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了对低拷贝基因表达量的快速、准确定量,展望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稻氮素相关基因表达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中草药羊蹄有效化学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采用针对多糖、多酚植物样品的总RNA提取试剂提取高质量的羊蹄总RNA,随后运用反转录PCR方法克隆了羊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并以该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作为内源参照基因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获得的核酸序列长564 bp,编码188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西伯利亚蓼、拟南芥、小麦GAP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90%和89%;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显示设计的引物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羊蹄GAPDH基因的克隆为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综述了近几年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植物病害及与植物表皮气孔变化相关激酶检测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展望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在植物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及分析其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氮素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营养生长时期氮素对水稻分蘖芽发育的影响,为水稻理想株型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水稻品种‘日本晴’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探究氮素对水稻分蘖芽形成和生长的影响;比较不同氮素浓度下分蘖数量、分蘖芽的活跃度;观察在缺氮条件是否影响分蘖芽形成;检测休眠芽和活跃芽内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独角金内酯相关基因的突变对氮素调控分蘖芽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素浓度(0、0.2、2.5和5 mmol·L~(-1))处理下,营养生长时期水稻分蘖数量随着氮素浓度的降低而减少;缺氮条件下,水稻分蘖芽的形成没有受到影响,伸长受到抑制;在0、0.2、2.5和5 mmol·L-1氮素处理下,水稻在培养到4叶期时,分蘖芽活跃度没有明显变化,当培养到5叶期时,2.5和5 mmol·L~(-1)氮素处理下第3个分蘖芽活跃度明显高于0和0.2 mmol·L~(-1)氮素处理。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活跃芽内细胞分裂相关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休眠芽;独角金内酯相关突变体表型分析显示:氮素调控分蘖芽生长不受独角金内酯的影响。[结论]营养生长时期,氮素浓度对水稻分蘖芽生长有明显影响,低氮明显抑制了分蘖芽的伸长但不会影响其形成,并且细胞分裂可能参与了氮素调控水稻分蘖芽的伸长,这一过程可能独立于独角金内酯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洁贮藏对葡萄果肉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巨峰葡萄果实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处理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ACC氧化酶基因、ACC合成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脱落酸调控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结论]该试验为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葡萄保鲜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来实现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建立三黄鸡TLR4(Toll like receptor 4)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为三黄鸡TLR4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提供基础.根据GenBank三黄鸡TLR4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采用SYBR Green I染料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以阳性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了溶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黄鸡TLR4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线性范围广及重复性高等特点,为三黄鸡TLR4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水稻冷激蛋白基因OsCSP2的功能,对其启动子序列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利用PCR技术从水稻耐盐品种汕优10号中克隆该启动子片段,命名为Poscsp2。通过构建Poscsp2驱动的GUS融合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利用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低温和高盐胁迫下OsCSP2的表达模式。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Poscsp2序列包含大量与低温、高盐等多种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表达元件。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低温及高盐胁迫处理后,GUS报告基因和OsCSP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说明Poscsp2可以显著提高在高盐及低温条件下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来实现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来实现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介绍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概况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92-2393
以杜梨嫁接新梨7号作对照对引进的25个梨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作了预选研究,从枝皮率、电阻值、气孔密度和节间长4项指标来看:矮化梨的矮化性较可靠,琥珀、茯梨具有矮化性的可靠性是75%,其他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咖啡因灌胃对BALB/c小鼠尾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显著地延长了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凝血时间,但对APTT、PT、TT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T活性和PT国际标准化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几丁质固定化菊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自制的几丁质作载体,戊二醛作交联剂,用吸附交联法对菊粉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优化了固定化反应条件,在最适条件下,菊粉酶活力最大收率为32%。固定化菊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65℃,比游离酶提高5℃。最适pH保持不变。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对酸碱稳定性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将固定化酶装柱进行菊芋汁连续水解试验,操作半衰期达22d。  相似文献   

18.
钾镁肥在西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钾镁肥在西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提高西瓜产量,最高产量达32 746.7 kg/hm2,增产率为8.0%~18.9%;提高西瓜维生素C、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改善西瓜品质。  相似文献   

19.
溶液化学对高岭土吸附腐植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溶液化学(pH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殖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pH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率降低;随离子强度增加,高岭土对HA的吸附率呈现增加趋势;由于溶液中高岭土的含量腐植酸含量,HA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随HA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