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不足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困境.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农地制度、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地制度相关联的融资制度,是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并提出增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配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完善我国的土地立法,使土地达到规模经营;并通过立法确定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工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以保证因实行农业机械化而使节约的劳动力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同时还需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管理和农机推广法律制度,以此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劳动力、土地状况等和农机产品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保障制度;促进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农机服务专业化,旨在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国农业机械化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由于制度收益递减,新的农业机械化制度能够带来潜在利润,在制度环境出现变化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利益集团经过长期博弈、反复试错,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制度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利条件,提出了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和在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化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法律,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制度和基本方向,强化了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保障措施,立足促进,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文明成果,不断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根本手段,而农机化的制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的农机化制度安排是农机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为此,在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机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与特点,对不同发展阶段农机化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理清,并分析二者演化进程中的协调性,为今后农机化制度安排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生产为主要标志,而我国农业正处于半现代化的生产阶段,也就是机械化生产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的阶段。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而且又能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观点·声音     
正吉俩轩: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组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在听取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关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汇报后指出,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规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制度遵循,全面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动农业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总结分析了该市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差距与问题,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