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青海牦牛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牦牛是牛家族中的稀有牛种,全世界有牦牛约1400万头,占世界牛总数的1%。我国是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有牦牛13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约占我国牛总数的1/6,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是牦牛的主要产区,1992年牦牛存栏数量达到509.67万头,1999年存栏数为368.21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在青海草食家畜总头数中,牦牛头数仅次于藏羊居第二位,若按标准羊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3位。全世界现有牦牛1 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亦有少量分布。我国的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以上,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和云南等六省区的高寒草原区[1]。  相似文献   

3.
叶培麟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1):60-61,63
全世界仅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92%以上,拥有九龙牦牛等11个优良基因库。青海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米、珠固、互助县的巴扎、加定和天祝县境内,互助县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4.
牦牛(Bos grunniens)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具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牦牛在生理结构及遗传分子方面表现出高原适应性特征,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揭示了牦牛高原适应机制。文章对牦牛遗传背景、形态、生理高原适应性进化的改变、相应分子遗传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及其他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研究和高原缺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加快牦牛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牦牛是分布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海拔 30 0 0米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目前全世界约有 1 4 0 0多万头 ,在牛家族中仅占 1 % ,属稀有牛种[1] 。由于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的严酷性 ,牦牛极少与人类争食、争夺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我国是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 ,约有 1 370多万头 ,占世界牦牛总数的 90 %以上 ,约占我国牛只总数的 1 / 6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 ] 。在高寒地区 ,牦牛是最主要的家畜和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牦牛业则是这些地区经济的支柱。牦牛具有奶、肉、绒、皮等多种经…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当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被列为不同于高原牦牛的国家家畜品种志,并获得了“高原自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近年来,白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白牦牛资源,2006-2008年互助县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白牦牛的分布、存栏数量、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天祝白牦牛对高山草原生态环境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祝白牦牛,产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该县的西大滩,永丰滩和阿沿沟草原为主要产地,1981年三牧场的白牦牛头数约占总牦牛头数的43.94%全县白牦牛头数,约占总牦牛头数的40%。天祝白牦牛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所繁育的我国稀有而珍贵的牦牛地方类型,也是甘肃省的特产畜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牦牛的主要生产国家,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具备耐粗与耐劳等特点,故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然而,寄生虫病是牦牛的常见病种,直接影响着牛群的健康成长。本文介绍了我国牦牛的寄生虫病现状,并相应地提出防治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牦牛主产于中国,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因其能适应高寒的生态条件及耐粗、耐劳等特性,被誉为“高原之舟”。寄生虫病是牦牛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着牦牛的健康。作者从中国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牦牛寄生虫病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和河流域两岸、门原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和高原牦牛并立国家家畜品种志中,获得了“高原白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自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对四川牦牛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牦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山地区。牦牛能高度适应高寒地区生态条件 ,与人类最少发生争地、争粮 ,是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1 四川牦牛业的现状1 1 数量及分布 四川省现有牦牛 387 6万头 (1 998年 ) ,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 2 7 8% ,我国牦牛总数的2 9 2 % ,仅次于青海、西藏居第三位。牦牛约占全省牛总数的 4% ,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1 2 品种及选育、保种情况 四川牦牛可分为两个类型 :谷地型 (横断高山型 )和草地型 (青藏高原型 ) ,九龙牦牛属谷地型 ,麦洼牦牛属草地型 ,均列入《中国牛品种志》…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草原上的特产家畜。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数85%左右,青海省牦牛数量最多,有480万头,占全国总数40%以上。牦牛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良特性,它在其他牛种难以适应的海拔高、气候寒冷、枯草期长的高山草原上,不仅能很好地生长、繁殖,而且生产肉、乳、皮等畜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约有12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头数的85%),约占我国牛只总头数的1/7。发展我国的牦牛生产,特别对改善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意义。牦牛的行为关系着种群的盛衰,关系着对生态条件的适应,也关系到本身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Bos grunniens)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的珍稀畜种,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具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的美誉[1-2];但由于生产方式不合理、饲养条件落后以及严重的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导致家牦牛普遍出现自然退化现象。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野牦牛这一种质资源,采用杂交技术实施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黄牛分布最广,头数最多,1985年底存栏6,525.9万头,占全国牛总头数8,682万头(不包括牦牛)的75.2%;其次是水牛,同期存栏1,993.4万头,约占22.9%;奶牛(包括改良牛)头数最少(162.7万头),只占1.9%。但是,这些为数众多的黄牛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牦牛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驯化与品种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牦牛(Bos grunniens)是珍贵的资源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世界现有家牦牛1400多万头,中国是最主要产区,拥有92%的世界存栏牦牛,多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及甘肃等西部省区。牦牛具有系列适应高寒生境的形态结构、摄食特性及繁殖等生理生态特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牦牛适应性及牦牛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牦牛现有12个品种,其生产性能各有偏重。按照产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牦牛的特征特性,中国牦牛可划分为横断山区型和青藏高原型2个生态类型。牦牛育种和改良多采用杂交进行,现代动物繁育技术也逐渐得到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方法的结合是家牦牛育种和改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甘南牦牛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海拔2800m以上的高寒草原地区,属青藏高原型牦牛的一个类群,已列入《国家遗传资源目录》。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生态条件下,形成很强的适应高原严酷环境的抗逆能力,但它是一个自然选择大于人工选择的原始畜种,虽具有乳、肉、役、毛等多种用途,但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通过本品种选育,虽可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但耗时长,提高的速度很  相似文献   

18.
瘤胃积食是高原牦牛常见的疾病,该病严重时会影响高原牦牛的正常发育,使高原牦牛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文章主要分析了引导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然后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高原牦牛出败病是牦牛养殖业中的一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牦牛相关养殖专家指出:“高原牦牛出败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导致牦牛死亡率显著上升。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此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高原牦牛出败病的感染率也与养殖场的密度和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牦牛,又被称为"高原之舟",是我国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有牛种,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3,000m以上的地区。牦牛不仅可以用于农耕,同时也是高原的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牦牛全身是宝,牦牛肉以及牦牛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牦牛的皮是一种较好的制革材料,牦牛的毛可用于衣服或者帐篷的制作。因此牦牛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牦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牦牛的产量、质量,促进我国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