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女贞尺蠖是女贞、丁香、卵叶小蜡等的重要害虫,在南平室内饲养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丝网上越冬,幼虫为害叶片,它群居生活,为害期长(3~11月下旬),常造成枝梢枯死,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幼虫6龄,老熟虫于丝网上化蛹,成虫白天活动,并具趋光性,产卵挂于丝上,卵串珠状排列呈4行,它的天敌有蜘蛛、螳螂和姬蜂,并能起一定抑制作用。 防治上采用人工捕杀卵、幼虫及蛹,以“741”烟剂熏杀,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80%敌敌畏乳油2000~3000倍,90%敌百虫结晶1000~1500倍,40%乐果乳剂和50%辛硫磷1000~2000倍喷洒,均可达80%以上效果。  相似文献   

2.
喜树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树黄毒蛾是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沙县一年发生6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或地被物上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每雌蛾产卵174~409粒,卵期4~9天。幼虫5龄,少数6龄或7龄。越冬代幼虫历期87~108天,其余各代15~34天。老熟幼虫结茧前停食2~3天,在喜树枝杈或叶背结茧化蛹,蛹期6~20天。试验表明,喷洒2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点尺蠖(Naxa(Desmonaxa)angustaria Leech)是桂花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南平、武夷山市一带1年发生2代,以4龄、少数3龄幼虫在丝网内越冬,幼虫7龄,幼虫群居为害叶片,为害期长(从上/3~上/12),常造成枝梢枯死,老熟幼虫于丝网上化蛹,成虫白天活动、交配,且具趋光性,卵串珠状呈4行排列,它的天敌有蜘蛛及姬蜂,并能起抑制作用,防治上采用人工捕杀卵、幼虫及蛹,以2.5%溴氰菊酯5000倍,40%乐果乳油2000倍,80%敌敌畏乳油2000倍和90%的敌百虫结晶800倍等试验和林间使用,对各龄幼虫均有显著防治效果(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田舍三节叶峰是月季的重要食叶害虫。田间世代重叠。在广东广州,室内饲养年1~9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茧内越冬。卵单个地产于嫩梢组织内,6~12d孵化。幼虫5~6龄,历期8.5~18.0d。幼虫早期群聚,末期分散,老熟时下地入土结茧。蛹期8~13.5d。老熟幼虫常滞育。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和交卵。成虫寿命1.5~9.5d。两性或孤雌生殖。 对2~4龄幼虫喷洒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剂、75%辛硫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氯氰菊酯乳剂、50%乐果乳剂以及40%氧化乐果乳剂的水剂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鞭角华扁叶蜂在浙江省温州市主要危害柳杉,1a发生1代,以老熟的幼虫在2-20cm土层中筑土空越冬越夏,越冬滞育幼虫次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危害,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林间防治试验表明,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施药量30kg.hm^-2,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97.5%,5-6龄死亡率为91.3%;2.5%溴氰菊酯800倍液,施药量225mL.hm^-2,4龄前幼虫死亡率为97.8%,5-6龄死亡率为93.6%。表4参3。  相似文献   

6.
伯南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南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福建华安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散产于嫩枝叶上,4月下旬孵化,卵期5~9天,幼虫6龄,以取食嫩叶为主,历期27—42天,越冬蛹历期161—178天,每雌可产卵103—421粒,成虫寿命4—9天。结合冬季抚育,清除越冬蛹,可压低来年虫口发生基数。防治试验表明,用灯光诱杀成虫、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50%甲胺磷10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幼虫,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7.
李实蜂Hoplocampa sp.为浙江省李树幼果期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东阳县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成由于3月中下旬、日最高气温达14—15℃开始出土。李树盛花期正值成虫产卵高峰期。成虫喜产卵于巳开放之花朵的花托外表皮内。幼虫孵化后即从花托外表皮钻出,再蠕行至本花内蛀入幼果核部食害。约5月中旬老熟幼虫大量脱果入土。越冬幼虫主要分布于离主干50厘米至树冠外缘3寸深的表土层内。 对李实蜂综合防治的措施:预测成虫出土始期,树冠或上面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等;于幼虫始孵期,树冠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等;于虫果与健果开始明显区别而幼虫尚未脱果前摘除虫果集中处理;于老熟幼虫脱果始期,土面施药毒杀脱果的老熟幼虫。(测试3种拟除虫菊酯、马拉松等7种药剂对老熟幼虫的毒力均很高);冬季耕翻园土以冻死土中部分越冬虫口。  相似文献   

8.
玫瑰三节叶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三节叶蜂是月季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南平,室内饲养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于土中茧内越冬。卵多个呈两排,整齐地产于嫩稍的枝条内,达髓部深处。幼虫取食嫩叶,可吃净嫩梢,甚至整个枝条,影响月季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幼虫老熟时下地入土结茧。两性或孤雌生殖。幼虫6龄,少数为4龄或5龄。 在室内对3—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10,000倍液或50,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0倍液或50,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10,000倍液或20,000倍液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10.
黑胸扁叶甲是核桃楸的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在吉林地区1a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树皮缝内越冬。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6月中旬为新1代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越冬。采用树干注药防治效果为78~83%;叶面喷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杀虫效果达到100%;苦参烟碱烟剂防治效果达85%。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林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后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龄。雌雄性比19.7:1,5%的个体2年1代。其发生期比山西、辽宁等地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2.
黄椋子树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之一。黄椋种子小蜂是晋东南黄椋子产区的毁灭性害虫,幼虫于种实内食害种仁,致成空壳,被害果较正常健果小呈粉红至褐色,健果墨绿色。从1959年以来由于连年受其为害,几乎无好种实可收,造成当地人民食油困难。作者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绘制了形态图。并开展了大面积防治示范,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老熟幼虫于被害种实内滞育越冬,多数一年1代,部分可滞育1-2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7-12天。成虫出种实后2-3天开始交配产卵;雌雄比3-4:1;卵产于幼果内,每果只产1粒卵,卵期5-7天。幼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老熟越冬。采用农业、人工和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5月底成虫始发期地面施用触杀剂,毒杀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福州地区的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在牛体表终年均有寄生,以7、8、9、3个月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需要63—88天,第二代42—56天,第三代44—62天,第四代90—152天。以第四代未吸血幼蜱或第三代未吸血幼蜱越冬。未吸血幼蜱最长能存活227天。雌蜱一生共产卵1589~4138粒(平均2986.3粒),产完卵后约0~14天死亡。饱血雄蜱一般存活不超过1个月。饱血雌蜱的体重与产卵量和产卵期呈相关[Y(产卵量)=00.945,P<0.01;r(产卵期)=0.490,p<0.05]。  相似文献   

14.
杨树橙斑白条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a Deyrolle)是福建省杨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省2a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一般成虫于秋季羽化,停留于蛹室越冬,次年春夏陆续自蛹室向外作椭圆形的羽化孔而飞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危害,次年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少部分成虫在8月下旬爬出羽化孔,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大部分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在幼龄林,雌虫主要产卵于树干基部,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树皮的增厚,多产卵于2m以下的树干上。每雌产卵38-52粒,平均46.2粒。林间卵的孵化率为53%-76%。  相似文献   

15.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ba flagellicornis F.Smith)是柳杉的一种重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柳杉针叶、嫩枝。在福建寿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土室越夏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期5~12天。幼虫6龄。防治适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试验表明,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二突异翅长蠹对安徽省储藏期柳编原材料——杞柳枝条的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控该虫,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熏蒸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室饲养观测与仓库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安徽省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柳条内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大量出现,并于5月下旬产卵.第1代幼虫于6月上旬孵化,8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并继续为害柳条,一直持续到11月新柳条收获后.用56%磷化铝片剂和80%敌敌畏乳油在密封袋中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磷化铝的熏杀效果更好,12 g·m-3剂量熏蒸72 h后各虫态的死亡率可达到100%,以幼虫对磷化氢最敏感.因此,熏蒸防治要抓住越冬代幼虫活动期,即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用56%磷化铝片剂12 g·m-3熏蒸72 h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7.
柑桔木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木虱在浙南平阳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寄主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产卵于芽缝间,4月上、中旬出现若虫;第一代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世代重叠,7~8月柑桔秋稍期为成虫发生高峰期.卵期2~11天;若虫5龄,若虫期11~36天;世代历或共20~67天.成虫寿命13~246天,产卵前期6~30天.产卵期1~72天,一般连续一个月左右;每雌产卵量3~762粒,每代平均172~277粒.性比为1.06:1.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年发生2代,以蛹在枯枝落叶中越冬,3 - 4月羽化为春型成虫,7 - 8月羽化为夏型成虫,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 d,幼虫期为16-20 d,蛹期约为9 d.  相似文献   

19.
白星花金龟在新疆农田生态区的寄主、分布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表明,白星花金龟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的4个地州及吐鲁番地区的13县市及其所辖的兵团各农牧团场的农作物和林果种植区.初步确定其主要寄主种类共14科26属29种.初步明确了白星花金龟的田间发生规律,该虫在新疆北部农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田边有机质含量高的堆肥等处越冬,于翌年5月初化蛹,蛹期30 d左右;6月初成虫羽化,6月底达到高峰,其成虫1年出现1~2个高峰,7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至9月初成虫期结束.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阐述了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在上海地区年发生3代,并以3~4龄幼虫在黄杨木叶片上结苞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为害;经过2个世代后,第三代幼虫于9月中旬起陆续结茧越冬。同时对该虫的各虫态发育历期、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