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农业科学》2013,(3):35-38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以花生下胚轴为外植体转化花生品种四粒红。经过共培养、抑菌和筛选培养,在含有0.8 mg/L Basta的培养基获得67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检测,获得5株阳性植株,bar试纸条检测至少有2株转基因植株为阳性。该体系操作简易、高效,可作为利用基因工程对花生进行研究和遗传改良的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Bar基因转化豆科牧草百脉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豆科植物百脉根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将外源目的基因Bar基因和Gus基因导入,经筛选分化、再生,得到具有Basta抗性的转基因植株。在Basta浓度的选择中,2mg/L是百脉根较为适宜的筛选浓度。试管苗叶片筛选剔除假转体和嵌合体植株,转基因植物移栽大田后生长良好。PCR检测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丰一号亲本JM、JF为转化材料,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其芽分化培养基为MS ZT 2.0mg/L I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MS。借助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用农杆菌(LBA4404)与番茄子叶外植体共培养,把几丁质酶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到番茄上。经过卡那霉紊和Basta的筛选和再生培养,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采用浓度为1000mg/L的Basta除草剂溶液涂抹再生植株后代叶片,表现明显抗性。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Southern检测,表明上述基因已整合进番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Prd29A:DREB1A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REB是植物体内一类特有的与逆境调节相关的转录因子.本试验以番茄材料06P28子叶外植体为受体,以prd29A:drEB1A嵌合基因为目的基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4株抗潮霉索的抗性植株.对这些抗性植株进行GUS基因表达检测和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其中的3株抗性植株中已经有稳定的GUS基因表达,并且PCR扩增也检测到目的基因Prd29A:DREB1A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来源于干旱诱导下拟南芥的干旱调控基因DREB2A导入辽宁甜荞品种辽荞5号中,以提高其耐旱性。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影响农杆菌转化的相关因素,建立并优化了转化体系。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选择子叶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受体,诱导愈伤培养基激素的配比为:2,4-D浓度为2 mg/L;6-BA浓度为1 mg/L;(2)农杆菌转化过程中,最适农杆菌OD_(600)为0.5、侵染时间3 min、共培养3 d,乙酰丁香酮浓度100 mg/L、筛选培养羧苄霉素浓度50mg/L,草丁膦浓度100 mg/L;(3)通过对转化植株的PCR检测,印证了DREB2A基因已转化到辽荞5号中;(4)通过对转化植株的生理检测初步表明转基因荞麦比非转基因荞麦具有更高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
HAL1基因转化苜蓿再生植株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克隆于酵母的HAL1基因转化龙牧803苜蓿胚性愈伤组织,经2 mg/L的Basta抗性筛选及PCR检测,该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共获得了11株转基因植株。培养基耐盐性实验结果:在添加NaCl的MSO培养基上,非转基因植株在NaCl浓度高于0.6%时不能生根,逐渐死亡;转基因植株在NaCl浓度0.6%~1.0%范围内仍能生根并正常生长。由此初步证明HAL1基因已在龙牧803苜蓿中表达,并且提高了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将从深海硅藻中克隆的与氮具有高度亲和性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AT3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入水稻品种中花11,在含30 mg/L Basta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456棵抗性植株,对NAT3目标基因检测,获得313棵阳性植株,初步证明目标基因已整合到中花11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cry2A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对cry2A*编码的Bt毒性蛋白有明显的排斥效应,从而可达到抗虫的效果。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载有cry2A*基因的pC-2A质粒转入受体水稻品种镇稻88基因组内,获得转基因植株。由于cry2A*与抗Basta基因紧密连锁,通过Basta抗性筛选,进而得到转cry2A*基因阳性株。PCR和AGE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cry2A*已成功整合到镇稻88基因组内。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阳性植株有明显的抗虫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DS基因的功能、改良中国水仙花色、培育花色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水仙花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其ZDS基因,通过PCR、双酶切、连接等方法将ZDS基因反向互补插入到pCAMBIA1301双GUS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再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1301-ZDS导入根癌农杆菌。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ZDS反义基因转化中国水仙带盘鳞茎,通过直接、间接、延迟筛选法3种方法对侵染的带盘鳞茎进行抗性筛选,采用直接筛选法和逐步降低选择压(质量浓度)方法对抗性鳞茎进行增殖和分化培养,采用GUS组织化学和hyg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对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延迟筛选法为根癌农杆菌侵染带盘鳞茎的有效筛选方法,转化效率达到28.54%;逐步降低选择压法为抗性小鳞茎增殖和分化培养的有效培养方法;将65株抗性小苗在1/2 MS+0.2mg/L NAA+10mg/L Hyg+100mg/L Cef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12株再生植株,转化率达到18.46%;检测结果表明,10株抗性植株hyg基因和gus基因已经整合到中国水仙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稳定表达hyg基因但gus基因未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2个基因均未稳定表达。【结论】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并侵染中国水仙带盘鳞茎,经抗性筛选后获得12株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0.
将包含载体p Ptcor∷8Ptcor8∷YFP的农杆菌EHA105转入到不抗寒的柠檬中,并对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培养基中的6-BA的浓度,卡那霉素(Kan)浓度以及除草剂(Basta)的浓度对柠檬的转化效率有明显影响;再生培养基配方为MT+0.5 mg/L 6-BA,添加75 mg/L kan或10 mg/L Basta时能够有效筛选到抗性芽,并获得了3株转基因柠檬植株,YFP阳性率为3.6%。  相似文献   

11.
可去除选择标记的DREB基因双T-DNA载体共转化玉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体外重组构建双T-DNA双元载体pCDMARpWDT-Hyg,选择标记基因hpt(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和抗逆转录因子基因DREB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T-DNA。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通过在抗性培养基上严格筛选,在获得的再生转化植株中,同时整合hpt基因和DREB基因的共转化率达到26·3%。该转化系统的建立为下一步得到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株奠定基础。此外,本实验还通过gus基因的瞬时表达分析了农杆菌转化玉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DREB转录因子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调控与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适应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DREB转录因子的克隆、结构特点、表达、与植物逆境胁迫的关系、信号传导及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如:其他多个逆境条件下DREB类转录因子的研究、受DREB直接调控的基因的特点及其调控机制、DREB自身和结构调控及其调控基因形成的表达调控网络,今后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选育抗逆作物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DREB 2A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提取盐处理的拟南芥植株叶片总RNA,用DREB2A基因特异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1050bp的片段,并将该片段克隆至pUC18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序列与GenBank上的DREB2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进一步将DREB2A基因分别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卡盒pCCE12和pCC29A上,构建了分别由E12启动子、rd29A启动子调控的DREB2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DRE12和pCDR29A。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为农杆菌介导的DREB2A基因对植物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陵野生稻DREB类转录因子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此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为958bp,编码314个氨基酸,该序列与水稻DREB基因的同源性为98%.其编码的蛋白与小麦CRT/DREB4蛋白的同源性为93%,与大麦CBF2A蛋白和CBFIVc-14.1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92%.推导蛋白第43~112位氨基酸为典型AP2结构,具有AP2/DREB类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构建了茶陵野生稻DRE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WM101DREB.  相似文献   

15.
DREB转录因子能调控并激发不同基因表达,在多种胁迫下植物分子育种中被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非生物逆境胁迫下不同DREB基因转入小麦、水稻、大麦和玉米等植物的研究,表明其能响应干旱、极端温度、重金属等胁迫。DREB基因过量表达也会促进CBF/DREB的基因及其与抗逆境有关的HSP/LEA等基因表达,保护转基因植物细胞免遭逆境胁迫损害。  相似文献   

16.
转DREB1A基因提高烟草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tiana)DREBIA基因分别在组成型启动子花椰菜病毒35S启动子和逆境诱导型启动子rd29A的驱动下转入烟草中,获得的两种转基因植株对干早和低温胁迫的抗性均显著提高,但对盐胁迫的杭性无明显变化.研究分析了组成型启动子和逆境诱导型启动子控制的DREBIA转基因植株在形态发育和抗...  相似文献   

17.
拟南芥rd29A的功能鉴定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中分离了rd29A基因上游420 bp的调控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已报道的rd29A启动子有100%的同源性,包括DRE、ABRE等顺式作用元件.用rd29A启动子构建了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导入法转化甘蔗愈伤组织,经过抗性筛选获得再生植株,在PEG胁迫下,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s65t(GFP)基因在愈伤组织和叶片中表达,通过PCR鉴定获得了5株转基因植株.同时本文还构建了由rd29A调控的DREB2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rd29A-dreb-hyg.  相似文献   

18.
植物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低温、高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述了植物DREB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克隆,并对DREB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转录因子DREB1A在植物抗渗透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DREB1A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DREB1A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1A1300-DREB1A。该结果为进一步利用DREB1A基因做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DREB1的功能,从水稻cDNA中克隆了DREB1基因,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DREB1。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经PCR、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DREB1基因已经成功地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获得水稻DREB1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