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登绚 《作物杂志》2005,21(4):64-65
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innaeus)属杂食性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别名蜒蚰螺、鼻涕虫等。以前常发生于我国东南沿海和湖泊密集地区,北方旱塬地区报道很少,2002年在陇东地区个别日光温室零星发生,2004年在局部地区日光温室普遍发生。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化学防治药剂种类较少,虫体抗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目前野蛞蝓危害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需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蔓延。1危害症状野蛞蝓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及瓜类、韭菜、花卉等多种作物和食用菌。野蛞蝓主要是取食蔬菜幼苗、叶片和其他幼嫩器官,将叶片咬成缺刻、孔洞,孔洞边缘不整齐而留有表皮,影响叶片的生长。发生严重时,可……  相似文献   

2.
<正>蛞蝓(Deroceras reticulatum),属蛞蝓科,又称鼻涕虫、无壳蜒蚰螺,可为害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和落葵、菠菜、生菜,以及棉、烟、杂草等,并对多种蔬菜苗期构成威胁。1.危害特点蛞蝓以齿舌刮食幼芽、嫩叶、嫩茎,幼苗受害可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成片被毁;成株期叶片出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般年份,蛞蝓不是主要害虫,但长江流域在2015年的春季和夏季由于雨水偏多,导致蛞蝓发生和为害较为严重,而一般的杀虫剂和杀虫方法对蛞蝓难以起到灭杀作用,很多农民不仅不认识蛞蝓,而且对其为害更是束手无策。现将我们摸索出的一套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蛞蝓俗称鼻涕虫,身体长梭形、柔软,体表光滑、无外壳,体表颜色有的为暗黑色、有的为暗灰色、有的  相似文献   

4.
正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近年来大力发展平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蘑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涌现出万金镇郭庄、召陵镇西皋、邓襄镇前李等一大批食用菌种植专业村,食用菌栽培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增收项目。食用菌栽培规模的扩大和周年重茬生产,为蛞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食源,蛞蝓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从次要害虫发展为主要害虫。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名鼻涕虫、软蛭、水蛐蜒、无壳延螺等,主要  相似文献   

5.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n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鼻涕虫,食性杂,受害作物种类较多,包括蔬菜、烟草、花卉和中药材,以甘蓝、白菜、莴笋、荷兰豆、甜豆、苤蓝、烟草、板蓝根等作物受害较重,尤其是苗期受害最重,是遵义县板蓝根苗期危害最重的害虫。  相似文献   

6.
野蛞蝓是一种形似蜗牛而无壳的软体动物,在我区出现的历史已久。因发生面积小、为害轻而没有引起重视。近三、四年来,由于冬春多雨,土壤湿润,春花作物生长茂密,食料丰富以及多年使用剧毒农药,天敌数量减少等原因,使野蛞蝓孳生扩展,猖獗成灾。一九七五年初步调查,全地区发生面积已达十二万三千二百亩,每亩虫口(成、幼体)三万条以上。多至四十余万条。如宁海县青珠农场,一九七二年只发生二亩地,到一九七五年已发展到三千六百多亩,占全场棉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九七四年有六百零五亩棉苗被害,缺株率达百分之十四以上,其中有二百亩要重新播种。  相似文献   

7.
炭疽病是重要的蔬菜病害之一,在多种蔬菜上都有发生,分布范围广,为害重,特别是黄瓜炭疽病、辣椒炭疽病、菜豆炭疽病等,成为当前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文介绍辣椒炭疽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1.症状识别该病主要为害辣椒果实和叶片,也侵染茎部。一般多在老叶上产生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其上轮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生长后期主要为害果实,果实成熟时受害最  相似文献   

8.
正三、夏秋播蔬菜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夏秋豇豆(1)红蜘蛛为害较重。基地的夏秋豇豆红蜘蛛为害株率为100%,叶片受害率几乎也是100%,应引起高度重视。解决办法可参考辣椒同类问题。(2)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夜蛾类为害(图13)。其中以甜菜夜蛾发生最重,该虫属高温性害虫,7~9月份均有为害,几乎所有蔬菜都有受害。解决办法:应对整个基地,包括土表、杂草、植株全面施药防治成虫、幼虫和卵  相似文献   

9.
<正>一、软体动物。火龙果幼苗及枝条生长阶段,正是火龙果营养积累、为开花结果贮备养分的阶段,此时枝条外皮较薄,柔嫩多汁,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会啃食嫩枝条,对火龙果枝条生长不利。因此,此时应防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害,防治方法为在树头撒石灰或用毒饵诱杀。二、毛毛虫。在幼苗生长期,毛毛虫(蛾类害虫)喜食嫩枝,特别是嫩芽,若此时生长点被吃掉植株就会停止生长。防治方法可在地上撒播小白菜,引  相似文献   

10.
<正> 蜗牛是春秋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发生多,为害重,最为常见的是同型巴蜗牛,这种蜗牛食性杂,能取食多种蔬菜作物,既取食新鲜的植物,又能取食植物残体,如腐烂的菜叶、菜根、未腐熟的有机肥等。近年来,蜗牛在蔬菜上发生普遍,大豆受害后,被害荚脱落,叶片成网状破碎,结荚率低、粒重轻,减产40%~50%,豌豆受害后,叶片破碎,缺苗断垄;蔬菜受害后,叶片严重受损,并留下污痕,对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均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摸清蜗牛的发生特点、为害习性及其防治方法,2000~2002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炭疽病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等多种蔬菜,是白菜、红菜苔、芥菜、辣椒、甜椒、黄瓜、瓠瓜、苦瓜、菜豆主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害,多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初生黄褐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灰褐  相似文献   

12.
<正>白锈病是苋菜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主要为害露地种植的苋菜,一般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在病害流行时,病株率可达20%~40%,有时高达80%以上。重病叶布满疱斑,影响菜的外观和质量,甚至造成病叶枯黄失去食用价值。除为害苋菜外,还寄生于野苋、反枝苋、刺苋等苋科植物。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嫩茎也能受害。  相似文献   

13.
<正>灰霉病是近几年来大棚番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花、果、叶、茎均可受害,尤以青果受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先在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病斑,腐烂后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病重时扩展到幼茎上致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其次是叶片。果  相似文献   

14.
唐山地区温室栽培蝴蝶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灰霉病、褐斑病、红蜘蛛、蛞蝓等,其中炭疽病、灰霉病病原体为真菌,软腐病、褐斑病病原体为细菌。主要病害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上生浅黄绿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变成灰褐色病斑,相邻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大斑,最后多在干枯的病斑上产生隆起的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5.
白粉病是一种发生普遍、症状显著、分布广泛的病害,为害所有种类,如禾谷类和禾草、蔬菜、观赏植物、杂草、灌木、果树及森林树木。本期将白粉病作为一大类观赏植物病害向读者介绍,使读者对其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白粉病发生后,植物的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都可受害。叶上初为褪绿斑(此过程有时不明显),继而可见白色菌丝层,菌丝层上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使叶片有点片状发生的白粉状斑块,生长季节,白  相似文献   

16.
刘宝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1,17(3):57-57,61
蔬菜灰霉病是以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为主的葡萄孢属真菌侵染各种蔬菜所致病害的统称.按该菌侵染蔬菜种类不同,灰霉病可分为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韭菜灰霉病等多达数10种.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加,蔬菜灰霉病给正常的生产带来的为害日渐突出.为了提高对保护地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该文重点阐述了蔬菜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1 症状 该病害常常在蔬菜的叶片、茎、花、幼果卷须等部位发生,常常引发这些受害部位的植物组织变色、软化、焦枯,甚至坏死.在空气湿度较高时,伴有灰褐色或灰绿色霉状物产生,并有发霉气味.叶片发病多由叶尖向内发展,病斑呈"V”字型,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茎基部染病,初期呈水浸状斑点,扩展后成椭圆形或梭形坏死斑,常引起幼苗大量死亡或地上部枝蔓枯死.韭菜叶片发病时,产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发展后连片,叶片腐烂,湿度大时有灰绿色霉层产生,伴有霉叶.  相似文献   

17.
<正>霜霉病为芥蓝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分布广泛。保护地和露地均造成为害,一般病株20%左右,重病地块和棚室病株可达100%,明显影响芥蓝的产量与品质,此病还为害多种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昼夜温差大、雨后、有雾、有露、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一、症状识别此病各生育期都发生,以苗期发病受害较重。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留种株种荚。被害叶片初期在叶背面形成灰褐色小点,空气潮湿时呈水浸状,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灰褐至灰白色凹陷斑,随后病斑上长出稀疏霜状霉层。叶正面病斑初为浅绿色小点,逐渐发展成灰白至黄褐色不规则形坏死斑,随病害  相似文献   

18.
1玉米大斑病 1.1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 1.1.1表现症状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为害叶鞘和苞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  相似文献   

19.
<正>跳甲虫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菜蚤子、土跳蚤等,为害作物广泛,对萝卜、白菜、油菜、芥菜以及茄果类、瓜类、豆类等都能造成为害,这几年在一些地区有加重发生的趋势。1.为害特点跳甲虫主要以成虫为害植物的叶片,成虫取食有趋嫩性,因而幼苗期为害重,尤其是刚出土的幼苗,受害后不能生长,往往造成毁种。  相似文献   

20.
金龟子是地下害虫蛴螬的成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1个类群。其幼虫蛴螬主要为害幼嫩桑根、麦类、玉米、薯类和蔬菜等作物的根茎及幼苗,成虫夜间群集为害桑树等作物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留主脉和大侧脉,吃光嫩叶后,继续为害新梢,有的在叶片中排泻大量粪便,污染桑叶,对桑叶产量和质量均有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地下害虫大量发生。成虫金龟子的盛发期正是喂蚕的主要时间,药剂防治对喂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