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杉  王君 《国土绿化》2018,(7):44-45
《湖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酝酿到最终出台历时5年,2016年12月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全票通过了《条例》,201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后,湖北省出台的首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地方性法规。自此,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了法律保障。《条例》实施已一年有余,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正轨,防治工作也初见成效,社会反响较好。各级领导高位推动。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全面做好疫情监测、检疫封锁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影响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跨越式发展除了人为因素外,检疫性或危险性森林有害生物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如何在检疫性森林有害生物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及时发现其危险性,采取有效检疫除害措施,消除或减轻其危险性,发挥森林植物检疫的预防和除治作用,是建立我国森林检疫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森检预警系统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技术是预测和监测,可由以下多个子系统(库)组成:1.森林有害生物基本情况数据库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处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减少灾害损失,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等有关规定,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了《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近日,由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签发,并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知识竞赛开展后,在全省掀起了学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的高潮,普及了森防基本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森防意识,多数地、市、县林业局长参加了学习和竞赛,共收到答  相似文献   

5.
《广西林业》2004,(3):i006-i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主要承担着森林病虫害除治、预测预报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森林植物检疫行政执法的双重职能,内设检疫、防治、测报等科室。2004年成立的区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人侵管理办公室、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也设于站内。 到2003年底,全区建立了区、市、县三级森防检疫站  相似文献   

6.
《中国森林病虫》(双月刊)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唯一的专业期刊,主要刊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  相似文献   

7.
从加大宣传力度,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意识深入人心;加强对村森防员和林农的培训,提高基层防控能力;建立强大的监测网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保护生态林,营造混交林,建立自控能力强的的森林生态系统;创新理念,引进先进防治技术,节约防治资本;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一如既往推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检疫突发事件的能力等7个方面分析探讨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形势及原因,并从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入;精心组织,开展林业疫情普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林业科技》2007,(2):F0002-F0002
<正>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成立于1982年,为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和防治工作的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几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省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站领导班子带领全站人员与全省森防战线职工一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森林病虫》(双月刊)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唯一的专业期刊,主要刊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测报等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湖南林业》2005,(6):5-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新时期林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予高度重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林业9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森防机制改革,全面开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蔺皙 《中国林业》2014,(12):1-1
国务院办公厅目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全面加强防治检疫队伍建设,到2020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超过85%,测报准确率超过90%,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机构在改革中兴起。1984年2月6日.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要求,建立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1996年9月11日更名为”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2007年2月27日更名为“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是国家法规直接授权执法主体、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着装执法事业单位。根据《行政许可法》、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森林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科学,群防群治,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负…  相似文献   

15.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防止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的大发生,预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森林生态效益发挥,是当前阜新市森防工作的重点。我们要提高认识,强化职责;依法施治重点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群信息,应用先进的监测、预测;确定全市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对象,整合组装配套使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16.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是森防检疫工作的法律依据,必须学好、用好、用活,并充分发挥它们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把森防工作搞好。1.充分认识学好(条例》对搞好森防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灭荒绿化工作的结束,全区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玉林有林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松林面积1025万亩,占有林面积的70%以上。这里地处南亚热带,温湿度高,很适合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再加上近年来广东所发现的几种危险性森林病虫湿地松粉蛤。松村线虫病、松突圆珠等正向我市逼近,入侵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林业工作的重点已…  相似文献   

17.
遂昌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多年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遂昌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遂昌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贯穿于林业生产金过程、加强检疫监管与严防传播、完善监测网络与改善监测技术手段、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大力推行生物农药防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迈着与共和国成长的步伐,湖南省森林保护事业经过50年的发展,为全省的造林绿化和建设山川秀美的三湘大地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一)湖南省50年代就成立了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专门机构,并对森林病虫害实施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策略。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1983年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1989年《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颁布以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稳步发展。全省以森保站和防治、测报、检疫网络为主的“一站三网”体系已基本形成,以14个中心测报站、6个林业专用机场:个生物药厂、8个省级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等为主的森防…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工作水平,提升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根据全国森防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制定了《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宣传通讯员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宣传工作考评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全面建成,防治检疫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生物入侵防范能力显著提升,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