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选取新疆15个地、州、市的主要城市,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作用.[方法]基于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通过有效降维,提炼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城市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城市发展潜力因子和第一产业因子,并以此作为聚类分析的输入,提高分析精度,所得结论与实际基本相符.[结论]各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第一类城市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二类城市要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类城市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同时各城市也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5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由24个指标组成的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各研究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并进行比较并排序,揭开新疆经济空间差异型规律。结果显示: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值最高为乌鲁木齐市1.80,经济综合实力最高。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值最低为克州-0.74,是经济落后欠发展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州分布在北疆地区,经济欠发展地州分布在南疆地区;新疆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河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136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将全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提升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构建了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18个评价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进一步归纳了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三大主因子:经济总量主因子、经济发展活力主因子和社会发展水平主因子。根据三大主因子,计算出了河南省109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最后,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差异分析,据此提出了优化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失衡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县域经济水平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选取3大类10个指标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108个县市进行了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县域经济水平分为3种类型:一是工业主导型,二是农业主导型,三是贫困县市型.通过对各类型县市发展状况分析,提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平  孟梅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1002-1008
[目的]评价新疆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探讨农业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系统评判指标体系.[结果]新疆生态环境状况波动下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结论]新疆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关系减弱、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桦甸市1997~2006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取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综合指标对影响因子的敏感系数,建立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桦甸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桦甸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与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建  吴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55-22756,22771
为充分了解毕节试验区的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实验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贵州毕节实验区“十一五”经济统计资料,选用17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据此提出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和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洼地3大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居和参与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区牧民对新环境适应是其后续发展的基础.评价定居牧民的变迁环境适应水平,探讨旅游有序发展、定居工程目标实现、牧民增收的有效协调机制,为旅游与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天山天池和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以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感知与行为特征为测量工具,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参与旅游业的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问题.[结果]定居牧民对变迁环境总体适应水平加权值为良,因子分析提取出社会文化、生产经营、政治与信息途径、培训、政策与制度五类因子综合评价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水平,其中社会文化因子适应水平最高,培训因子适应水平最低.[结论]由游牧到定居的变迁中,政府与基层组织发挥引导职能,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牧民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水平,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缩短牧民新环境的适应过程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时空差异,达到限制和改进现阶段的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的目的.[方法]基于1978~2009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值比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差异.[结果]新疆农民收入差异处在合理值范围内,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结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对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典型的山地河谷地区县域城镇体系-新疆新源县城镇体系为例,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理论.[结果]该区域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中间层次城镇缺失;城镇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山地河谷地形的影响,城镇呈明显的线状分布,城镇间联系不紧密,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较弱.[结论]对新源县域城镇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这将为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村镇体系提供参考,有利于村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苹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21份新疆苹果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研究新疆苹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期为新疆地方苹果品种可能是由新疆野苹果直接驯化而来的推论提供重要证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SSR技术,通过DNA的提取、纯度与浓度检测,SSR扩增反应的程序和体系组成、引物选择、PCR扩增及数据分析等,探讨新疆苹果资源间亲缘关系.[结果]若以遗传相似系数0.63为阈值,可将新疆苹果21份地方资源聚类成3组,新疆野苹果和新疆地方苹果品种交叉分布,说明新疆地方苹果品种与新疆野苹果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遗传相似度高,亲缘关系很近.[结论]新疆地方苹果品种可能是由新疆野苹果直接驯化而来,或是长期育种杂交或栽培过程中遗传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最适宜油葵获得高产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方法]对新疆主栽品种KWS303进行施肥和密度间二因子三水平试验.[结果]密度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同时在一定的生产水平范围内,这种相关表现为直线相关,同时土壤分析表明,油葵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但对各种元素的需求又有差别,在新疆富钾的土壤条件下,尽管需氮磷较少,但却严重影响产量.[结论]不同的地力水平、密度和肥料的配比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实际的生产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配置密度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2)新疆在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单产、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水平均优于吉尔吉斯斯坦.[结论]建立新疆-吉尔吉斯斯坦技术交流、示范平台,加强两区域科技互补,促进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为新疆机采棉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AHP方法,从棉花生产、采收、加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评价体系。利用2010和2016年数据,采用进步指数方法,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结果】(1)机采棉比较经济效益占比权重最大,市场化因素是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的关键。(2)2010~2016年间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水平提升加快,进步程度达283%。(3)棉花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较为缓慢,进步程度仅为9.16%。【结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总体服务水平显著增强,但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应提高棉花生产基础水平、提升棉花加工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伊犁地区放牧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研究,揭示我区在新疆褐牛选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新疆褐牛的提纯复壮及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伊犁地区昭苏、特克斯、新源县、乌孙褐牛繁育中心在放牧条件下的新疆褐牛1 000头为试验对象,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结果]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体尺指标均高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放牧新疆褐牛,说明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新疆褐牛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相比肉用生产性能优势显著;通过对昭苏、特克斯、新源三个地区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昭苏地区新疆褐牛管围最小(P<0.05),腰角宽最大;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的尻长,髋宽,坐骨宽最大(P<0.05).[结论]昭苏地区新疆褐牛肉用性能较好,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乳用性能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枣疯病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依据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枣疯病传入新疆的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枣疯病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枣疯病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69,属于特别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一旦传入流行将给新疆枣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结论]加强进境检疫管理是目前抵御其传入风险的有效措施.此外,还应加强枣园管理,增强树势,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沙雅县胡杨林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沙雅县胡杨林采集土壤样品,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LB,TSA)分离纯化细菌,并对它们进行16S rDNA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分离纯化不同表型的57株细菌.对它们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57株菌分别属于3个大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13个属,33个种;芽孢杆菌属是优势细菌种群,它占已测种群的67.2;.其中6株菌M28,M13,CT3,YS30-1,CM5,CL19初步被认为是潜在的新种(16S rDNA相似率为96.780;~97.961;).[结论]沙雅县胡杨林可培养细菌不仅具有比较高的多样性,并存在一些潜在的新的细菌菌种资源,极具进一步发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坚果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的果实进行评价,为新疆核桃选优及优树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今后核桃产业发展及林果产业储备优良种质做准备.[方法]通过对新疆乌什县1970年前后选出的18株核桃优树的表观性状进行评分,并对其5种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单果重、坚果壳厚、坚果出仁率、核仁重)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两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树的重要主成分,结合表观性状的评分,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及核桃果实表观性状的评分,最终表明4号核桃优树的果实综合指标最佳.[结论]应用主成分法并结合综合评分建立核桃优树果实评价体系,在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