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随着养蜂业的转型升级,从小规模饲养转向规模化饲养,育种与引种的技术受到养蜂人的关注。下面和大家探讨蜜蜂育种与引种的几个问题:一、移虫育王方式对处女王的影响意蜂育种多年来一直用复式移虫育王,经过实践也出现许多问题,培育出的蜂王体型小,产卵不规则;蜂王浆过剩,导致处女王发育不正常,有的几乎与工蜂相似。复式移虫育王在当时的意蜂因分泌王浆量所限,经  相似文献   

2.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04,55(4):33-33
王台内王浆太多,育出的蜂王个体反而小,我认为原因是小虫食老浆. 笔者在前年8月份进行了一次育王试验,采取复式移虫,两次移虫间隔40小时,在同一育王框上移大、小两种幼虫,以蜂王出房时间计算,相差12~18小时.虽然大幼虫在王台内时间短,但新王个体大小与正常蜂王体型大小相同;较小的幼虫在王台内时间长,其蜂王个体大小反而与工蜂相似.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育王,我采用了一次性移虫育王的办法。因为前年分蜂育王时,我用两种方法进行了两次育王。育出的蜂王不一样。4月27日,我复式移虫育王1框26个王台,第3天又育了1框一次性移虫育王27个王台,蜂群都是8框蜂。出王后的育王方法不一样,出的蜂王也不一样。复式移虫的蜂王体小,产卵后经对比,没有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维持群势的能力也比复式移虫的蜂王强,产生分蜂热较复式移虫的蜂王晚。所以,经两年来的使用,我认为还是一次性的移卵刚孵化出的小幼虫育出的王好。在实际的养蜂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 ,人工养王 ,需要移卵或移虫 ,移卵育王因其技术难度大 ,不易掌握 ,因此大多养蜂者采用移虫的办法。因采用一次性移虫所培育出的蜂王质量不够理想 ,后来养蜂人又发明了复式移虫法 ,来解决王台接受率低和王台内王浆量少的问题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所养的蜂王也不是个个都优质 ,批批都好 ;恰恰相反 ,有时王台内王浆越多 ,出房的处女王越小。因此 ,近几年有些养蜂者又改用一次性移虫育王 ,此法掌握得好 ,同样可以育出高品质的处女王。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处女王呢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 ,将两者有机结合 ,总结出“二次…  相似文献   

5.
本场育王时也曾出现过成批或个别“侏儒王”现象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蜂种和育王方法有关 ;浆王蜂群中培育出的王台粗大而直长 ,剩余的王浆也比较多 ,但这种王台出房的新王 ,不一定每只都个大质优 ;而用产蜜型蜂王群中培育的王台个头稍短而尖 ,所剩余王浆也比较少 ,但培育的新王也不一定差。就育王方法而言 ,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法时 ,有时出现复移后王台中鲜浆表面被工蜂破坏 ,但旧王浆没有被工蜂吸食干净又补入新浆 ,这种王台中所培育的新王质量肯定不好。本人在《中国养蜂》1 996年第 3期《我的育王法》中谈到此种情况。我从养蜂开始…  相似文献   

6.
我 1 98 1年开始养蜂时 ,无师傅指导 ,育王技术可谓一张白纸 ,采用复式育王 ,育出的处女王个体挺大。数年以后 ,自己认为掌握了一些育王技术 ,想把处女王的个子再育大点 ,就增加移虫次数 ,三、四次移虫。此时 ,王台加长至 4~ 6cm ,大王台 ,势必出大处女王。等处女王出房后才发现 ,个子比苍蝇大不了多少。养蜂几年后 ,我不会育王了 ?一位养蜂 3 8年的师傅 ,说他育王有高招 ,即空王台内放满王浆后再移虫 ,育的处女王个大。可没见他育出大个处女王 ,因育王失败蜂场经济效益差 ,导致垮场。王台内王浆多少 ,不决定处女王个子大小。满足幼虫营…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中蜂育王,经历颇多,感想也多。一、中蜂育王的现状中蜂饲养者以六七十岁的老人居多,以粗放管理为主,多利用自然王台。有部分人重视良种选育和人工育王,但所移虫龄偏大,制作的蜡台不够标准,蜡碗直径过大、高度偏高、底座太薄,使得王台接受率低,处女王品质差,还不如自然王台育出的蜂王好。许多蜂友不愿意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技术,嫌麻烦。认为复式移虫与单移虫蜂王质量无多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徐继轨 《中国蜂业》2001,52(6):40-40
王台内王浆太多 ,育出的蜂王个体反而小 ,真有其事 ,原因是淌浆。 [首见有此说法———编者 ]我地一位蜂友养蜂管理水平是上乘的 ,一次对我说 :养了几十年蜂 ,养蜂养蜂 ,养到牛角尖里去了 ,培育出来的蜂王跟工蜂一样大 ,出房后一收身 ,有的比工蜂还小。问我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我当时还没有碰到这种情况 ,但我留心了这个问题。后来真碰上了 ,注意观察 ,进行思考。七八年前 ,我的那位蜂友 ,开始引进浆王 ,蜜浆兼用种蜂王 ,育王还是那么认真 ;强群、复式移虫 ,一次只育 1 3~ 1 5只王 ,有时只移八九条虫 ,问题就出在这里。浆王群、蜜浆兼用种…  相似文献   

9.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03,(11):13-13
谭垦、余玉生、周丹银三位先生研究中西蜂交哺行为的结论[1 ] 我完全同意 ,因为与我的实践结果相同。只是需要补充一点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 ,中、西蜂存在交哺行为。在复式移虫的条件下 ,西方蜜蜂蜂群里介绍有中蜂工蜂小幼虫的王台 ,2 4小时内不会全部被清理掉。多年来 ,我在人工培育中蜂王过程中 ,利用和借助意蜂的哺育力收到效果。本人在《中蜂失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文[2 ] 中作了介绍 :可以利用意蜂群育中蜂王。采用复式移虫法 ,第 1次移意蜂幼虫 ,第 2次移中蜂幼虫 ,2次移虫间隔 1天 ,这时台内王浆不多 ,多了会淹…  相似文献   

10.
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是模拟蜜蜂自然育王规律,此方法费工费时,质量和产量都较低。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蜂群自然繁殖规律,利用配套专利工具(多功能组合式王笼、多功能王台巢脾)和技术,让蜂王成片地往王台里产卵,不用移虫,其方法简便。试验结果表明:养蜂100群,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需6人以上,不移虫生产蜂王浆和培育蜂王只需1人,王浆单产增加40%,提高工效6倍。  相似文献   

11.
谈谈处女王婚飞归巢和新产卵王的被围与解救四川省西昌长安机械厂(长安路36号:615000)刘仲华每个养蜂者对蜂王被围的情形都不陌生。蜂王被围(围王)就是一部分工蜂因故被激怒,产生了对蜂王的敌意,从而追逐、撕扯、刺咬蜂王,另一部分工蜂出于保护的目的向蜂...  相似文献   

12.
移虫育王法     
幼虫的移植 ,是用移虫针从工蜂房内将适龄的雌性幼虫挑取出来 ,移到人工王台 (蜡碗或者塑料王台 )内。移虫可分为湿式移虫和干式移虫 ;一次移虫和复式移虫。1 .如何获得适龄幼虫2 .5日龄以内的工蜂幼虫移植到人工王台内 ,都可以由哺育群哺育成发育正常的蜂王。用于培育蜂王的雌性幼虫虫龄越小 ,育成的蜂王的一对卵巢里的卵巢管的数量就越多。但刚刚从卵孵化的幼虫不到 0 .1mm ,难以看清 ,移植时容易将其弄伤。人工培育蜂王 ,通常采用1 2— 2 4小时的幼虫。为获得 1日龄左右的小幼虫 ,通常将蜂王饲养在 5框箱内 ,以限制其产卵量 ,并且容易找…  相似文献   

13.
在养蜂生产中,蜂群产生"分蜂热"的因素有多种:从自然条件来讲,天气闷热,蜜源稀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从蜂群本身分析,蜂王质量差,分泌"蜂王物质"少,致使部分工蜂筑造王台,哺育蜂"过剩"等都会导致蜂群发生"分蜂热".  相似文献   

14.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5,25(8):16-16
据有关资料报道,初生婴儿身体过重(4kg以上),显示婴儿可能发育不正常。因此,笔者联想到处女王过大也会有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就过大处女王中已发现的问题,谈一谈看法。培养处女王总想营养充足,体形丰满,因此有的养蜂员在育王时不仅每天奖饲,而且在王台将封盖时,故意破坏其封口,让工蜂多分泌些蜂王浆给幼虫,以求获得大的处女王。这种做法已被大多数蜂友认可,并作为养蜂经验互相介绍。首先,处女王体形过大,但翅不一定会加长。根据笔者经验:过大的处女王在交配飞行中不如正常的处女王交尾成功率高,损失蜂王的比率也高。其次,体形过大的处女王,…  相似文献   

15.
孙群 《中国蜂业》2019,(5):40-40
中蜂王的好坏由蜂王的卵巢管数决定。中蜂王的卵巢管数平均为107条,而一只优秀蜂王的卵巢管数最多可达136条,蜂王质量的好坏显而易见。蜂王的卵巢管数由初生处女王体重决定,体重大卵巢管数多,体重轻卵巢管数少。处女王的体重与蜂王所产卵的大小有关,卵大育王体重重,卵小育王体重轻,成正比例关系。大卵孵化移虫后,得到工蜂良好饲喂的王台幼虫,出台后体重重,饲喂差的王台幼虫出台后体重轻。总之,培育优秀的蜂王是由大卵和良好的饲喂结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 :人工育王移虫 ,究竟采用单式移虫好 ?还是复式移虫好 ?(安徽 青阳 王志刚 )答 :据许多人实践体会 :在蜜源丰富、蜂群有分蜂热的季节人工育王 ,采用单式或复式移虫 ,育出的蜂王质量基本是一样的。但在蜜源条件较差时 ,人工育王宜采用复式移虫 ,育出的蜂王质量比较有保证。问 :定地养蜂 ,选择怎样的王种 ,才能获得高产 ,蜜浆双丰收 ?(安徽 青阳 王志刚 )答 :定地养蜂 ,要做到蜜浆双丰收 ,是比较难的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在蜜源方面 ,很少有这样的地方 ,一年里头有连续的几个主要蜜源 ,而且辅助蜜源也十分丰富 ;二是在蜂种方面 ,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6,(12):31-33
<正>(续2016年《中国蜂业》第11期)在对蜂王实施人工授精之前有两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培育健壮的雄蜂和性能良好的处女王。雄蜂的培育需要选择强壮的蜂群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否则会影响雄蜂的发育。通常培育雄蜂的时间在移虫育王前15~20天较为合适。培育雄蜂数量根据处女王数量而定,一般给1只处女王授精需要8~10只左右的成熟雄蜂,为了避免雄蜂发育不完全或者飞散到其他蜂群而导致无法  相似文献   

18.
养蜂问答     
问 :处女蜂王螫人向师傅们请教。(本刊 2 0 0 2年第 1期 13页“问题征答”)答 :①蜂王不螫人 ,这是指产卵蜂王而言。处女王螫人和不螫人我以前没有看到文字记载 ,因为一般养蜂人是不去捉拿处女王的。你被处女王螫 ,我认为一定是因为捉了处女王才被螫。处女王与工蜂的螫针是同样  相似文献   

19.
养王,是养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养王时用几日龄的处女王,这一小环节易被养蜂者忽视。有的诱入成熟王台,有的诱入小日龄处女王,也有的诱入7~8日龄的老处女王。其实,诱入不同日龄处女王,结果有差异,如果不当,轻则影响养王效率,重则影响蜂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诱王应根据处女王的性成熟日龄,结合生产实践,适时诱王。1.处女王的性成熟日龄蜂王性成熟,是指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飞翔交尾。蜂王此时距出房的日期,即为性成熟日龄。处女王的性成熟日龄有人认为是4~7日,根据本人多年观察,与此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秋后自然王是指秋天关王后,蜂巢内产生自然王台或急造王台,羽化产生的处女王或成熟蜂王. 秋季关王时,一是蜂王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王笼内,只能与部分工蜂接触,"蜂王物质"的传递受阻,一些工蜂产生了失王感,急于造王台育王;二是蜂王不能正常产卵,蜂群内的幼虫逐渐减少,从而产生了过剩的哺育力;三是秋后蜜粉源少甚至无,蜜蜂的巢外活动减少,有部分蜂群的工蜂就在巢内泌蜡造脾,利用幼虫改造王台或将蜂王产的卵移入王台中,加强哺育,十几天后便出现处女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