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食品安全作为社会公共问题,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阶段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多主体共同参与方能汇聚更大治理合力、激发治理效能。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意识是影响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因素,分析农村地区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有利于推动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乡村振兴大背景,选取了福建省9市1区共303个农户进行入户调研或线上调查,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其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社会规范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社会信任资本等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培育农村居民公共精神;健全农村关系网络,拓宽居民参与平台;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升社会普遍信任。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了省内10余个农村集镇及其周边的自然村落的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发现造成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农村居民安全意识淡薄、居民对水源的关注度欠缺、农贸市场的发展规划不当、食品安全源头污染严重、农村食品的贮藏、运输条件欠佳等.分析了上述原因,总结出改善当前食品安全现状的措施及建议,主要是在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在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几条扩大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对集义镇95位居民和阿旺镇90位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 Logit模型,运用 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食品标志及具体区别的认知明显缺乏;男性中 20~40岁、学历高的农村居民对三种安全认证食品的认知程度较高。计量分析表明,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和学历显著影响食品安全认知。  相似文献   

5.
鲍金勇  程国星  李迪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232-233,236
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是广东农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广东省12个市的36个农村集镇食品安全科普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广东省农村存在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维权意识较差,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缺乏,当地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工作还不够重视,相关工作机制不完善,以及科普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广东省7市28个村的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居民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环境质量的关心程度较高,对环保行为的参与程度较低,对环保责任主体的认识比较混乱.提出4点建议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广泛宣传,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多方筹资,确保农村环保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能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132-134
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已经取得成绩,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采用问卷调查法、个人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河北省5个市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相关问题调研。根据对322位农村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的数据和实地走访结果分析得到发展困境,并研究解决促进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措施,从而促进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淮安农村居民重要的购物方式。本文首先从网购人群年龄结构、网购商品种类等方面介绍了淮安农村居民网购现状,然后发现淮安农村居民对网购认识不足,对商品质量的辨别能力不高、农村快递物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加大对淮安农村居民网上购物知识的宣传力度等措施,以促进淮安农村居民网上购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方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45-5647
在分析河北省目前消费需求现状的基础上,用恩格尔系数和Q值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不足,而主要是由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太低造成,并对非收入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扩大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河北省农村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消费4方面对河北省农村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人口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大幅下降,两系统协调系数的波动性较大,系统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要实现河北农村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1.
碧江区城市居民对主要畜禽水产品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碧江区市区范围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居民对主要畜禽水产品食品安全满意度.结果得出,居民对主要畜禽水产品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较高(86.75%),但满意度较低,多数处于一般满意(66.00%);居民对不安全食品的维权意识薄弱,仅有14.75%的居民选择投诉举报;46.00%的居民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措施是严格监督管理.因此可知,碧江区城市居民对主要畜禽水产品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广西S镇D屯村民环境道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从环境道德知识、居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道德认同4个角度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环境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岳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275-276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在生产企业、流通环节、餐饮行业、农民食品安全思想及法律意识、法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推行农村食品连锁经营、完善法制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法规宣传、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等措施建议,以为农村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新疆自治区25个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结果发现新疆农产品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农牧区地域辽阔,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难以组织和开展;农牧区居民文化安全意识淡薄;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改善新疆农产品安全现状的措施建议,包括提高农牧民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理顺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整体的生活水准都获得了全面提升,更多人转而关注了最根本的 饮食安全。这是由于,饮食安全直接关系着居民本身的健康乃至生命,对此不应当加以忽视。相 比来看,液相色谱法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因此更加适合运用于多种多样的食品检测。未来在实 践中,与液相色谱有关的各项检测手段还会获得改进,因此体现为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梅小清  赵玲艺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047-2048,2105
在"农家乐"旅游愈发火爆的背景下,为防止类似火灾、中毒、坠岸等安全隐患,对"农家乐"中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市民对安全旅游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得知: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题平均得分3.359分(满分10分),其中食品专业平均得分3.803分,非食品专业2.935分,得分差别具有统计性意义.在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但不深入,在选择食品时更多根据饮食习惯和感官特征,而忽略食品的安全卫生以及营养状况.多数大学生有了解食品安全常识的需求,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应该做的是政府部门加强对生产厂家的监查力度.建议通过多种宣教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政府和消费者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奶业生产国和第一大奶制品进口国。近年来,受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中国奶类产量波动增长,进口大幅度增加。未来10年,中国奶业生产进入关键转型期,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奶类产量将继续小幅增加,人均消费量较快提升,农村居民增速快于城镇。受资源条件约束,国内奶制品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且呈扩大趋势,进口将进一步较大幅度增加,出口量占奶产量的比重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彭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62-10663
目前农村食品安全尚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危及农村地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要充分解决法制建设不足、政府安全监管不力、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终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社会治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