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阳是全国特色产茶县和绿茶集散地之一,茶叶是该县农业支柱产业,全县19.6万农村人口就有8万余人涉及茶叶生产和加工。现有茶园面积7284hm~2,平均百人拥有茶园面积3.73hm~2,产茶旺季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农业机械化技术在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已迫在眉睫。2008年起,该县实施了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建设项目示范探索,初步形成技术标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引初步成功后,经历了试验探索,引种高峰,生产低潮,面积效益稳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化等6个时期,到2012年,茶园面积超过10000hm~2,其中可采摘茶园6700hm~2,茶叶总产量超过7000t,茶产业总收入8亿元,现已成为江北茶区茶园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市。由于日照茶园生产种植大部分是以家庭生产为主,茶农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化肥,目前茶园土壤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和茶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据统计,199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179.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142万亩,平均亩产茶叶39公斤,低于全国茶叶平均亩产45公斤的水平。我省茶叶单产低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茶园杂草危害严重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一、茶园杂草种类及其危害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一般种植的行株距150×30—40厘米,五、六年左右才能封园。因此,封园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5.
正江西省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茶叶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是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婺源县提出了坚定不移地以发展有机茶为方向,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的茶业发展战略。2014年,该县茶园面积11734hm~2,其中有机茶园2000 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7334 hm~2,生产茶叶1.35万t,实现茶产业系列产值22亿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姜能宝 《福建茶叶》2013,35(4):8-10
尤溪县是福建中部的一个山区农业大县,也是福建省的茶叶生产大县,2012年茶园面积7032hm~2,产量1.02万吨。2008年以来,尤溪县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经过近六年实施,茶园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本文就"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的情况作技术总结,并就进一步提升茶园生态质量和茶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道芳 《茶叶科学技术》1998,(3):F003-F003,F004
闽北是我省重点茶区之一,“七五”、“八五”期间我市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全市茶园每年以4——5万亩速度递增,产量以豆.5—2万担速度增加,茶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九五”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使茶叶生产进一步巩固、提高,走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新高,要把我市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纳入“九五”全市某区突出的重点来抓,在省农业厅经作处的大力扶持下,大力开展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实施工程。现将低改的效益与措施简述如下:一、M&$1$N省厅95年开始在我市松溪、顺昌…  相似文献   

8.
建阳是我省特种茶区,盛产乌龙茶、绿茶、白茶和红茶四大类。据2003年统计,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146hm^2,产量1774t,产值1616万元。茶叶已成为我市茶农收人的一大经济来源,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茶叶生产现状是,高产茶园面积少,低产茶园却达213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67.8%。低产茶园严重地制约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茶园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就目前这一现状,特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9.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10.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钱敬智 《中国茶叶》2010,32(10):10-10
一、茶叶生产概况 安徽省广德县属于半山区县,茶园面积4万亩,年产茶叶3300吨,产值6000万元。山区茶园1.4万亩,多为分散垦复的野生茶园,主要生产"太极云毫"名优茶;由于只采春茶,单产较低,一般亩产仅15kg左右,但质优价高,主销县内市场;2010年新茶上市价格400~600元/kg,白茶2000元/kg左右。  相似文献   

12.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闽东是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一直是闽东农业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建国以来,闽东茶园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4.87万hm^2,占全省的37%,茶叶产量4.5万t,占全省的35%,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4.
辛崇恒 《中国茶叶》1995,17(1):10-11
山东日照市从1966年开始试种茶树,到目前茶园总面积已发展到3.7万亩,成为山东省茶叶的主产区。 日照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尚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优良,具有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特点。该市地处淮北茶区的最北端,由于冬季气温低,冬春常干旱,茶树萌芽迟,茶叶采收时间短,茶园单产低,加上单一生产炒青茶,故而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日照市农业局果茶站从1991年开始实施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万亩茶园高产优质开发”试验项目,在“南茶北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已使全市0.9万亩投产茶园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与1990年相比,1993年茶叶总产量达到607800kg,增加177165kg,增产41.1%;总收入1293万元,增加691万元,高档茶产量35000kg,增长13.43倍,收入319万元,增加304.3万元;1~3级茶比例达95.6%,提高了10个百分点。现将茶园的配套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加强茶园越冬管理提高春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茶园集中分布区,现有茶园主要分布在日照、青岛、临沂三市10余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5.1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7.215万亩,茶叶总产量275.2万kg,总产值19264万元。名优茶产量82.56万kg,占茶叶总产量的30%;名优茶产值12906.88万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7%。 1976年,山东发生了自1959年“南茶北引”以来的首次茶园冻害,随后又发生了1979年、1983年两次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流通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茶叶流通的现状 1.1 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 ①、茶农 2004年我国茶叶面积已达126.5万hm2,全国茶农3000万,人均茶园293m2,85%以上的茶园由个体农户种植管理并进行生产经营[1].  相似文献   

17.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8.
湖南茶业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湖南茶业现状湖南是产茶大省 ,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历史上 ,茶叶曾为湖南出口创汇立过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 ,湖南茶园面积最高曾达1 7.5万 hm2 ,居全国第一位 ;产量曾高达 8.1万 t,位于全国第二 ;年出口创汇 40 0 0万美元 ,占全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的 40 % [1 ] 。茶叶还是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 ,是当地县市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更和国际茶叶市场的变化 ,加上对茶园管理、建设的不重视 ,湖南茶叶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滑坡。近年来 ,湖南茶业主要特征表现为。1 .1 茶园面积减少 ,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茶树品种分布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是我国绿茶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茶园面积不断增加,每年茶叶产量稳定在1.2万t左右,茶叶总产值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42万亩,茶叶产值10.6亿元,开采茶园平均每亩产值3510元;开采茶园面积居全国第15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14位,茶叶产值居全国第8位。茶业已成为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经济效益稳中有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江苏农业16个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