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1,(2):F0004-F0004
山东鲁壹棉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及中心职工共同出资兴建的以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股份制公司,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技开发的窗口,拥有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种子生产许可证和转基因种子经营许可证,公司现有职工58人,其中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1人,有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拥有国内一流的棉种加工设备和种子检测室。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08,(1):F0004-F0004
山东鲁壹棉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及中心职工共同出资兴建的以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股份制公司,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科技开发的窗口,拥有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种子生产许可证和转基因种子经营许可证。公司现有职工58人,其中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1人,有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09,(1):59-60
鲁棉研28号(鲁27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具有发育稳健、结铃性强、衣分高、大铃、早熟不早衰、赘芽少、易管理、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对棉铃虫为高抗水平,是目前推广棉种中最具优势的品种。2006年该品种的使用权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竞标的形式转让,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开发站是该品种唯一授权开发推广的省直单位。  相似文献   

4.
棉花新品种“鲁8784”及栽培技术要点王留明,王家宝,吴夫安(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鲁8784”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1990年参加了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该品种在潍坊市寒亭区示范后扩大到德州、济宁、聊城、滨州等...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业科学》2005,(2):i002-i002
李汝忠 男,1959年9月生,籍贯山东临朐,1982年7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工作至今。1987年7月至1988年9月赴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学习,1995-1999年山东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6.
鲁棉研15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鲁613为父本、鲁55为母本杂交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为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在我团小区示范和大面积连续种植两年,具有较强的增产优势,抗虫、抗病,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去年,棉花涨价催使棉种价格上涨,今年,江苏棉花收购价格一路下跌,这是否会对明年的棉种价格造成不利影响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专家张培通研究员,请他分析棉花降价对明年棉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东著名棉花育种专家、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李汝忠研究员,被棉花界的同行称为“育种实干家”。他自1982年莱阳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棉花研究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前身)从事棉花育种工作至今。几十年来,他凭借一种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带领科研团队在棉花转基因抗虫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鲁棉研30号(原代号鲁H20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以本课题组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棉新品系鲁8626为母本,泗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GK-12选系鲁35为父本杂  相似文献   

10.
鲁棉研25号(原名GKZ29、鲁8H7)是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2006,(9):F0002
洛阳市植保植检站是隶属于洛阳市农业局的二级全供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8人,其中推广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3人,中高级技术人员占50%。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05,(2):53-53
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是总经理丁凯先生于1990年创建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目前,已拥有研究员1名,高级工程师5名,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25人,并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公司在职工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人员素质也得到普遍提高。2004年公司已有职工104人,其中技术人员占工人总数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原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2003年改建为省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现有在岗职工54人,博士2人、硕士15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7人、助理研究员12人、中高级技工9人。建所20年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科研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健康发展,为农业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鲁小豆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和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逆、超大粒、出口专用型常规新品种。该文介绍了鲁小豆1号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鲁小豆1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和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逆、超大粒、出口专用型常规新品种。该文介绍了鲁小豆1号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现有职工81人,在职职工48人,其中,科技人员40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4人,硕士6人。研究所下设土壤资源与养分信息管理、新型肥料、节水农业、土壤肥力与环境监测4个专业性研究室和一个综合性化验室。拥有复合肥厂、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河南农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个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学》2004,8(2):F002-F00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始建于1984年,原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2003年改建为省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现有在岗职工54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7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6人。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棉研37号(原代号鲁253)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以高产、高抗黄萎病的自育非转基因中熟品系鲁9136(豫2067×定陶621)为母本,转B t基因抗虫棉鲁99系(从鲁棉研16号原始系鲁S6145系选)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农业展望》2006,2(6):F0002-F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研究、追踪国际农业信息技术前沿的重要科技力量,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基础性、公共性、通用性技术研究。现有正式职工5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2人。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科技》2011,(11):F0004-F0004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在原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亚麻研究室基础上组建而成,全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技术人员中,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职称人员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2人,本科学士学位5人;河北省中青年专家1人。张家口市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4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用亚麻育种岗位专家1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