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蛙(Rana catesbeiana)腐皮红腿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牛蛙腐皮红腿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发生腐皮红腿症的牛蛙自然病例进行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结果】剖检发现病蛙头、背部皮肤腐烂,露出肌肉,腹部及腿部皮肤出血发红;肝肿大,严重充出血,呈花瓣状;脾、肾出血肿大,颜色加深;胃肠道黏膜出血发红,内充满大量淡黄色黏液。镜检以全身多组织器官充出血、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以皮肤肌肉、肝、脾、肾和胃肠道的变化最为明显。胃肠道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胃肠黏膜上皮严重坏死、脱落;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并出现大面积坏死,肝间质充满大量炎症细胞;脾脏淋巴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严重坏死;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充血。【结论】头背部体表皮肤溃烂,腹部及四肢出血,肝、脾、肾、胃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炎性病变是本病的示病症状。机体多器官组织严重病变是引起病蛙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牛蛙常患腐皮病、红腿病、腹水病,致病病菌有感染链球菌、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本文以牛蛙为研究对象,从牛蛙患病开始,持续跟进牛蛙健康状况直至牛蛙死亡,观察研究牛蛙腐皮病、红腿病、腹水病的病理表现,以便于牛蛙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根据病症诊断牛蛙所患疾病,找出患病原因,及时在发病初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对于科学养殖牛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牛蛙腐皮病的防治安徽农业大学(230036)杨天遐牛蛙腐皮病是危害牛蛙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此病有两种,即营养性腐皮病和创伤性腐皮病。由于主要症状相同,极易被混淆,造成错误诊断和施药。相同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牛蛙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花纹状白斑,...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寻防治牛蛙红腿病的有效方法,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几种敏感药物,结合自制的红腿净,对人工感染红腿病的牛蛙及其蝌蚪进行药物对比性治疗试验,并对2个蛙场自然发生红腿病的牛蛙进行了现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为牛蛙红腿病病原菌高度敏感药物;以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兼用红腿净浸泡治疗牛蛙腿病疗效最佳,以红腿净浸泡结合口服土霉素治疗牛蛙蝌蚪红腿病,效果较好,发病  相似文献   

5.
用克氏耶尔森氏菌、奇异变形菌、不动杆菌和爱德华氏菌等4株牛蛙致病菌,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感染牛蛙和青蛙,均可发病和死亡,且两种蛙感染同一病原菌后的症状及病变也相同,证实青蛙对牛蛙的常见传染病有易感性,是牛蛙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蔡思杰 《新农村》2013,(10):34-34
牛蛙是养殖蛙类中体形最大的蛙类,成年体重一般可达400~800克。烂皮病是牛蛙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孙书静 《新农村》2009,(5):25-25
1.暴发性出血病 (1)症状病鱼表现为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皮肤充血、出血,眼球突出,鳃丝肿胀出血,腹部膨大,剖开后可见腹水,肝、脾、肾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出血。病鱼废食,在池边静止不动或阵发性狂游,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8.
4、败血痛病原:气单孢菌 病症:鱼体表面布满大小不一致的出血斑点,以腹部最为明显,呈出血斑,逐步发展到背部或体侧,肛门红肿,外翻出血。倒提病鳝,口腔内有血黏液流出。病鳝有时浮出水面,不停地按顺时引方向打转,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牛蛙自蝌蚪至亲蛙均易患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水温为20℃时,病情最为严重。该病经口和皮肤接触传染。当水质恶化,蛙体受伤,营养不良,水温和气温温差大时,更易爆发流行,死亡率高。症状患病牛蛙精神不振,跳跃无力;头、嘴、下颌、腹部、腿及脚趾上多处充血、水肿,有时还有溃疡灶;临死前呕吐,拉血便。剖解病蛙,腹腔内有大量无色透明的腹水,肝、脾、肾肿大,肺  相似文献   

10.
鳖病的防治     
(一)红脖子病(肿颈病、大脖子病)1、症状 腹部出现赤斑,继而颈部明显肿大,口鼻出血,全身浮肿,严重时肠道内充满淤血。病鳖反应迟钝,不吃食,常爬上岸边,最后伸颈而死。  相似文献   

11.
薛晖 《农家致富》2010,(1):44-45
一、气泡病1.病因及症状牛蛙气泡病是由于水体中气体过饱和引起的。患病的牛蛙蝌蚪在肠内或气管内充满气体或包含大量细小的气泡,腹部鼓胀,身体失去平衡,常腹面朝上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12.
项目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脉一带,1959年我国引进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主要品种有沼泽绿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症状:草鱼常见病有:①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常会并发。症状:体表局部出血,鳍基部充血,鳞片易脱落,鳃部黏液增多,并附着污物,鳃丝肿胀,腹部膨大,鱼肛门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脓血流出。②出血病,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血或苍白色,肠道无食物、充血、糜烂。  相似文献   

14.
猪肺是牛蛙的优良饲料在牛蛙养殖过程中,饲料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而猪肺却是牛蛙的优良饲料,它可以广泛采用。用猪肺饲喂牛蛙,不仅来源多、价格低、操作简便、投喂时可漂浮在水面上、牛蛙喜食,而且投资小、收益大、牛蛙增重快、产值利润高。据饲喂试验,50公斤幼蛙...  相似文献   

15.
一、赤皮病 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浙江嘉善某养殖场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并探究益生菌与牛蛙腐皮病病原菌间的相互作用,为今后利用益生菌防控牛蛙腐皮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扩增,确定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根据药敏试验筛选抗菌药物,并从生物防控的角度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与致病菌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患病牛蛙的内脏及体表溃烂处共分离获得9株疑似致病菌株,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菌株NWt-2为引起牛蛙腐皮病的致病菌;综合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菌株NWt-2为布韦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ouvetii).菌株NWt-2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和硫酸阿米卡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磺胺嘧啶、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大观林可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不敏感(耐药).浓度为105 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紫色杆菌对菌株NWt-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5±0.46和0.97±0.38 mm.[结论]布韦不动杆菌是引起浙江嘉善养殖牛蛙发生腐皮病的致病菌,可选用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氨苄和硫酸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进行防治.鉴于枯草芽孢杆菌对布韦不动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当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的情况下,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进行生物防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高温时节,牛蛙易突发腐皮病。其症状表现为:蛙体背部、四肢表皮腐烂,有的眼球有白色膜状物覆盖。病情轻者尚能少量摄食,病重者则拒食、不活动,直至衰竭死亡。发病重的池塘,一般有30%~50%的蛙染病,每天约有7%~8%的病蛙死亡。腐皮病是牛蛙的一种常见病,由感染链球菌引起,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8.
1.牛蛙的冷冻加工。国际市场上牛蛙肉贸易,多以冻牛蛙肉为主,而大都选用牛蛙后腿肉加工。冷冻加工方法:①将屠宰洗净的牛蛙后腿,按重量多少,分级装入塑料袋或盒中,放入零下25℃以下的冷冻间内速冻;②将冻结的牛蛙肉,再放入凉水内涮一下,使塑料袋再包上一层冰衣,让牛蛙肉与空气隔绝,再送入零下18℃左右的低温库内贮存出口或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 1.红腿病。这是牛蛙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病蛙大腿内侧、腹下皮肤呈红斑或红点状。蛙体瘫软无力,活动迟钝,并停止摄食。该病是由病毒引起,发病急、传染快、危害大,可在几天内使大部分牛蛙死亡。  相似文献   

20.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蛙腐皮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除患部皮肤出现炎症、充血和坏死溶解外,伴有急性化脓性肌炎,肺炎,轻度卡他性胃肠炎,肝坏死,化脓住肾炎,急性脾炎。病理变化表明疾病过程为皮肤感染发展为败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