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组织培养脱毒苗生产的无病毒种薯。它是目前世界上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提高种薯质量、实现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一项根本性增产措施。从1993年开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下,丹凤县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Solanurn tuberosurn),茄科、茄属作物,作为一种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大约有500多万公顷,已经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在其繁殖过程中退化问题比较严重,症状是叶片卷缩,产量降低,实验研究表明,病毒浸染是其退化的根源。因此生产脱毒种薯成了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马铃薯脱毒技术是茎尖组织培养,下面介绍一下马铃薯的茎尖脱毒技术。  相似文献   

3.
豫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豫马铃薯种性退化严重的问题,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及ELISA病毒检测技术,获得豫马铃薯一号、二号的脱毒株系,建立了豫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豫马铃薯种性退化严重的问题,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及EUSA病毒检测技术,获得豫马铃薯一号、二号的脱毒株系,建立了豫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的技宋体系.  相似文献   

5.
优质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作物,其营养成分全面而均衡,市场开发潜力很大。脱毒马铃薯对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它具有无病毒感染、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脱毒马铃薯一般可增产30%-50%,(亩)产值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中薯1号"、"早大白"、"大西洋"3种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及同一品种不同来源植株脱毒苗的成活情况。结果表明,"中薯1号"的成苗率可到达70%,"早大白"的成苗率为50%,而"大西洋"的成苗率仅为40%,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成效存在差异。"中薯1号"种薯侧芽培养出的脱毒苗染菌率较高,生长情况较差,成活率为50%,培养箱培养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7.
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农民长期自留种,造成马铃薯品种退化、混杂、带病毒严重,致使马铃薯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目前云南省已实施了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建立各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铃薯的连年种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脱毒种薯的推广是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保证,大量生产脱毒种薯和掌握马铃薯原种生产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脱毒马铃薯育苗移栽露地技术是一项成本低、易操作、效益好的实用技术,已被我乡农民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益,去年更新村农户庄守明种植733.7m2,脱毒马铃薯6月20日上市,产值 2 700元,纯收入 1720元。 (1)品种 脱毒种薯早大白,该品种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1选用脱毒种薯优良的品种不仅是保证马铃薯稳产高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保证马铃薯品质、提高抗病虫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上宜选种荷兰十五、鲁引一号、津引八号、东农303、郑薯5号等优良脱毒品种。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用途广,需求量大.舟山市气候特点十分适宜马铃薯春、秋两季栽培,可充分利用春闲田,提高复种指数,丰富种植形式,现常年种植面积在1 500hm^2左右.但由于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北方调入,种薯质量年度间差异大;部分农户组织当地留种,也因采用多次继代繁殖而导致品种退化,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在2003年引进多个脱毒马铃薯品种(原原种由原浙江省种子公司提供),经2003~2004年2年3季试种,其中中薯2号表现突出,具有早熟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十分适宜我市种植.现将该品种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喜争 《蔬菜》2012,(6):16-17
种植脱毒种薯能够解决马铃薯易退化、常受晚疫病为害、不易高产稳产的实际问题。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脱毒马铃薯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脱毒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对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通过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40%,且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市场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如果长期种植会导致品种特征特性严重退化,结果表现就是产量明显降低。现在各科研机构和繁种基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生产出脱毒的马铃薯种薯,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品种的的特征特性,并以此为原种进行繁育生产出的一代和二代种作为生产用种种植后,病毒对植株的危害较小,如果种薯级别高的话危害甚至可以为零。在我们丹东地区脱毒种薯已经在大面积推广和使用,在同等的种植条件下,比使用  相似文献   

16.
脱毒马铃薯是利用生物技术措施,脱去马铃薯种薯的病毒和类病毒,解决了马铃薯退化和由病毒引起病害发生的问题。脱毒马铃薯茎杆粗壮,长势旺盛,叶色绿而均匀,叶面平展,块茎大而整齐,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7.
以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编号为B13-6的马铃薯薯块进行脱毒培养,研究了添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和茎尖大小对马铃薯茎尖成活及脱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MS+GA30.2mg/L+6-BA0.5mg/L+NAA0.05mg/L+泛酸钙0.2mg/L+肌醇100mg/L"为最佳培养基,不产生愈伤组织,直接成苗;带1个叶原基的茎尖有较高的脱毒率,但成活率较低;而带2个叶原基的茎尖脱毒率较低,但成活率较高。对薯块的处理可降低污染率,得到更多的无菌苗提高脱毒苗的成活率;对薯块进行热处理后可提高脱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为无性繁殖作物,病毒及细菌性、真菌性病害的侵染是马铃薯种性退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病原菌长期在体内积累,使马铃薯的优良性状退化,生长势减弱,导致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据调查,马铃薯因病毒病、环腐病、黑胫病的危害一般减产3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由此可见,应用脱毒马铃薯进行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生产原原种、原种进行推广,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现简介如下。1品种筛选、引进和推广经过多年的引种观察和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了以下品种,并在全疆累计推广5666.7hm2,深受种植者…  相似文献   

19.
所谓茎尖培养即把马铃薯的茎尖或芽尖,在无菌的条件下切取0.1~0.3毫米,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形成小植株,然后再用指示植物,病毒抗血清及电子显微镜镜检等方法进行鉴定,凡是不表现病毒病症的植株称为无病毒植株,它们所结的块茎中无病毒种薯或脱毒种薯。此法是减轻和避免马铃薯因带毒产生退化减产影响产量最有效的办法,现介绍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和消费量日益增加,为缓解每年5—7月的马铃薯供应淡季问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适时推出适宜河北二季作区种植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石薯1号,该品种2月底、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结合茎尖脱毒、试管苗培育、试管薯生产等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发挥石薯1号的早熟优势,为弥补夏季供应短缺、提高种植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