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验(实践)教学的改进等方面,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思考与看法,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该课程。  相似文献   

2.
从食品保藏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条件的改善、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耕作学是研究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科学。所谓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学既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耕作学的名称,列入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内容是在1952年开始的,其内容是从原苏联引进威廉斯草田轮作制为主要内容。但由于草田轮作制是在原苏联人少地多的条件下实行的,脱离中国  相似文献   

4.
高职类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质检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试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大加强,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剖析该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平时与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全方位地迅速贴近,机会与风险同时向我们扑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直接的服务对象:农村、农民与农业市场,将接受国际农产品进口的激烈竞争与冲击;与此相关的高等农业教育,也将在新形势下受到严峻挑战,这无疑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提出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导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针对课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探究与改革。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将食品安全法融入课程体系中,以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公选课,既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又能通过他们向家庭和全社会普及营养知识。因此,在高校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食品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任课教师要对公选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精选教学内容,此外要教法得当,要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是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课程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是一门以生产实践中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和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解决食品安全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将食品溯源仿真平台系统应用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analyz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this paper fi gured out the crucial reasons why history lessons fail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explored the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means, methods and objectiv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By introducing such teaching means as visual practices, experience practices and design practices in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the history course could be united with design course effectively, and become significant theory support and guideline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ch will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history comprehens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romote their learning effi ciency and achievements.  相似文献   

12.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and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on the research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 On this basis,this paper took Chengdu Plain's traditional town spatial morph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interpret its spatial form through its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nature,history,culture and other factors. And then,it took Jiezi ancient tow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newal of its spatial form so as to inherit the vernacular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own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urban c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a special project for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change the boring and dull situation of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students, ancient architecture model was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pure history cours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and exhibition stages,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grasping the knowledge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can be strengthened. Then,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physical compositio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pace, structural system, detailed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odel to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was discussed,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4.
从1963年至今,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经历了从单向无偿援助向互利合作方式的转变,并通过政府高层往来、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农业投资及研讨会、互派专家和留学生、高校与科研机构支持等途径,以农业科技合作示范与种质资源利用、中国农业高新科技在肯尼亚推广应用、短期技术研修与培训班开设、学历农业人才培养等内容方式,在中国优良农作物引种推广、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输出、科学合作研究、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扩大农产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面临前期调研不够、途径内容不多、成效比较有限、投资不足等挑战以及语言、文化和历史等问题,需要从制定长期规划、建立高层次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调查研究、拓展途径与内容、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财税政支持体系、继续重视人才培养、坚持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中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有一些较好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形式。纵观我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归纳出它主要是通过设置农官、师徒间传授、出版农学专著和开设农业教育机构四种方式进行的。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定义、发展以及作用,并分析了其典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途径进行探讨。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有起源久远、受众面广、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样等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农业专家指导、朝廷设置农业机构督导以及编著农书传播农业经验等途径完成的。通过对农民职业教育的研究,对今天农业科技转化和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PAID的荔枝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计算机网络信息、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开发出基于PAID开发平台的荔枝农业专家系统,并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进行了软件资源的二次开发,降低了客户端的专业要求,实现了人机操作界面直观、明了。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中国荔枝生产中普遍存在专家型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问题,为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介绍了荔枝农业专家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内容、系统实现及应用示范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391-394
以古代文献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代农业文献分布的情况,并对古代农业文献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代农业文献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 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近代土地变革历程的分析,得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依靠和参与社会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逐步或一次性的取消农业税和对种植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增收,但同时种植粮食的效益将显著提高,农民有权力争的应有的土地和乡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将是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就成为当前或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围绕这一想法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现代化、外向型农业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现状等方面谈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世纪现代农民的必要性,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问题提出了一是实施旨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全面教育培训行动计划,二是政府办学、企业岗位培训与农民自发求学相结合,三是拓展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内容,利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四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中农业科技人员比例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四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