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西安庄小流域地处沁县县城北端牛寺乡东部的涅河流域中上游,总面积5.6 km~2,水土流失面积4.28 km~2,占76.43%。地貌类型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800 t/km~2,水土流失严重。自2010年列为重点治理小流域以来,经过6年持续治理,治理度达到92.8%,植被覆盖率达到66.7%,水土流失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快速增长,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介绍了治理思路、治理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三川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中西部,流域总面积4 146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 767 km~2。三川河流域涉及方山、离石、中阳、柳林四县(区)的47个乡镇,共854个行政村,总人口 45.56万人,曾经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艰苦、生活水平落后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的支持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得力措施,精心指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探索投入机制,创新治理模式,积极培育特色产业,谱写了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 三川河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61km~2,覆盖吕梁地区的方山、离石、中阳和柳林四个县。流域内黄土丘陵沟壑区占39%,土石山区占61%。全流域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767.2km~2,占总面积的66.5%。治理前,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7024t/km~2,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56万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带走大量适宜植物生长的表土,导致土壤贫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恶化,生态严重失调。重点治理前的1982年,流域内人均产粮259kg,人均收入仅69元。1983年三川河流域确定为全国八个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1997,(6):48-50
<正>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地处江淮流域分水岭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为全国12个将军县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1612km~2,其中耕地面积1.32万hm~2,山场面积12.53万hm~2;辖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总人口3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人均0.046hm~2耕地0.46hm~2山,是一个集“老、山、边”为一体的农业县1 综合治理开发给山区带来巨变新县山区面积大,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开展治理前,由于受战争的创伤和受50年代“大办钢铁”、60~70年代“以粮为纲、毁林开荒”的影啊,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势恶化.据1980年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1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5%,个别地区年最高侵蚀模数达11786t/km~2.水土流失不仅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化,制约  相似文献   

5.
无定河流域总面积30261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6 5%,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应结合流域内河源涧地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三大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恢复植被、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对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6.
<正> 曹县地处鲁西南边缘的黄泛平原风沙区,全县有31个乡(镇),1256个行政村,131万人,总面积1974km~2,其中耕地面积10.47万hm~2,是个平原农业大县。境内有骨干河道15条,在黄河故道和太行堤水库(1958年兴建,后又废库还耕)内,分布有大量沙丘和沟壑。历史上,曹县因多次受到黄河泛滥的冲积,形成了西高东低、岗坡洼相间的地貌特征,风蚀、水蚀明显。全县风沙区面积1315km~2,水土流失面积1173km~2,分在31个乡(镇)、863个行政村。 1985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和水土保持法,积极探索平原风沙区治理的成功之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治水保土、防风固沙的群众性治理活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正>蟠龙河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川中腹地的遂宁市市中区,流域辖东禅、分水、安居三个镇的57个村,总面积135.02km~2.流域内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蓬莱镇组和遂宁组紫色砂泥岩的严重风化物,加之地面坡度大,暴雨集中,故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1988年流域林木覆盖率仅为7.13%,水土流失面积达93.72km~2,年土壤流失量达78.45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为8371t/km~2.治理前,流域内人多地少,群众生活贫困.1 流域治理现状1989年,遂宁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抓住“长治”工程的大好机遇,立足于发挥流域农业系统的整体功能,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同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实行坡改梯、植树种草、发展经济林木、修建坡面水系、实施封禁管育和保土耕作相结合的山、  相似文献   

8.
窟野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晋陕蒙接壤地区,总面积870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8244km~2,占总面积的95%。截至2000年底,该流域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措施面积11.71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4.2%。应结合流域内黄土丘陵、砾质丘陵、沙质丘陵三大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以恢复植被、减少入黄泥沙为目标,从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入手,以沟道坝系建设为切入点,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9.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辽宁境内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4 7 7%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 37%。治理辽河水土流失 ,对促进流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治理措施上 ,必须因地制宜 ,依据不同区域、不同地类、不同自然条件 ,实施梯田工程、退耕工程、封禁治理、坡面拦蓄工程、植被配套工程等 ,做到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最北部的永定河上游,土地总面积14 176 km~2,水土流失面积9 800 k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风蚀交错,生态环境脆弱。在分析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及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黄土高原应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省总面积15.6万km~2,山区、丘陵区占总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0%,几乎县县都有水土流失问题;年均输沙量4.56亿t,其中输入黄河泥沙3.67亿t,内含粒径大于 0.05mm的粒沙123亿t.全省50个贫困县、380万贫困人口,全部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截至1996年底止,按保存面积计算,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5万km~2,治理度32%,其中黄河流域治理度达到35.7%.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作出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指示,国务院专门在陕北召开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世纪之交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有力地推动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山川秀美.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12月作出了《关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决定》,并成立了山西省生态农业建设协调领导组和顾问专家组,首批启动13个生态农业样板示范(重点)县.1 对山西省黄土高原的再认识山西省黄土高原是一个庞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沟壑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阶地区和冲积平原区6个类型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岩性、社会经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天水市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主要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涉及7县区,总面积859.16 km~2,水土流失面积799.7 km~2,占93.1%。5年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1.9 km~2,累计治理程度达到78.59%。介绍了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边山区域主要指城区汾河两岸东西边山,共有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等8条支流汇入汾河,总面积235.57 km~2,水土流失面积188.5 km~2,占80%。已治理水土流失103.67 km~2,治理度达55%。根据建设"美丽太原"目标,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规划,可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鲁中山区北部,沂山主峰座落境内。全县有28个乡(镇),1040个行政村,88.25万人,总面积1835km~2,其中山区丘陵占87.3%。共有耕地5.2万hm~2,其中粮田4.27万hm~2。我县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达1387km~2,年土壤流失量590多万t,是山东省的水土保持重点县之一。 近几年来,我县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系统开发,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防治,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9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52亿元,年均增长6.1%,粮食生产打破十多年来的徘徊局面,迈上了总产粮食3亿kg的新台阶,人均纯收入684元。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积248.1km~2,治山整地2.42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8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9.2%,1992年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相似文献   

15.
左云县大峪河、原子河流域总面积268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6.5 km2,占77.05%.被列为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水土保持项目区以后,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开展了大规模、高强度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益目标,为发展区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水土流失面积23137km^2.占总面积的76.5%,土壤侵蚀模数11132t/km^2.a,多年平均输沙量14667万t,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全流域划分为河源涧地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等三个类型区,并根据分区特征.科学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及分区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2-24
<正>1 治理开发的成效延安市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8.4%,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000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是导致群众生活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七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认识和探索,全市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讲求科学、注重效益、大现模治理开发的新阶段.到1996年底,全市共兴修基本农田25.16万hm~2,人均0.16hm~2,造林76.9万hm~2,种草37.18万hm~2,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4.4%提高到42.9%;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面积1.67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七五”以来的11年间,年平均治 理面积超过1000km~2,治理速度是“七五”前的6.3倍.  相似文献   

18.
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县地处黄泛平原风沙区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达 462 87km2 。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 ,因地制宜 ,采取推广旱作农业技术、节水工程灌溉技术、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 ,完成治理面积 3 3 4 96km2 ,治理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我省贡水流域6个县(市),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强有力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5年来的艰苦努力,第二期第一阶段重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最近,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贡水流域6个县(市)全部顺利通过省组织的复验.贡水流域第二期第一阶段重点治理工作从1993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范围包括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瑞金、石城6个县(市),总面积1691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813.78km~2,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5年来,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6县(市)广大于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大打治理水土流失的人民战争,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36.3km~2,占原有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5%.在实施重点治理的123条小流域中,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6.08万hm~2,占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22.4%.其中兴建水平梯田732.1hm~2,建设水土保持林5.71万hm~2,开发经济果木林1.76万hm~2,种草6877.8hm~2,封禁治理7.8万hm~2,修筑塘堰、谷坊、拦砂坝等水保设施4363座(处),累计投入劳动工日3912.41万个,完成土石方5703.78万m~3;累计投入资金42037.0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60万元,地方匹配2869.22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投肥折款)37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43-44
<正>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现辖梅江区、梅县、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兴宁、平远6县1市1区,有162个乡(镇)2085个管理区,总面积16197km~2,其中山地丘陵面积12547km~2,占总面积的77.5%,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梅州市水土流失相当严重,至1983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2556.04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8%,占山地面积的20.4%,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严重、荒山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其中面状流失1700.73km~2,沟状流失609.21km~2,崩岗流失246.1km~2、51571处,宽深10m以上的大崩岗34208处.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山光、水恶、地瘦、人穷,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使农田受害,河床水库淤积,水利设施毁坏,航道断航.生态失调,洪涝灾害频繁.1985年全市受害农田4.13万hm~2,淤积大小河流379条;河床每年淤高2~10cm;原可通航河道里程783.5km,已断航443.1Km;淤积严重的山塘3507个、小(二)型以上水库370个,淤积库容达4120万m~3.198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17.08亿元,农村经济收入只有7.5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01元,全市8个县(市、区)有3个是全国重点扶贫县.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