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环保、营养、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有机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弃用化肥、改用有机肥,转而生产有机农产品,成为一些有机农场、种植大户的新选择。有机肥肥效持久,施用后可以培肥、增进地力,疏松、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于是很多人以为,种植农作物时化肥不能多施,因为多施化肥会加大成本、破坏环境、影响品质、降低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施用化肥不当,会导致作物徒长、倒伏、病虫害加重或烧苗、萎蔫。轻者造成减产,重者整株死亡。这种因化肥引起的不良现象称为“肥害”。现对生产中常见的肥害现象进行总结,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化肥市场消费,单位耕地施用氮、磷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氮、磷利用率却低于先进国家,尤其是农药、化肥一体化的正确思路没有树立起来,目前,全世界都在为农业生产发展新技术、新药肥合一的新品种,支持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加速发展高效UAN药肥合一的新肥种恰逢其时……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化肥生产和市场消费得到迅速发展,在数量和品种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化肥市场消费,单位耕地施用氮、磷  相似文献   

4.
氮素化肥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氮素化肥(N肥)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介绍了N素化肥施用的最大效益和最小污染的技术措施,诸如N肥最佳用量、最佳施用时间、最佳施用位置、平衡施肥、转化残留N肥等提高N肥利用率的技术,以及耕还林还草,增加豆科植物固N作用,增加有机N源等控制N肥用量措施,以期达到N肥的最大经济效益和最小污染。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产主要依靠化肥,而化肥仍以单质氮肥、速效肥为主,这些肥料的盲目大量使用,不仅造成化肥成本过高,而且严重污染水体,使得土壤板结严重,农产品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而施用缓释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其中硫包衣尿素(SCU)就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缓释肥料。  相似文献   

6.
东部平原矿区不同培肥处理对复垦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矿区复垦土地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小区模拟复垦地上进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FM)、施用有机肥(M)、施用无机肥(F)、种植绿肥(GF)以及不施肥(CK)等5种处理措施,通过3年定位培肥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肥处理措施下,有机质、N、P、K在土壤中的含量具有分层现象,其在0~20 cm表层(L1)中大于20~40 cm亚表层(L2);从培肥处理对土壤肥力大小影响来看,不同处理间表现为:FM>GF>F>M>CK;从玉米株高、产量等长势来看,不同处理间表现为:FM>F>M>CK,与土壤肥力不同处理间的变化一致。综合分析来看,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对复垦土壤的培肥效果最好,是改良复垦土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影响机理,以杭嘉湖平原典型稻麦轮作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土壤为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施用化肥(NPK)、秸秆(Straw)、栏肥(Manure)、化肥与秸秆配施(S+NPK)、化肥与栏肥配施(M+NPK)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主要养分指标与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其中秸秆与化肥配施、栏肥无论是单独施用还是与化肥配施所提高的有机碳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施用化肥、有机肥、秸秆+化肥及有机肥+化肥均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施用秸秆和栏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总PLFA、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P<0.05),但施用化肥可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及Shannon指数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F=2.18,P=0.027)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可得出结论,长期秸秆还田或施用栏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并改变其群落结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氮比对于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化肥投入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直以来化肥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物质投入,然而,由于受施用技术、施用方法、施用时间的影响,化肥施用的很大一部分未被利用而流失到了周围的环境中,化肥施用量越高,流失到环境中的数量越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高。本文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化肥施用强度和施用密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化肥施用带来的土壤、水、大气等的环境污染,进而探讨了流域农业经济增长与化肥施用残留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期能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减少化肥污染。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在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5种水溶型肥料,以施用常规肥料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4.5%的条件下,以水溶肥品种为因素,针对青菜生育表现、缺棵情况、产量体现、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等,开展水溶肥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条件下,在青菜上搭配施用15-6-9和9-6-15的"沃土"系列氨基酸水溶肥,上述指标综合表现较优,既能实现15.79%的增产,同时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品质,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施用"优多收益"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Te),增产幅度最高,达17.64%,但产品品质大幅下降,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仅为CK的70.77%;施用"力亨"大量元素水溶肥(31-10-10+Te),增产12.97%,但营养品质表现差;施用"美农"(20-10-20+Te)水溶肥和"费尔诺"25-5-10和10-7.5-20海藻肥,增产和节本增效均不理想。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青菜作物上,施用水溶型肥料,其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以1:0.45~0.5:0.75为宜,既能保证在化肥减量条件下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又可取得较好的产品品质,实现生产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对小麦生长、抗病性、产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区试验,采用木霉菌肥代替30%化肥与100%施用化肥2种施肥方式,在盐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小麦品种西农979的株高、根长、根数、生理生化指标、病穗率、病情指数、防效、千粒质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的施用与化肥相比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根长和根数,增加值分别为10.91%,43.45%,42.86%.其次,盐胁迫条件下,施用木霉菌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H2 O2)含量显著低于施用化肥的小麦.再者,施用木霉菌肥的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施用化肥的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了88.36%.千粒质量分析表明,施用木霉菌肥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与化肥相比增长了9.5%.另外,小麦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木霉菌肥提高了土壤的脲酶、蔗糖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之,盐胁迫条件下,木霉菌肥通过提高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增加了产量和提升了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在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5种水溶型肥料,以施用常规肥料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4.5%的条件下,以水溶肥品种为因素,针对青菜生育表现、缺棵情况、产量体现、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等,开展水溶肥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条件下,在青菜上搭配施用(15-6-9)和(9-6-15)的“沃土”系列氨基酸水溶肥,上述指标综合表现较优,既能实现15.79%的增产,同时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品质,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施用“优多收益”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Te),增产幅度最高,达17.64%,但产品品质大幅下降,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仅为CK的70.77%;施用“力亨”大量元素水溶肥(31-10-10+Te),增产12.97%,但营养品质表现差;施用“美农”(20-10-20+Te)水溶肥和“费尔诺”(25-5-10)和(10-7.5-20)海藻肥,增产和节本增效均不理想,分别增产5.01%和2.91%,营养品质表现为一般或差。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青菜作物上,施用水溶型肥料,其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以1:0.45~0.5:0.75为宜,既能保证在化肥减量条件下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又可取得较好的产品品质,实现生产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环境质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不同施肥制度的4年定位试验数据,研究源自规模养殖场猪粪便的有机肥、沼液肥对稻田耕层土壤pH,汞、镉、铬、铅、镍、砷、铜、锌含量的影响及产生的环境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pH有调节作用,有机肥的调酸效果好于沼液肥,高量有机肥的调酸效果好于中量施用;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镉、铬、砷、汞、铅、镍含量无明显影响,但铜、锌积累明显。施用有机肥、沼液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大于施用化肥;当有机肥年投入量为22500 kg/hm2时,连续4年施用即可造成稻田土壤铜、锌污染;当有机肥投入量为11250 kg/hm2或沼液肥年投入量为225 000~450000kg/hm2时,也能使稻田土壤处于污染的警戒范围。初步认为,11250 kg/hm2有机肥、450 000 kg/hm2沼液肥可作为推荐施肥用量,但应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近日从河南省农业厅了解到,该省今年春耕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市场供应充足,完全能够满足需要。据介绍,今年河南春播农作物面积预计3800万亩左右,比上年略增。全省春耕化肥需求量为310万吨左右,其中春播用肥180多万吨,春季麦田管理需肥130万吨左右;农药需求量约2万吨,其中杀虫剂1.6万吨,杀菌剂0.2万吨,除草剂0.2万吨。  相似文献   

14.
惠尔滴灌肥是结合农作物需肥特性而研制的新型复合肥料。本文通过施用惠尔滴灌肥与常规滴灌的对比试验,分析和探讨了惠尔滴灌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以为今后大面积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肥料运筹对夏玉米的生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高产夏玉米新品种鲁单90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运筹对夏玉米产量、籽粒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方法】大田试验结合室内分析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肥料运筹的生产效应。【结果】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在玉米增产、肥料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的效果明显要好,并可部分地改善玉米籽粒品质和耕层土壤性状;不同肥料运筹的玉米生产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量控释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减量控释肥施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全量控释肥,普通化肥一次施用优于分次施用。【结论】施用包膜化学肥料特别是控释肥料对夏玉米的生产效应明显好于施用普通化肥;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成本投入也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化肥是个宝,关键要施好。本文介绍当前农村按农艺要求,采用农业机械深施化肥的操作技术,此法适用于水田和旱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已在南昌市农村推广。1.旱地和水田农业机械深施化肥操作方法1底肥深施。底肥深施目前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拖拉机挂犁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另一种是先撒化肥后用旋耕机耕翻,在耕翻过程中将地面化肥翻于犁沟底层。2种肥深施。种肥深施是采用机械播种的同时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数量、次数、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根据生产实践,玉米高产施肥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追肥4种。1施足基肥基肥系指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的主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幼苗期和生育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北地区设施辣椒生产中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在淮安市设施辣椒主产区通过连续2季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化肥减施技术对辣椒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化肥减施技术包括:以商品有机肥替代基肥化肥(OF)、追肥中施用滴灌专用水溶肥以减施化肥(RD)。研究结果表明,连续2季应用化肥减施技术后,OF和RD处理的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2.6%和30.2%。在第一季辣椒种植中,不同处理对辣椒植株各器官中氮、磷、钾养分含量未有显著影响;在第二季OF和RD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辣椒果实中氮、磷、钾含量;且OF处理茎和叶中的氮、磷、钾含量都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在两季辣椒栽培中,两种化肥减施处理的化肥总养分偏生产力都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其中OF处理的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以商品有机肥替代基肥中部分化肥或者在追肥中以滴灌方式施用专用水溶肥均可在减施化肥条件下增产。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农业部近日通报,正式启动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计到2020年,在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国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总量将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促进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的问题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数据显示,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长率5.2%;2012至2014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施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盛 《茶业通报》2002,24(4):30-30
有机茶有一套严格的颁证标准,其不仅对终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而且须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中是否受到各种污染和影响。有机茶园施肥是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施肥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有机茶的质量和产量。笔者就此谈谈自己一些肤浅认识。1有机茶园施肥出现的新问题传统茶园施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的配合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在冬季和初春时节,结合修剪施用;化肥则作追肥,在各茶季开采前催芽时施用,通过根下施、叶面喷的方式,每年追施化肥2~4次,化肥用量占70%以上,而有机茶园绝对禁止施用化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