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沈阳市各区县管辖的街道、镇、乡、村污水收集现状的实地调研情况,概述了沈阳市6类村镇污水近期远期的污水收集技术选择与集成优化方案,从而明确的建立了沈阳市村镇污水收集方式,并为提出相应污水治理的规划方案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沈阳市各区县管辖的街道、镇、乡、村污水收集现状的实地调研情况,概述了沈阳市6类村镇污水近期远期的污水收集技术选择与集成优化方案,从而明确的建立了沈阳市村镇污水收集方式,并为提出相应污水治理的规划方案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清河流域典型村镇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和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村镇生活产污已经成为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农村面源污染特征,有利于流域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入滇池的大清河小流域中的典型村镇,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城郊型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并估算了研究区典型村镇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村镇生活污水TN、TP、CODCr浓度高,BOD5 /CODCr比值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在早上8:00和晚上18:00以后浓度较高,排放通量以及污水排放量在上午10:00和晚上20:00有两个峰值;工作日污水中CODCr浓度显著高于周末,但其他指标在工作日和周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污染负荷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城郊村镇雨季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旱季,尤其是可溶性无机盐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雨季,雨季人均污染排放量也明显高于旱季.由此指出,研究区域的城郊村镇内,生活污水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高,早上和晚上是一天内生活污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段,雨季是一年内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
村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伟 《农技服务》2009,26(10):93-94,118
村镇污水处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村镇污水排放特点,总结出村镇地区低建设运行成本、低运行管理及技术要求和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及高稳定性等污水处理要求,探讨提出了几种村镇地区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CODCr TSS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TSS)特征对于了解该类区域污水有机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主要入滇池河道--大清河下游张家庙汇水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CODCr、TSS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排放污水CODCr和TSS的浓度很高,分别在773~1518 mg·L-1和183~370 mg·L-1之间.该区域排放污水有机污染严重.一天之中各时刻排放污水流量、CODCr、TSS浓度高峰出现在上午、中午和夜晚,低谷出现在清晨和傍晚;同一月份各天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一周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所研究的3,4、5、6月份之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CODCr、TSS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  相似文献   

6.
研究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悬浮物(TSS)特征对于了解该类区域污水有机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主要入滇池河道——大清河下游张家庙汇水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CODGr、TSS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排放污水CODGr和TSS的浓度很高,分别在773~1518mg·L^-1和183-370mg·L^-1之间。该区域排放污水有机污染严重。一天之中各时刻排放污水流量、CODGrTSS浓度高峰出现在上午、中午和夜晚,低谷出现在清晨和傍晚;同一月份各天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一周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所研究的3、4、5、6月份之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CODGrTSS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高效、低耗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方法]研发了新型滴滤池工艺,考察滴滤池的最佳运行参数以及改善系统脱氮效果的措施。[结果]采用新型滴滤池工艺对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63%、81.7%、84.7%。滴滤池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2.0~4.0m3/(m^2·d)。用滴滤法处理村镇生活污水,能显著降低废水COD、NH3-N浓度,加设厌氧段能增强滴滤池的抗冲击能力,增强滴滤塔生物膜的稳定性。[结论]研发的新型滴滤池工艺能显著提高村镇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村污水的特点,综合考虑投资及技术水平,生物流离技术是一种适合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技术。工程实践表明,生物流离技术对有机物降解程度高、氨氮去除率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维护简单,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氮、磷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城乡结合部地带的生活、生产排放污水已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掌握城郊村镇排放污水规律及氮磷特征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基本条件。本文以主要入滇池河道——大清河下游张家庙汇水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分析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排放污水规律及其氮磷特征。结果表明,排放污水中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分别达(136.85±12.64~178.85±22.55)mg·L-1和(12.05±0.74~17.07±3.05)mg·L-1,其中氮主要以颗粒态氮(PN)、氨氮(NH4 -N)和溶解有机氮(DON)为主;磷主要以溶解性正磷酸盐(PO43--P)、颗粒态磷(PP)为主。一天之中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高峰出现在上午、中午和夜晚,低谷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一周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一月份之中只有溶解态氮(DN)、溶解态磷(DP)浓度各天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月份之间污水排放流量、TN、DN、DP浓度差异显著。排放污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滇池流域典型城郊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为该类区域污水治理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制度问题、技术问题和运营管理模式问题,剖析了目前村镇污水处理现状及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长效整体解决方案。基于村镇污水处理的复杂国情,提出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以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支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村镇污水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重庆市石宝村镇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污水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特征,对了解该类村镇污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类村镇排放的污水呈现出高氮、中磷、低有机物及低碳氮比的特征,无机态的氨氮和PO3-2-P是氮磷存在的最主要形态.1 d内排放的污水流量和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趋势一致,但各时段的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不同功能日之间的污水流量和TP浓度相差较大,CODCr和TN变化不明显;由于月际间气温变化导致的用水活动变化和雨水的季节性分布,所研究的5-11月份的污水流量差异明显,主要污染物之间显现出类似的浓度变化规律,其中6、11月份的浓度明显高出监测期间内的其他月份.上述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基本体现了三峡库区典型临江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及排水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吉林省村镇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问题,提出了推进村镇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指出应在政府主导下,首先开展村镇信息化示范研究,建立若干示范基地,取得成熟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模式后,再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村镇建设中,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是应有之义,应有效纳入在村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之中。当前已经形成村镇建设的科学思路与良好格局,核心是坚持以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有力抓手,持续且有效地促进村镇建设。结合现有的成熟经验做法,村镇建设中应该着重抓好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垃圾及流域的治理,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时,应该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强化志愿服务、强化服务保障、强化整治力度、强化绿色赋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恒祥  吕伟娅  梁磊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25-17626
通过对江苏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调研和分析评价,结合国内外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加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了论证,可考虑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所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污水的收集处理日益紧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更适合农村污水水量少,分布范围大的特点。通过对常熟市分散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常用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已建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优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婉秋  张宁 《乡村科技》2019,(2):113-114
运用生态文明理论,结合新乡市村镇污水治理的分析,使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与新乡市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契合,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污水治理方向,改变传统污水处理理念和运营管理模式,使污水治理更高效。本文探索出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模式,以实现村镇污水的经济高效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通过实地凋研和文献综述,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 kg·(人·d)-1和0.4~0.9 kg·(人·d)-1,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珲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左右;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技术路线,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全过程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每年排出的污水,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个十分丰富的资源。每天流入城市南边的浑河的总流量约483.840立方米。被污染的河水不但妨碍鱼苗的繁殖,破坏了河流的美观,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城市卫生。因此,把它正确地利用到农业生产上去将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城市污水可以分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两种。工业污水是工厂企业为了除掉生产上废弃残留物和特殊技术工程上的用水;生活污水是  相似文献   

19.
胡昊  李茜 《农业网络信息》2010,(2):35-37,54
针对村镇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村镇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介绍了WebGIS的技术体系,探讨并设计了基于WebGIS的村镇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村镇信息化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1999,(1):54-54
一、村镇规划的必要性 村镇建设,经济是基础,规划是龙头. 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的变化不易显现,在工业社会,因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地区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导致村镇占地的速度加快.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村镇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本是件好事,但是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村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相互不协调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