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由于山旱地缺肥少水条件所限,如何在山旱地种好矮化密植苹果是苹果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矮化密植苹果生产特点及静宁、庄浪等山旱地苹果矮化密植经验,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1选择抗性砧木,促进树体生长在长期的苹果栽培过程中,人们培育了许多具有矮化效应的砧木。砧木种类不同,根系形态差别很大,树体吸收能力也不一样,对干旱的抵抗和适应能力各异。一般主根扎得深、根群发达的矮化砧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用其嫁接繁殖的苹果,可保持树体旺盛生长,提高产能。根据生产观察,在众多的矮化砧木中,SH6和青砧系列的品种抗旱性较强,在山旱地栽培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菏泽市矮化苹果生产的现状;分析了矮化苹果栽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矮化苹果栽培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遵化地处燕山南麓浅山丘陵区,苹果集中分布山地缓坡,畦灌是传统的果园灌溉方式,随着地下水位下降,采抽深层地下水造成果园灌水成本升高.本试验以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畦灌、隔行交替灌溉和交替单侧沟灌对树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旨在总结以省力为基础的果树节水型农艺地面灌溉技术,为果园经营提供配套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庆城县矮化苹果发展历程,优化了栽植技术,分析了影响矮化栽植的因素和发展矮化苹果的优势条件,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资金支持、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速矮化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苹果"双矮"栽培是指矮化砧+短枝型品种的栽培模式,苹果"双矮"栽培在国外已有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发展初期,仅有小规模栽植,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技术。它是适合中低海拔、水肥条件好地区推广栽植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是传统矮化苹果的升级和提高,是未来苹果生  相似文献   

6.
在石家庄地区,1年生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在春季经常发生抽条现象。本文于2018年春季调查了平山县浅山区1年生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不同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势高度、同一品种在不同坡向的枝条抽条情况,分析了导致幼树抽条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苹果幼树春季抽条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既是一种新型栽培制度,更是一项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栽培的必然选择。1苹果砧木和矮化苗分类1.1苹果砧木的分类苹果砧木分为乔化砧木和矮化砧木两大类。乔化砧木主要有新疆野苹果、海棠、楸子、山定子等;矮化砧木主要有M系(英国东茂林试验站选育)的M7、M26、MM106、M9-T337等。  相似文献   

8.
苹果矮化砧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苹果矮化砧具有树体矮化、早果早丰、高产优质、管理方便、节省土地等意义。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的成功经验,实现苹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径是利用苹果矮化砧。苹果矮化砧的应用特点主要是:良砧良法、栽植大苗、宽行密株、选好树形、设立支柱、加强营养、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9.
苹果树栽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影响高建峰苹果目前生产中的密植栽培途径有三种,即矮化密植(包括矮化砧和矮化中间砧)、乔化密植和短枝型栽培三条途径.在具体应用中,应因地制宜.量力(技术、肥水条件)而行,选适合本地的最佳途径,如在上层较深、干旱.灌溉有限的渭北...  相似文献   

10.
旱地矮化苹果丰产栽培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景军  安金海 《北方果树》1995,(3):19-20,29
旱地矮化苹果丰产栽培经验总结袁景军,史联让,杜志辉,安贵阳(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杨陵712100)安金海(陕西省洛川县果业总公司727400)矮化密植是果树发展的总方向,利用矮化中间砧是苹果矮化密植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但在陕北旱源无灌溉地区大面...  相似文献   

11.
提高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苗繁育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富’苹果1989年引入东港,在全省十几个区域试验点中,东港首先栽培成功,目前已发展到0.4万hm2,产量4.6万t,产值突破2亿元.但由于发展较早,大多数果园都采用‘寒富’/山定子这个砧穗组合,随着树龄增大,树冠郁闭,产量下降,管理不便.而栽培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苗,具有树体矮小、早果早丰、单位面积产量高、便于管理等特点,逐渐被多数‘寒富’苹果种植户所接受.但许多种苗生产单位,由于繁育措施不到位,常出现所繁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苗成苗率和栽植成活率偏低的现象,导致种苗成本加大,影响了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的进一步推广.2012年,东港市被列为辽宁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区,在全面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们优化并改良了传统繁育方法,总结出提高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苗繁育质量的一套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乔文海  王田利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157-158,133
结合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就影响苹果矮化密植生产的技术成因以及加快矮化密植发展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并从品种选育、树势培育、密植管理等环节总结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境内苹果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有4种,即河南海棠、湖北海棠、山丁子、毛山丁子,其中山定子、河南海棠分布最为广泛.文章对4种野生资源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分布范围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目前的利用现状:山定子常作为苹果砧木,海棠则用于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从河南海棠中实生选育出了S系苹果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矮化苹果栽培技术在果树栽培领域广泛应用,以高密度种植提高产量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当前矮化苹果栽培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旨在促进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因地制宜的科学种植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满足优质苹果的消费需求。持续研究和推广矮化苹果栽培技术,并不断优化和调整,有助于提高果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大量提供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及接穗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果树砧木选育研究,先后选育出S系、SH系苹果矮化砧木、K系梨矮化砧木。SH系因其矮化、早果、丰产、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砧穗亲和好、抗性强等特性均优于其他砧木,已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应用,是我国发展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首选砧木,进入21世纪以来,课题组致力于抗寒、抗旱、早果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目前已从15万株晋西北野生山定子中,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单系,暂  相似文献   

16.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取得成功的首要关键是选择适宜的矮化砧木.在干旱或半干旱条件下,依靠自然降水,进行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以达到提早结果、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选择适宜的矮化砧木更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苹果半矮化中间砧S_(63)在旱地栽培条件下的表现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矮砧集约栽培是通过利用矮化砧木、短枝型品种、矮化栽培技术等措施,达到控制树冠大小、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减少投入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果。但在推广过程中,常出现矮化砧外露太多、中央干太弱、树势早衰、密度过大、管理不规范、产量不稳,树形、砧木、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动摇了发展矮化苹果的信心,限制了发展矮化苹果的速度。针对这一现实,我们依据苹果树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渭北塬区自然环境条件、总结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八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陕西省计划在渭北旱塬区推广种植矮化苹果3.5万亩,其中咸阳市5 000亩,主要集中在渭北旱塬南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笔者对咸阳地区矮化苹果生产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认为发展矮化苹果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1坚持适地适栽笔者认为,陕西海升千阳苹果生产基地技术指导规范到位,实施了精准化、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但投资大,不适合现有果树生产条件。我们应该探索适合各地不同条件的、大众化的苹果树标  相似文献   

19.
《落叶果树》2021,53(3)
调查了蓬莱地区69个苹果园的苹果枝干干腐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枝干干腐病发生情况与灌水密切相关,并且不同树龄、不同砧穗组合树的发病情况不同。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灌溉充足园低于灌溉不足园;灌溉充足园以树龄17年以上树的最高,树龄1~17年生树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溉不足园也以树龄17年以上树最高,发病部位集中于1~3年生枝;矮化密植园高于乔化稀植园,以矮化中间砧密植园最高,发病部位主要为基部砧段。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苹果矮化栽培始于1965年,目前已发展到50余万株。这些矮化苹果树,过去大多数都沿用乔化基部三主枝邻近半圆形及其修剪方法,因而骨架大、长枝多、生长旺、结果晚,在密植条件下,很快就全园郁闭而不能充分发挥矮化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的增产潜力。为了适应矮化苹果栽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现行树形和修剪技术加以改革,根据矮化树的特点,采用新的矮化树形及其相应的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