农业发展功能区划、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功能区划,合理布置都市农业、推动产业转化、建设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综合整治以及发挥科技支撑等方面下功夫,使都市农业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有利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导致都市农业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其研究有助于实现都市农业功能的空间合理布局与优化、协调与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展。结合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构建都市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就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的格网化技术从0.5 km×0.5 km尺度测评并分析都市农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受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生产经济功能整体上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递增、从近郊平原区向中远郊平原区递增的空间格局;就业功能受区县农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作用,表现出秦岭山区低于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向中远郊平原区递增趋势的空间分布规律;文化休闲功能受距离衰减规律支配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型的圈层空间结构,道路、河流、旅游景区又进一步影响各种功能值分布区的具体空间形态;西安都市圈的地貌地形、都市农业用地类型及其破碎化程度决定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由都市圈边缘区域至中心区域逐渐下降的趋势特征,并且各种生态功能值分布区的破碎零散化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是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发挥城市近郊区区位优势的有效途径,但在开发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寻求合适的发展模式对城市近郊区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在总结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宜我国城市近郊区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园区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型现代渔业是上海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发展对上海食品和水源安全乃至城市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都市型现代渔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都市型现代渔业的特征、外延、内涵,分析了它在上海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上海应通过经济产业板块、生态旅游板块、渔业知识经济板块的建设来构建其都市型现代渔业体系。其中,经济产业板块包括绿色常规水产品生产业、特种水产品生产业、远洋渔业、精深水产品加工业、现代水产品物流业等从池塘到餐桌的产业;生态旅游板块包括水体生态产业、旅游体闲渔业;渔业知识经济板块包括种源渔业和渔业信息及科技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6.
九龙坡区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西部,是重庆都市经济圈的重要组分。该区属城乡共存的主城区,区内以中梁山为自然轴分为东城、西乡2部分,东部主城与重庆其他区主城组团构成重庆都市核心区;西部山、水、园、林、田立体分布,城乡资源的多样性为都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简述九龙坡区都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建立战略发展中枢系统,确立新兴战略产业地位;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区域重点突破路径;实施产业发展三大战略,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精品;健全体制机制,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全面考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构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为城市群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然后利用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求取各指标的熵权,利用主观权重与熵权确定各指标的复合权重,最后利用TOPSIS模型对2010—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①2010—2017年间,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贴近度由2010年的0.306 5增加到了2017年的0.523 9;②各分功能的相对贴近度变化趋势各异,但总体呈上升的发展态势。[结论]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可持续水平由"低水平"上升为"中等水平";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已呈现出逐步弱化与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展示出了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与示范教育功能。为了进一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进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规划时,必须保持一定数据与规模的都市农业景观用地,保证都市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同时需要加大经济功能所占比重,以保持各分功能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模、缺支柱、缺品牌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取得了"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较大提升"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胡海婧 《南方农业》2022,(2):123-126,140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阐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分析江苏省泰州市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利益联结机制及多方位农村产业融合支撑4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多元融合、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背景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然而从产业融合的现状来看,环境治理难、人口流动性大、资源约束强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鉴于此,立足于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农业发展势态,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