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存泽 《中国茶叶》2005,27(4):13-13
茶园蚧类主要有角腊蚧、龟甲蚧、蛇眼蚧、茶牡蛎蚧、椰圆蚧、红腊蚧等,是茶树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茶园蚧类在皖南山区的茶叶产区,特别是郁闭的茶叶老产区广泛分布。被蚧类为害的茶树,芽叶生长缓慢、叶面失去光泽、易老化、产量低、质量差。蚧类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茶树枝叶上,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汁液为害,使茶树树势衰弱。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树病虫发生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三十多年来,我国对茶树病虫害的种群组成和变化,主要病虫和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理论以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几个方面对茶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本世纪末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一、茶园病虫种群结构我国茶区幅员辽阔,病虫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茶树害虫400多种,病害100多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原来的优势种一般仍然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害虫种类有:小绿叶蝉、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蟥、跗线螨、茶短须螨)、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云尺蠖、木(木尞)尺蠖)、刺蛾类(茶刺蛾、扁刺蛾)、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蚧类(蛇眼蚧、椰圆蚧、角蜡蚧、长白蚧)、  相似文献   

3.
湄潭茶树蚧类寄生蜂种类及寄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树蚧类的为害年复严重,尤以茶牡蠣蚧(Lepidosaphes ulmi kuw.)、茶园蚧(Aspidiotus lataniae Signorct)更为猖獗,仅湄潭茶场打鼓坡分场,受害茶园即有千余亩,其中无茶可收的达300亩左右。目前,屯子岩分场的茶棉硬蚧 (Pulvinaria Horii Kuw)、断石桥分场的茶棉硬蚧与蛇眼蚧(Pseudaonidia duplex Ckll)的危害亦相当严重。这不仅威胁当前茶叶生产,同时也给茶叶生产的发展带来颇大的障碍。 蚧类为害之所以严重,除与茶园管理粗放、杂草丛生,致使树势衰弱,给蚧类的孳生繁  相似文献   

4.
(一) 浙江省庆元县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条件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宜于各种作物生长,但各种病虫也易发生。茶叶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原因之一,是受到多种病虫害影响。一般茶园受病虫为害损失10%左右,严重的损失40%以上。该区茶园的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茶叶螨类、长白蚧、椰圆蚧、蛇眼蚧、茶细蛾、茶毛虫等十余种,小绿叶蝉是  相似文献   

5.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为害很大,种类很多,目前在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茶区已发现有三十六种茶树害虫,其中经常发生而为害又较普遍的有茶叶斑蛾、茶蓑蛾、茶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积极开展防治,确保茶叶生产的持续丰收。下面,着重谈谈茶树叶部害虫——茶叶斑蛾的发生及其  相似文献   

6.
彭萍  侯渝嘉  林强  张玲 《中国茶叶》2003,25(5):26-27
合理选择茶园用药种类,是从源头控制茶叶农药残留的前提。0.5%果圣水剂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近年研制开发的一种高效、安全、广谱的植物源杀虫剂,据报道,该药剂对果树矢尖蚧、红蜡蚧、红蜘蛛等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了解果圣对西南茶区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作者于2002年夏秋茶期间,用果圣对茶树角蜡蚧进行了室内、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害虫种类、供试药剂供试害虫为角蜡蚧;供试药剂为0.5%果圣水剂(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植保室提供,重庆东方农药厂生产)、35%赛丹乳剂(德国艾格福公司…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茶叶》1980年第6期上笔者报道了茶硬胶蚧 Paratachardina theae(Green)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本文主要介绍对茶硬胶蚧防治阈值的研究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茶园主要害虫有茶毛虫、茶刺蛾、丽绿刺蛾、大尺蠖、灰尺蠖、茶尺蠖、茶蓑蛾、褐蓑蛾、小黄卷叶蛾、茶枝蛀蛾、小绿叶蝉、长白蚧,椰园蚧、蛇眼蚧等十余种。初步估计每年因各种害虫危害,茶叶总  相似文献   

9.
杭州西湖区是一个老茶区,23400亩成片、集中的茶园,单产比较高,但病虫害容易发生、蔓延。据1979年调查,全区有50多种病虫,发生面积大。危害面积在五千亩以上的主要病虫有芽枯病、煤病、茶尺蠖、小绿叶蝉、螨类、长白蚧、黑刺粉虱、茶叶象(虫甲)等,茶叶生产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病虫种类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如虫体小、代次多、世代重叠、危害部位荫蔽、虫体仃保护壳、抗药性不断增强等。针对新的情况,我们探求如何减少农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调查,我们庐江茶区的害虫主要有茶叶斑蛾、茶蓑蛾、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其中以茶叶斑蛾发生较普遍,为害较严重,大发生的年份,受害而积占可采茶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  相似文献   

11.
茶硬胶蚧     
茶硬胶蚧 Paratachar-dina theae(Green)是近年来在部分茶区发生蔓延的一种茶树蚧壳虫,为害后招致严重的煤菌附生,严重地影响茶树的代谢功能,使茶树发芽密度下降,造成茶叶产量的损失,一般可使茶叶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5—40%,是一种毁灭性的茶树害虫。此蚧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我国主要的茶树害虫,夏秋季常在一些茶区暴发成灾,不仅造成茶叶减产,对茶叶品质及树势都有较严重的影响。茶尺蠖天敌的种类很多,有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茶尺蠖寄生蝇(Drino sp.)、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fus L.)及线虫、蚂蚁、鸟、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真菌等。其中  相似文献   

13.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龟甲蚧、白蜡蚧、日本蜡蚧等,俗称“茶虱子”、“茶乌龟”,是皖南和皖西茶区的主要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之一。在霍邱茶区发生比较严重,一般受害的茶树上,每百叶有若虫2300~4000头,部分严重茶园多达6000头左右。龟蜡蚧直接为害茶树,同时又排泄大量含蜜汁的分泄物,诱导煤病病菌(Neocapnodium theae Hare)在茶树枝叶表面寄生和大量  相似文献   

14.
张瑾  肖强 《中国茶叶》2020,(1):12-14
作为一种茶树重要的半翅目类害虫,红蜡蚧在我国多数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为害茶树并能诱发茶煤病,影响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和产量。本文介绍了红蜡蚧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以方便茶农识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不同季节茶存在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对春季日照绿茶寄生虫的调查发现,存在两种寄生性昆虫:一种为蚜虫,属昆虫纲、同翅目、蚜科,为害主要以吸食汁液为主。另一种为角蜡蚧,属昆虫纲、同翅目、蜡蚧科,受此蚧危害后叶片变黄,树干表面不平,树皮纵裂。通过对茶寄生虫的调查,丰富了昆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的知识,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茶叶抗病虫害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使我们更明确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物种的多态性现象、孤雌生殖、卵胎生、世代重叠和虫瘿等;该项调查也为《检疫方法与技术实验》课程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科研材料。  相似文献   

16.
茶皂甙分为茶籽皂甙利茶叶皂甙两类,两者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茶籽皂甙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而茶叶皂甙自町田(1938)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以来,迄今,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皂甙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为茶叶皂甙可能与茶树品种、茶叶品质等有关,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  相似文献   

17.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6,28(1)
不同氮肥种类和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品质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和硝酸钙5种氮肥及其不同用量对川西蒙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种类、用量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茶叶主要品质指标(可溶性糖除外)的影响极显著;不论施用何种氮肥,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2013,(3):190
<正>《茶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编入轻工业、手工业类),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CAB等收录,复合影响因子列茶叶类期刊第一,农艺类期刊第四。主要报道最新茶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  相似文献   

19.
茶长绵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寄生于茶树、油茶等植物。我场茶长绵蚧的发生是从油茶传入茶园,蔓延十分迅速,已成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第四茶区2、9号地,为害面积达230亩,被害后茶树生机衰弱,树叶枯凋,煤病满布,芽叶减轻(经测定千个l芽2叶重仅192克,比对照236.6克减产18.3%),受害重的茶树呈光秃黑枝,绿叶稀少,严重时一株上有雌成虫4300只,严重地影响到茶叶高产优质。 三年来,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药剂试验和大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初步探明了茶长绵蚧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摸索出了一些防治方法,基本上已消灭或抑制了该虫在我场茶园的为害,目前茶树已开始恢复正常生长。现将几年来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历史名茶霍山黄芽茶叶香型特征,比较其不同等级茶叶香气质和量的差异,从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选其特一级、一级和三级茶样,以SDE法提取香精油、GC-MS配合标准样品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香气成分44个,包括了萜烯醇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烷类、杂环类、萘和酚类共10类香气化合物;3个等级茶叶香气共有成分26个,其中主要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乙酸叶醇酯、苯甲醛、β-荜澄茄烯、2-戊基呋喃等,前2个含量最大,这些化合物构成了霍山黄芽清香持久香气的物质基础;(2)从特一级、一级至三级茶样,分别测出41、34和32个香气成分,而且高等级茶叶香气成分个数较均匀地分布于上述10类香气化合物中;以内标法进行相对定量,测得特一级、一级的香气含量分别高出三级的香气含量33.7%、9.8%。分析认为:3个等级茶样的品种、栽培条件和加工工艺相同,采摘时间和芽叶质量则是影响其香气质(香气化合物种类)和量(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