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2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为母本,与6M022(3M178/9311 F6)杂交、自交,经5年7代选择育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倒伏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9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6022S所配组合表现出熟期适中,株高较矮,粒型较好,抗倒伏,高产优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占63 - 4S与扬稻6号(9311)杂交配组,F1种子经60Co -γ辐射诱变,从F3中选不育株割蔸再生,通过自然气候条件和人工低温对育性的加压选择,经过6年12代的定向培育,于2007年育成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优质、配合力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扬籼1S,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扬籼1S异交特性研究表明,见穗3~4d后进入盛花期,表现为开花集中,日开花高峰为08:30-10:30,午前花率达93.0%,开颖历期较长;柱头总外露率为79.7%,其中单边外露率为39.4%,双边外露率为40.3%;柱头活力当天达53.6%,但持续性不强.对赤霉素非常敏感,解除包颈的最佳用量为75~ 150g/hm2.扬籼1S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潜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华占S是以抗倒优质温敏核不育系武香S为母本与强优恢复系华占杂交,经6年定向选择培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株高适中,开花习性优,异交结实率高和配合力强等特点。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蜀鑫1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籼粳稻两系不育系,201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败育彻底,起点温度低,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生长清秀,抗病性强,株叶形态好,开花习性极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好,米质优,尤其是不育起点温度低,有利于安全制种。该不育系可恢性广,易配出品质优、高产、抗性强的杂交组合。该文主要介绍了“蜀鑫11S”的选育过程、亲本来源、特征特性及配组表现等。  相似文献   

5.
锦4128S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早晚兼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播始历期60~75 d,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分蘖强、异交性好、亲和性较广和配合力强等突出优点。自2016年锦4128S审定以来,所配组合有4个通过国家审定,4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双重机制两用不育系C815S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重机制两用不育系C815S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陈立云教授育成.该不育系2004年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杂交制种安全、不育起点温度在21以下等主要特点.该不育系本身性状特别优良.分蘖能力强,株叶形态极佳,叶片符合长、直、窄、凹、厚的要求;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在海南繁殖具有每公顷产6000kg以上的产量潜力.异交结实率高,制种成本低,配合力强,米质优.该不育系的育成,为中国超级稻的大面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双重机制两用不育系C815S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伍小松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了解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帮191S的特征特性,在湖南农业大学对帮191S和对照株1S的部分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不育起点温度及稻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帮191S的播始历期为64 d,主茎叶片为11.4叶,分蘖个数为17.4,着粒密度为6.6粒/cm,株高为61.55 cm;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0℃,花时高峰时段为10∶00~13∶30,午前花率为59.1%,开颖角度为34.90°,开颖历期为162.40 min,包颈粒率为7.12%,柱头外露率为81.73%,异交结实率44.19%;整精米率为58.36%,长宽比为2.93,米胶长度达到124.50 mm。帮191S在农艺性状、开颖习性、异交结实率等方面较株1S具有一定的优势,对配制广适性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和提高制种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8.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湘陵628S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陵628S是通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获得的株1S矮秆突变体SV14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品种ZR02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育性稳定、可繁性和异交性好、亲和性较广、配合力强、稻米品质优、植株矮壮和抗倒力强等突出优点。自2008年湘陵628S审定以来,所配组合有3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省级审定,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育水稻优质、低温敏、基本营养型先温敏核不育系,选用只有1对隐性不育基因的"田丰S-2"作不育基因供体,基本营养型优质稻中间材料龙优2为不育基因受体,用杂交 生态压力系统选择法,育成了发育特征为基本营养型,不育起点温度≤ 23℃,综合性状好,生育期显性、稻瘟病抗性为中抗(MR)、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可繁性好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总结出一套便捷、快速、高效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种程序,并对福龙S2的利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H155S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以株1s作母本,培矮64S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理想,在湖南播始历期84d左右,不育历期6(1d左右,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间可繁性好.异交特性好,柱头外露率达80%;A上。米质优,有10项指标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所配组合华两优7号(湘审稻2007027)、华两优164(湘审稻2007049)和华两优285(湘审稻2007050)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华两优164和华两优285米质综合评分达部颁一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以开花习性良好、早熟、临界温度低的田丰S2作不育基因供体,与株叶形态好、迟熟、品质优、抗稻瘟病、耐寒性好、后期转色好,但开花习性较差的基本营养型中籼材料龙优2号杂交,采用病区抗性选择法+生态压力选择法+南北穿梭加代的育种方法,选育出两用核不育系福龙S2,于2006年11月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该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23.5℃)、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104 d)、基本营养型、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可繁性好等特点.用福龙S2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品质优等特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水稻不育系的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方法]以创5S、耘9S、培矮64S、P88S、Y58S等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R608为父本,测定了其异交结实率。[结果]研究表明,5个水稻不育系在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88S的柱头特性总体较好,柱头外露率达到95.94%,柱头活力较强,活力系数为2.71,田间异交结实率达84.02%。培矮64S的柱头长度和柱头宽度最小,分别是2.41和1.10 mm,其柱头外露率93.04%,柱头活力最弱,其异交结实率仅65.47%。耘9S、Y58S、创5S的柱头特性处于中等水平,耘9S的异交结实率比其他两个不育系高。相关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柱头体积与异交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4~*、0.934~*、0.939~*、0.937~*;柱头活力系数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依据不育系的柱头特性,采取合理的辅助授粉方式,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水稻不育系的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方法]以创5S、耘9S、培矮64S、P88S、Y58S等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 R608为父本,测定了其异交结实率。[结果]研究表明,5个水稻不育系在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88S的柱头特性总体较好,柱头外露率达到95.94%,柱头活力较强,活力系数为2.71,田间异交结实率达84.02%。培矮64S的柱头长度和柱头宽度最小,分别是2.41和1.10 mm,其柱头外露率93.04%,柱头活力最弱,其异交结实率仅65.47%。耘9S、Y58S、创5S 的柱头特性处于中等水平,耘9S的异交结实率比其他两个不育系高。相关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柱头体积与异交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4*、0.934*、0.939*、0.937*;柱头活力系数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依据不育系的柱头特性,采取合理的辅助授粉方式,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4.
杨联松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08-12810
[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2008年2月通过广西省引种认定,2008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徽两优3号2007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徽两优6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审定,2012年报国家审定;两优996,2012年报国家审定。[结论]不育系1892S适宜选配中籼组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对8个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开颖时间、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等8个花器官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颖时间和异交结实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达显著相关水平。开颖时间和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 640和0. 383,是影响异交结实率的重要性状。不育系异交结实率(y)与开颖时间(x1)、柱头外露率(x2)、柱头长度(x3)、开颖角度(x4)和柱头活力系数(x5)的回归方程为y=-53. 709+0. 269x1+0. 137x2+10. 241x3+0. 730x4+5. 060x5。通径分析表明,开颖时间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对异交结实率的作用最为重要,而柱头外露率主要通过开颖时间来影响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以培矮64S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试验,分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的育性与特征特性表现,结果表明:福龙S2播始历期86~89 d;稳定不育期从7月20日开始;开花习性好,柱头活力强,午前花比率达70%以上;柱头外露率较高,单边外露率高于双边外露率;福龙S2比培矮64S具有更好的异交结实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1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材料,拓展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择,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196S与优质水稻亲本越光杂交,围绕抗性好、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易繁殖及育性稳定的育种目标,经13代连续定向选择,于2017年育出综合性状好、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好的优质两用核不育系Q33S及Q34S,于2017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9.
周红英  蒋继武  汪华春  徐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2-12413,12451
[目的]研究丰39S的选育过程、配组表现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方法]以广占63S为材料,采用离子束诱变处理,经5年7代选育而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研究其形态特征、育性转换规律、配制组合的表现及制种繁殖技术要点。[结果]丰39S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广亲和、高异交结实率、配合力强等优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丰39S已选配出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审级审定。[结论]丰39S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配组表现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33S形态特征、育性、异交习性等进行了研究,该不育系属中熟中稻类型,株叶形态好,不育起点温度低,花时早,午前花率高,异交习性好,制种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