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环柚"及其芽变早熟新品种"早玉"为试材,实行时间长短不同的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观测不同处理果实内外品质,记录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两个品种套袋后果实成熟期提早,内外品质及经济效益提高。套袋时间长短对果实外观和商品性影响不大,但对果实成熟期及内在品质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经济效益。果实生育期短的"早玉"以套袋时间短(50 d)的综合表现更优,果实生育期长的"玉环柚"以套袋时间长(80 d)的综合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光合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不同时期的果实套袋和摘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了果实中重要光合同化物的积累,分析比较了套袋对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降低了果实早期的淀粉积累速率,缩短了积累持续时间;在发育早期,套袋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和变化趋势与不套袋的对照果实基本一致;在果实发育后期,套袋果实中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降低;合适的摘袋时间有利于提高果实中蔗糖和果糖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但过早摘袋不利于蔗糖和果糖的积累。反季节套袋也证实了果实后期的遮光处理不利于蔗糖和果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时期、袋种及去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皮结构及果面光洁度;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包括糖酸的含量、果实的硬度、糖酸比值、矿质元素含量、芳香物质含量;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农药残毒含量、果皮花氰苷含量变化及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套袋时期、袋种及去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色泽、果形、果个、果皮结构及果面光洁度 ;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糖酸含量、糖酸比值、果实的硬度、矿质元素含量、芳香物质含量。套袋还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农药残留量、果皮花青苷含量及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5.
以硕锦3号黄桃为试材进行果实套袋试验,探讨套袋和脱袋时间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果实外观的前提下,适当推迟套袋时间可减轻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成熟前10~15 d脱袋有利改善套袋果的内在品质;套袋果比未套袋果延后10 d左右采收,可明显改善果实风味,增加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苹果套袋后果实在袋内微域环境下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结构变化及其对果实安全性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套袋和不套袋果实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套袋微域环境下,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主要真菌是链格孢霉(Alternaria),且在套袋后的整个生长季一直存在,7月后的不同时期,分别分离出青霉(Penicilli-um)、木霉(Trichoderma)和曲霉(Aspergillus);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结构有差异,除链格孢霉外,非皮孔处其他真菌的出现均要早于皮孔处;不同时期真菌种群结构,青霉和木霉在不同部位分离出的时间有异,且持续存在时间也不一致,曲霉仅在非皮孔部位于摘袋后分离出。与不套袋果相比,套袋后真菌的种类仅多了曲霉,而且没有表现出致病能力。因此认为,套袋后微域环境下产生的真菌类群对果实的安全性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16 a生“红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和不套袋果实果皮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套袋果实发育过程中裂纹的发生情况及果皮解剖结构与裂纹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套袋果实角质层厚度大于同时期套袋果实,表皮细胞小于同时期套袋果实且差异显著;套袋和不套袋果实裂纹率均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套袋果实裂纹出现时间早于不套袋果实,且前者裂纹率一直高于后者;随着果实发育套袋果实梗洼部、胴部和萼洼部角质层厚度均逐渐增加,表皮细胞均逐渐增大;与未裂纹果实相比,裂纹果实角质层有较多“V”型凹陷,凹凸不平,不均一,且深入表皮细胞下方,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排列疏松,细胞之间有较大空隙,空隙被角质层填满.  相似文献   

8.
不同套袋处理对琯溪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明薄膜袋、黄色纸袋、报纸袋等3种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套袋材料对琯溪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防虫防病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不同套袋果实的食用品质存在差异。综合评价,套黄色纸袋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套袋材料及时期对枇杷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不同的套袋材料及时期对解放钟、长红3号枇杷果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减轻或防止锈病发生,早套袋能提早果皮转色,且着色好,但不同时期套袋对果实内质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套袋材料中,以绿色纸袋效果最佳,不仅能提高果实外观品质,而且果实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塑料袋套果会导致果实日烧病发生严重,故不能作为枇杷套袋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果袋套袋处理的黄金梨和丰水梨为试材,对其套袋后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套袋越早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改善作用越明显,其单果重和可食部分减少的越多。套袋越早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以及果实石细胞含量下降的越多;而套袋时间越早,2种梨还原型VC和硬度增加的越多,但不同时期套袋对2种梨的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不同时期套袋对黄金梨和丰水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认为黄金梨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21~28 d,丰水梨最佳套袋时期为盛花后28~35 d。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果树》2017,(Z1):41-44
研究了7种类型纸袋、不同套袋时间、不同摘袋时间对‘南果梨’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南果梨’果实着色指数提高,果点变小,果面光滑,底色变白;套袋显著影响了果实的后熟程度,降低了单果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采用内黑外灰内外疏水双层果袋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落花后60 d套袋可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同时对内在品质影响较小;摘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有显著影响,采前10 d摘袋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套袋对黄金梨果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金梨6个不同时期的套袋试验,研究其在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套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最佳套袋适期。试验表明,套袋时间越早,果面颜色越浅,越光洁,果点稀且小,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提高。建议黄金梨套袋于落花后15~30d完成为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早熟梨果实套袋试验表明:对早熟梨实施套袋,可以显著地改善果实品质,尤以对外观品质的作用显著。套袋果实的果面都较对照的果实光滑,果点较小,锈斑面积小。可见,套袋是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生产无公害梨产品的有效途径。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低于对照果,风味稍变淡,内在品质不如对照果,在生产上可采取多施有机肥、根外追肥、适当晚采、采前去袋等措施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套袋纸质的选择应根据品种而确定:‘翠冠’梨选择以台湾好果袋、山东爱农果袋等质量较好的双层纸袋为好。梨套袋时间也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果点大而密、颜色深、锈斑严重的应该尽早套袋;果点小、颜色淡、锈斑轻的品种套袋时期可适当晚一些。‘翠冠’梨适宜的套袋时期一般以谢花后30 d为宜。  相似文献   

14.
于2005年在瓦房店驼山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含铅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实中的平均含铅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不套袋苹果,平均含铅量比不套袋果高54%。套袋苹果含铅量符合无公害苹果标准,但有33%未达到绿色果品的指标要求。从总体看,单层袋苹果含铅量高于不套袋和套双层袋,套不同双层袋苹果果实中含铅量有明显差别,应注意果袋的选择,以降低果实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15.
红色苹果套袋与除袋机理研究概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苹果果实套袋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 ,提高果品档次的重要栽培措施。就红色苹果而言 ,套袋苹果除袋后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形成 ,改变了果皮内显色色素的比例 ,改善了花青素的显色背景 ,从而极大地增进了果实的着色 ;同时套袋果较利于贮藏 ,果实农药残留量大为降低。但套袋后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套袋后果实糖、酸、维生素及芳香物质的含量均低于不套袋果 ,完善套袋相关技术可使之降至最低限度。1 套袋时间和纸袋种类  套袋时间越早 ,套袋果外观品质越好 ,其相应内在品质下降越大 ;套袋过早 (生理落果前 ) ,会出现袋内落果 …  相似文献   

16.
以琯溪蜜柚为试材,探讨了套袋时间、套袋方法对单果重、果实外观、内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时间和套袋方法的不同对单果重、果实大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对果皮转色影响明显;双层套袋能改善琯溪蜜柚的品质;双层套袋果实比不套袋和单层套袋可增加纯收入分别为22 770元·hm-2、18 225·hm-2,单层套袋比不套袋可净增加收入4 545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1 黄金梨果实套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正确地实施果实套袋技术,是生产黄金梨优质果实的重要技术措施。这是因为黄金梨优质果实,对果实的外观品质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不套袋或套袋技术不正确,果面就会发生锈斑,甚至会出现连片锈斑;最轻也会形成果点星裂,使果皮粗糙、难看。另外,也会加重果实病虫危害,增加防治成本。正确实施套袋技术生产的黄金梨优质果,2002年在山东半岛的销售价为16~20元/kg,不套袋或套袋技术不正确的果实为4~5元/kg,经济效益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8.
梨果套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袋具有改善果实外观、防治果实病虫害、减少果实农药残留量、防止果面污染等作用,是生产高档梨果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一、袋的种类1、单层石蜡袋:成本低,较耐雨淋、结实,可避免袋贴果实(石家庄果树所出品)。2、双层纸袋:双层纸都带蜡,韧性好。袋上有一3厘米的铁丝(以日本少林制袋公司生产的最好)。二、套袋方法应掌握套强不套弱、套上不套下、套外不套内、套大不套小、套整(株)不套半(株)的原则。1、套袋时间:落花后20~40天疏果后进行。具体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要求在15~20天内套袋完毕。以疏果后套…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2021,53(3)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美早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套袋时期。结果表明,在甜樱桃果实硬核期后着色期前进行套袋,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套袋时期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3年5月4日至6月4日对黄金梨品种分别进行6个不同时期套袋试验,综合分析套袋时间早晚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套袋时间越早,果面颜色越浅,果点小且稀,且果面出现异常现象亦少,果实综合品质好.建议黄金梨最适宜的套袋时间为落花后15 d(天)开始,15 d(天)内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