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端午节期问,浒苔“先锋”正式登陆山东青岛海岸,一咎海岸和沙滩上已经出现浒苔堆积。据了解,浒苔自从2007年开始,今年已是连续第七年入侵青岛海域,已成为影响青岛海洋环境的常规性灾害。当地防控浒苔工作人员放弃端午节休息时间对随海浪进入海岸沙滩的浒苔进行清理,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浒苔种类有80余种,主要为海产,少数种类分布在半咸水或江河中,我国已知浒苔属中有19种,主要种类有缘管浒苔、浒苔、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管浒苔。  相似文献   

3.
浒苔亦称“苔条”、“苔菜”,绿藻纲,石莼科。藻体鲜绿色,由单层细胞组成,围成管状或粘连为带状。单条或分支,丛生,主枝明显,分枝细长,高可达1 r m,,基部由假根丝组成盘状固着器附着在岩石上,生长在中潮带滩涂。无性或有性生殖,配子可营养性生殖,生活史为孢子体和配子体同形世代交替。浒苔植物体非常纤细,肉眼看去呈绿色细丝状,由多细胞构成,外形与海边常见的孔石莼幼体相似,不同的是浒苔具有许多分枝,而孔石莼的幼苗呈条带状,在解剖镜下观察可发现,浒苔藻体内带有许多气囊。  相似文献   

4.
浒苔的快速干燥技术及其初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三级脱水分段快速干燥技术,浒苔发生期间以浒苔作为原料及时快速处理大量新鲜浒苔,以制胶后的海藻渣作为常备原料,节能减排,变废为宝.通过对浒苔成分和有害重金属砷、铅、镉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浒苔是一种低污染、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的新型海洋食品.同时进行了浒苔罐制产品的研发,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浒苔罐头的调味料配方和杀菌工艺,为浒苔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射流式浒苔打捞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两年青岛夏季沿岸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大量出现,为高效完成浒苔打捞工作,在现有船用离心泵和喷射泵的基础上,组装成射流式打捞机,从青岛市小麦岛浒苔收集处采集新鲜浒苔,在水池中进行浒苔打捞试验.结果表明,射流式浒苔打捞装置的工作效率达到7.2 t/h.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对离心泵和喷射泵均进行改进,喷射泵改为双吸口,位于泵体两侧,同时离心泵的入水口也作为浒苔吸口使用,并给出喷射泵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 000多公顷,大多数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池塘中浒苔过度繁殖、生长,一方面会缠绕南美白对虾虾体,影响虾的养殖;另一方面虾塘水面的浒苔如果不及时清理,藻类死亡、沉底、腐烂后会消耗大量溶氧,破坏南美白对虾生长环境,降低虾的产量。养殖户有时会使用清苔药物,但剂量不易把握,容易造成对池塘中南美白对虾的毒害,  相似文献   

7.
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能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死亡的浒苔会消耗海水中的氧气,腐烂后能够释放大量氨氮,并使水中硫化物浓度上升,对海洋生物具有明显毒性。现在国外已经把浒苔一类的大型绿藻暴发称为“绿潮”,视作和赤潮一样的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8.
浒苔ITS区的扩增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东海-黄海海区10个站位以及青岛沿岸4个站位共14个站位的浒苔样品依据形态学特征,归类分离获得70个样品,对其ITS 5.8SrDNA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70个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和5.8SrDNA序列,说明青岛沿岸漂浮的大量浒苔与东海-黄海海区的浒苔为同一个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浒苔ITS区的变异程度与地理间隔距离呈正相关,我国海域浒苔与日本海域浒苔聚类一起,与英国海域浒苔相聚较远,与美国海域浒苔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9.
浒苔(Ulva prolifera)不仅是绿潮暴发的主要生物种类,也是海洋中重要的碳汇生物。浒苔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多样、抗逆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生物量,本文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中国近海浒苔生物在生长和漂移过程中的固碳特点:浒苔具有独特的高pH诱导HCO3–利用机制,可提高HCO3–的吸收效率,并促进漂浮浒苔对空气中CO2的吸收,同时,C4固碳途径增强了漂浮浒苔在高光辐射时的碳固定效率,这种多样化的碳吸收和碳固定模式,使漂浮浒苔光合固碳能力增强,漂浮状态下可以快速积累生物量。以上特点使得浒苔的固碳效率显著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海带、裙带菜和紫菜等。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连续15年暴发世界上最大规模浒苔绿潮,最大分布面积年均在3万km2以上,最大覆盖面积年均超过500 km2,浒苔生物量年均在150万t以上,据此估算,2008―2020年净碳汇量为2.5~27.5万t,年均超过7.8万t,高于主要养殖藻类,如江蓠、紫菜和裙带菜的年均固碳量,仅次于海带的年均固碳量。浒苔巨大的生物量和强大的碳固定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海洋碳汇和碳储途径,建议浒苔绿潮暴发时,进一步加强浒苔打捞力度和资源化利用程度,实现碳利用和去富营养化的双赢,推动浒苔碳汇产业早日加入碳市场,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低碳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灾害一般在黄海海域暴发,给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生态损害和经济损失。苏北浅滩条斑紫菜养殖筏架在绿潮早期形成过程中为浒苔孢子提供了重要的附着基质,被认为是绿潮暴发的源头。2019年11月以来,国家自然资源部与江苏省政府每年在苏北辐射沙洲紫菜养殖区,共同组织开展浒苔绿潮灾害早期防控试验工作,通过清退非法养殖、及时回收紫菜养殖筏架、开展除藻作业和防藻新材料、新工艺试点试验等,从源头上控制入海浒苔绿藻初始生物量。根据浒苔绿潮防控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是一种大型绿藻,为绿藻门石莼目浒苔属的藻类植物,又称苔条、青海苔等。我国浒苔资源丰富,多为野生藻种,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海域均有分布,自然繁殖能力特别强,产量巨大。近4年来山东省近岸海域连续暴发浒苔绿潮,2008年青岛及邻近海域更呈现了罕见的大面积浒苔漂浮聚集态势,浒苔总生物量估计约百万吨,已经影响了海洋渔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浒苔聚集、漂浮分布特点,研制了表层浒苔围拖网。经海上试验表明,本设计网具完全达到了快速、高效的浒苔打捞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一、"苔藻双杀"的特点"苔藻双杀"专门用于清理青苔、浒苔、钢丝藻,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的特点。通过阻断有害杂藻的光合作用,达到杀灭和清理养殖池塘中的青苔、丝苔、刚毛藻、水网藻、水绵、"泥皮"以及网箱、虾蟹贝体表附生的丝状藻等有害藻类。使用"苔藻双杀"后,可在短时间内清理干净池塘中青苔等有害藻类,减少池塘中藻类营养成份的消耗,使池塘中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繁殖生长,培养良好的水色,使用后水质清爽、嫩绿。  相似文献   

14.
荣成市始终把伏季休渔作为保护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长抓不懈。根据国家有关休渔要求和今年伏季休渔的实际 ,将提前做好各项休渔准备工作。具体是突出“四个结合”。1.坚持伏休管理与整顿清理违规渔船相结合  按照《渔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伏休管理实施方案 ,做到严抓重管 ,集中力量抓好伏休各环节综合管理 ,特别是要与“三无”、“三证不齐”等渔船的清理整顿和专项查处工作结合起来 ,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不断提高休渔质量。2 .坚持伏休监督与加强“三防”工作相结合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切实增强安全意识 …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海洋局通过卫星遥感、海监飞机、船舶巡航和陆岸巡查,在江苏和青岛附近海域发现零星浒苔和马尾藻分布,但无大面积爆发的迹象。接此通知后,青岛开发区海洋与渔业局迅速行动,立即应对,三措并举监视监测浒苔发展态势。一是迅速建立浒苔监视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浒苔发展态势。二是明确分工,渔政站负责海上浒苔监视,海监大队负责海岸线上的浒苔监测。  相似文献   

16.
浒苔(Enteromorpha)属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是形成绿潮的主要藻类之一。自2008年以来,青岛近海已不同程度暴发大量漂浮浒苔,浒苔暴发频率的增长及地理范围的扩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浒苔营养成分全而,将浒苔打捞上岸后简单掩埋或沤肥处理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海洋资源,变废为宝,挖掘其巨大的生物资源价值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量浒苔漂浮聚集青岛海岸,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威胁沿海渔业的发展。青岛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浒苔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科研攻关,在成功开发浒苔饲料出口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开发出浒苔肥料,利用浒苔提取物作为叶面喷洒和根部肥料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份,黄海海域特别是在青岛奥帆赛海域大面积爆发了浒苔自然灾害,从海边放眼望去,浒苔所到之处,一片碧绿,海面宛如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绿色棉被。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有关省市迅速凋集了渔船、飞机、军队、武警以及地方群众投入到抗击浒苔灾害的斗争中,有的地区甚至发动工人、农民、学生以及机关干部,采用手扒、肩挑、车推的方式全民动员,一齐上阵抗击浒苔灾害。通过广大干群、军队、武警的齐心协力,历时1个多月,终于击退了浒苔灾害,保障了奥帆赛如期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 ±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20%浒苔含量最好,浒苔能显著降低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P<0.05),对刺参摄食率(FI)、成活率(SR)、肠道胃蛋白酶(PP)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CP)无显著性影响(P>0.05).(2)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中,DCC和DCP浒苔对提高刺参SGR、ADCd、ADCp、肠道AMS、PP、SOD和ACP活性和降低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DCC浒苔最好,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对刺参FI和SR亦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幼刺参饲料中浒苔适宜含量为20%;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浒苔是一个理想的浒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食物链形成的“碳封存”和“碳转移”是海洋渔业碳汇的重要方面。大型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力之一,也是最高效的固碳生物类群之一,端足类是大型海藻群落中非常重要的消费类群,处于食物链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中间环节,承担着“碳转移”的职责。本文以山东半岛端足类中华原钩虾(Eogammarus possjeticus)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其对5种大型海藻[浒苔(Ulva prolifera)、肠浒苔(U. intestinalis)、扁浒苔(U. compressa)、线形硬毛藻(Chaetomorpha linum)和丝毛藻(Cloniophora sp.)]的摄食研究,比较了中华原钩虾对5种大型海藻的摄食率,分析了摄食率与海藻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比(C/N)和干湿比(DW/FW)等指标的相关性,揭示了中华原钩虾对海藻的摄食选择性特征,初步探讨了钩虾潜在的碳汇影响。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对肠浒苔和浒苔具有较高的摄食率,分别为0.81和0.80 g鲜重/(g·d),而对线性硬毛藻摄食率最低,为 0.19 g鲜重/(g·d);中华原钩虾选择栖息于大型海藻的个体数量比例以丝毛藻最高,其次为肠浒苔和浒苔;中华原钩虾的摄食率与海藻TOC含量和C/N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TN含量和DW/FW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中华原钩虾对大型海藻的摄食选择与海藻TOC、TN、C/N和DW/FW均显著相关,且偏向于在结构复杂、细丝状分枝多而密集的海藻中栖息。钩虾优先选择固碳量较高的浒苔类绿藻,能够快速将其固定的碳向更高营养级传递转移,可加速实现碳封存或碳移出,对海洋渔业碳汇进程可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