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提起盗蜂养蜂人无不深恶痛绝。发生盗蜂的蜂场,轻者溃不成群,重者全场覆没。盗蜂多发生在外界蜜源断绝,由箱内缺蜜所致。因此,非流蜜期要保证蜂群饲料充足,以免引发盗蜂。2008年晚秋,我的蜂友田师傅的蜂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蜂群互盗。一、引进良种,追求效益  相似文献   

2.
定地饲养的中蜂,盗性较强,尤其在缺蜜季节,只要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易发生盗蜂。下面从预防和制止两方面,介绍几种实用止盗法。预防盗蜂的方法: 一、精心选种。选育工作勤奋,性情温驯,不轻易起盗的蜂群做种,从根本上改变中蜂定地饲养易起盗的不良习性。二、早春、盛夏、晚秋这些缺蜜粉的季节,一定要注意合并太弱的蜂群。无王群要及时诱入蜂王或干脆并入他群。抽出多余  相似文献   

3.
每当外界蜜源缺乏时,有些蜜蜂就会进入其他蜂巢中盗蜜,如不及时注意防范,则会遭受巨大损失。我在20余年的养蜂生涯中,每年春秋缺蜜季节都要同盗蜂做不屈不挠的斗争,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广大养蜂同仁们借鉴。一、盗蜂发生现象如果自己的蜂场或邻近蜂场有盗性强的蜂种最易发生盗蜂。特别是相距几  相似文献   

4.
编者近来收到四川省眉山蜂场一位李蜂友以及其他一些蜂友的来信,反映缺蜜期盗蜂严重,无法制止。其实,本刊曾发表过许多关于盗蜂方面的文章,只要翻阅一下1996年以前的《蜜蜂杂志》,就不难找到一两种防止盗蜂方法的,但考虑到有的蜂友是本刊的新读者,因此本刊这次特集中发表有关盗蜂方面的文章,以满足这部分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再谈盗蜂     
<正>盗蜂是养蜂员既害怕又难解决的大事,一旦蜂群出现盗蜂,若不及时制止会造成蜂群垮掉,若不及时制止全场起盗,整场蜂乱如麻,短期内便全场覆没,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下边谈一谈盗蜂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一、盗蜂发生的原因1.气候因素一般发生盗蜂的季节都是比较干燥,空气湿度小,蜂群有焦躁不安之感,正流蜜时突然天气下雨,蜜源中  相似文献   

6.
盗蜂的发生,往往都是人为所造成的,如果对蜂群管理不适当很容易引起盗蜂。(编者注:盗蜂,实际上是蜂盗,指蜜蜂偷取和抢夺蜂蜜的行为。这种本能行为并非蜜蜂常有,只是在自然界蜜源缺乏,或人为造成蜂群缺蜜,或受到蜜或糖的引诱时,才会发生盗蜂。产生偷盗行为的蜂群...  相似文献   

7.
在外界无蜜源蜜蜂活动量较大的季节,极易发生盗蜂。盗蜂发生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抢盗。轻则存蜜被盗光,重则漫延到全场互盗,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此我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止盗法,供蜂友们参考:若是已发生盗蜂,可迅速在巢门口撒些面粉,查出抢盗群和被盗群,马上缩小被盗  相似文献   

8.
制止盗蜂方法很多 ,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找到一种本蜂场多群互盗、不用转场在原地使盗蜂马上停止的好办法。笔者去年蜂场严重起盗 ,情急之下 ,逼出一种不用转场 ,立时止盗蜂法 ,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试用。去年春季柳树花期 ,蜂群进粉 4天后 ,遇阴雨天气 ,工蜂 4天不能出巢采集 ,使个别蜂群箱内饲料耗尽 ,晴天后便发生了盗蜂。当时是柳树花期 ,自己存在侥幸心理 ,便只是缩小巢门 ,没想到第 2天盗蜂更严重了 ,我检查几箱蜂 ,发现箱内一点蜜没有 ,个别群还有拖子现象 ,晚间我就用 1∶1糖浆饲喂缺蜜的蜂群 ,这一喂不要紧 ,盗蜂更加剧 ,简直是到了…  相似文献   

9.
李凤田 《中国蜂业》2002,53(3):19-19
去年 ,笔者在放蜂期间 ,因花期长时间无雨 ,导致蜜源断蜜早 ,各蜂场普遍发生盗蜂 ,死蜂遍地。我们为了止盗 ,想了许多办法 ,都无济于事 ,后来将不盗强群和盗群装在同一卧式箱内 ,中间放立式隔王板 ,把被盗群巢门堵死 ,强制其出入强群巢门 ,晚上用配好的糖浆喂饲 ,喂足即可。经这样处理的盗蜂 ,一两天后 ,可达到止盗效果 ,过五或六天 ,打开被盗群巢门 ,还是两群蜂。用继箱止盗效果也很好 ,但必须是不盗的强群放在巢箱内 ,把盗群放在隔王板上面 ,不留巢门让其出入巢箱门。经 5至 6天后 ,拿掉继箱 ,换巢箱 ,安放在新位置 ,这样盗蜂很快被制止住…  相似文献   

10.
缺蜜期分蜂不当容易引起盗蜂。一般情况下,大群分出小群,回来的老蜂再去盗小群。大群盗小群,小群盗小群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形成这种局面,分蜂基本上就无法进行,这样就错过了分蜂养王的时机,也就耽误了为下一个流蜜期培养采集适龄蜂,影响了收入。笔者通过多年的业余养蜂实践,摸索出1种在缺蜜期分蜂防盗的办法。在当天蜜蜂停止工作前3~4h(小时),从大群分出蜜脾,并将正在出房的子脾组织的小群,立即关死巢门,不让蜜蜂进出;若蜂箱破旧,应将漏蜂的地方用泥堵死,不让蜜蜂串通。在箱外侧听,即使闹哄哄也无事。笔者曾经做过试验:把10框蜂放…  相似文献   

11.
盗蜂,是缺蜜源季节,外勤蜂从野外采不到花蜜,到处寻找采蜜的机会,经常出没在蜂群的巢门前,时常串入戒守不严的蜂群中,在蜜脾上吸吮蜂蜜盗回本群,像发现蜜源那样招引更多的外勤蜂参加“偷盗活动”。如果被盗群有抵抗能力,就与盗蜂互相撕杀,驱逐盗蜂;如果被盗群无抵抗力,只好任其将巢内存蜜盗光,以至全群饥饿而死。作盗的  相似文献   

12.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3,54(5):20-20
在断蜜和少蜜源的季节里 ,特别在芝麻花期结束后 ,在蜂群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引发盗蜂 ,一旦发生盗蜂 ,就很难制止。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 ,轻则造成损失 ,重则全军覆没。在制止盗蜂方面 ,我采用过多种方法 ,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止盗作用 ,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2 0 0 0年秋 ,芝麻花期结束后 ,为了培育好越冬蜂 ,我隔天奖励饲喂 ,喂蜂是在晚上 7点半钟进行 ,有一次喂蜂不慎 ,第 2天引发 2群蜂发生盗蜂。盗蜂来势凶猛 ,象潮水一样扑向巢门 ,大有踏平被盗群之势 ,因为是芝麻花期刚结束 ,群势强大 ,老蜂又多 ,才有此势 ,我当时手忙脚乱 ,在情急之下 ,…  相似文献   

13.
(续2005年第2期) 5月是蜜蜂繁殖关键时期,饲料一定要充足.在黑龙江省此时一般不会缺粉,缺蜜的可加入上一年的蜜脾或用糖浆进行饲喂;用糖浆进行饲喂时要注意防止盗蜂;补助饲喂后要以奖励饲喂为主,促进蜂群繁殖.5月20日开始繁殖采集椴树适龄蜂,同时也进入了春季分蜂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地区一般在白露前蜜源断绝,这时由于气温较高,蜂群处在活跃状态,养蜂人应注意以下管理:1.防止盗蜂由于外界气温仍较高,检查蜂群或抽调巢脾时要注意,不要把少量蜜脾和花粉脾长时间暴露,容易引起盗蜂。东北地区给蜂群饲喂糖浆通常在秋分前后完成。若是提早,易起盗,使蜜蜂空飞,既耗蜜又消耗蜜蜂体力;若是过晚,糖浆中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会导致蜜蜂冬季下痢。如果发生盗蜂,可采取简单方法加以制止,如缩小  相似文献   

15.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6,26(4):19-19
1交尾群“幽闭法”防止盗蜂的体会更新老蜂王是养蜂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蜜源期大批换王自然很好,但令养蜂员头疼的是非蜜源期提的交尾群很容易被盗:大群缺蜜,小群则既缺蜜又无防盗能力,稍不小心就会引起交尾群被盗,而且一经被盗很难制止。刺槐花结束后,笔者的蜂场因群势太强,经常有蜂群发生自然分蜂,夜晚箱外工蜂爬满。本想推迟到荆条花期育王分蜂,但当时只好将强群中的老子脾提出部分来进行分蜂。提好脾后,第一天让老蜂返巢,第二天安台,并于当晚补喂白糖水,谁知第三天早上仍有一半以上的交尾群发生盗蜂。看来,这次育王可能要失败。笔者急中生…  相似文献   

16.
在蜂群缺蜜、断子 ,受巢虫、蜂病严重危害 ,箱内蜂脾少 ,新王无处产子 ,群内闷热通风不良以及蜂群受到不断惊扰 ,怪异臭味刺激 ,蜂群巢门前及上方有不利定位及飞翔的障碍 ,盗蜂经常侵扰等不良条件影响时 ,不论是单方面因素或是上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对于具有喜分蜂爱逃亡 ,不断寻觅最佳生态环境 ,生活选择性强的中蜂来说常常会弃巢外飞。观察表明 :中蜂的飞逃呈现季节性 ,还具有连动性。蜜蜂的逃亡多发生在酷暑炎热 ,蜜源缺乏 ,天敌猖獗的渡夏期以及缺蜜的秋季。而那些缺蜜受盗蜂为害的小群和交尾群及新王无处产子的繁殖小群是蜜蜂逃…  相似文献   

17.
蜜蜂饲养过程中,每年都要经过盛花期和缺蜜期。缺蜜时要进行饲喂,补给饲料的方法有加蜜脾和糖水等。喂糖水易引起盗蜂。经过几年的实践,在缺蜜期我采取用干白糖喂蜂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在饲喂器内装满白砂糖,箱内严重缺蜜时一大槽糖4天就能吃完。外界有少量蜜源时箱内白糖消耗就少,  相似文献   

18.
业余中蜂饲养者最怕意蜂盗中蜂。其实中意蜂也是可以混养的,只要平时检查、饲喂时多加注意,缺蜜时期将多功能巢门中的中蜂隔王巢门关住即可防止意蜂抢盗,最好在傍晚饲喂时将巢门前加装一个纱罩门,不让工蜂出巢乱飞。  相似文献   

19.
<正>蜜蜂在春秋季外界蜜粉源缺乏时易发生盗蜂。盗蜂分外盗和内盗,外盗即其他蜂场的蜂来本场盗,内盗即本场的蜂互盗。无论哪种盗蜂,开始不及时制止,盗蜂便会越来越多,盗完这群又盗相邻的群,严重时导致被盗群蜂死王失。如何制止盗蜂?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如开箱检查时要迅速,不宜过长;喂蜜粉时应在傍晚蜂停飞时进行,且不要把蜜粉洒落在箱外。盗蜂易发季节,应在场内观察蜂飞情况,如发现有盗,立即将被盗群缩小巢门,把少数盗蜂毫不吝惜地处死,用  相似文献   

20.
在蜜源缺乏季节,给蜜蜂补喂饲料时,往往发生盗蜂,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蜂种不同,其盗窃症状和止盗方法也有不同,现介绍于后,供初学养蜂者参考。一、意蜂互盗这种盗蜂的症状是被盗群任其作盗,作盗群和被盗群的群势不一定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