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为了解济南市猪瘟免疫效果,本研究抽检了济南市的12个规模化猪场的血清样品370份,采用ELISA方法对其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283份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为74.49%,检测结果表明济南市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良好,可以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猪和野猪,主要引起高烧、微血管变性、全身出血、坏死、梗塞~([1]);病原为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2.
南川猪瘟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川区2008年度1~12月抽检的猪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制作柱形图,对比分析每个月全区的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和被抽检乡镇的合格率,综合评估该年度的整体免疫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免疫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2年5月某县春防结束后,县局组织乡镇防疫人员到各乡镇站所属的规模化猪场和养猪专业户抽检猪瘟抗体水平情况,全县22个乡镇,每个镇站抽检2户,每户抽检体重20~40 kg架子猪10头,共抽检44户440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水平达到有效效价(效价≧1∶32)抽检样品合格率达100%的有10户,抽检样品合格率达80%的有17户,抽检样品合格率达50%的有6户,抽检样品合格率为零的有11户,44户养猪户抽检样品平均合格率为60.45%,结果说明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抽检样品有效效价的合格率≦70%,未达到国家农业部规定的群体合格标准.笔者对抽检猪瘟抗体水平效价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动物免疫后,抗体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抽检血清抗体很低,免疫效果不理想。大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同村级防治员一起,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布置,每年按时开展猪瘟、W苗、蓝耳、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春秋防疫免疫。1当地动物免疫基本情况1.1猪首免猪瘟、W苗,分点注射,间隔28~30 d再进行猪瘟、W苗的二免;猪瘟、W苗免疫10~14 d后,接着免疫蓝耳苗首免,蓝  相似文献   

5.
绥德县2004~2008年猪瘟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它的发生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危害。目前,预防本病主要办法是免疫接种。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年饲养生猪7万多头。为了了解掌握我县猪瘟免疫状况,绥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每年对全县猪瘟免疫状况进行抽查。2004—2008年共抽检猪血样1004份,免疫抗体合格为603份,合格率为60.05%,其中2004年抽血样202份,合格99份,合格率为49%,2005年抽血样200份,合格86份,合格率为43%,  相似文献   

6.
姬书会 《中国猪业》2011,6(9):29-30
平顶山市的猪瘟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免疫计划进行,并于春、秋两季集中进行免疫监测。平顶山市共设32个动物疫情测报点,每月随机抽检种畜场、商品场、  相似文献   

7.
免疫后抗体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共计372个规模场、散养户和屠宰场的2176份的猪血清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为规模场、散养户和屠宰场个体免疫合格率依次为87.6%、73.8%和85.0%;抽检县区合格率为89.7%,规模场场群合格率为91.57%,散养户户群合格率为90.9%,屠宰场场群合格率为75.0%。这对于相关部门在全省散养户春秋两季"一刀切"式的单次猪瘟免疫模式防疫程序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泉州市泉港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实际效果,对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抽检。结果表明,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平均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符合农业部的要求。通过免疫效果评估分析,为泉港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这次进行抽检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在当前进行正常疫苗防疫注射的情况下,猪瘟疫苗对猪瘟的控制作用程度,以便为今后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猪瘟的防控采取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是评价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猪瘟免疫猪群免疫水平监测的重点,只有当免疫猪群抗体水平达到一定滴度才能防止猪瘟野毒株的感染。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免疫程序的修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2010年以来我国猪瘟疫苗免疫后抗体监测文献的整理与汇总,分析出了近几年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现状与特点,为我国当前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有效信息,并为进行针对性防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还对猪瘟疫苗免疫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分析了各种抗体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为兽医部门及养殖单位选择合理的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垦区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较为混乱,免疫效果亦不同。为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猪瘟免疫程序,有效预防猪瘟,而进行本试验。本试验是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的跟踪监测结果,对不同日龄仔猪免疫猪瘟疫苗,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为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免,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免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免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母猪免疫:配种前(后)15d进行免疫,剂量4头份。应用此免疫程序的同时,严格遵守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再未发生猪瘟,抵御了猪瘟野毒的侵袋,提高了猪瘟防治水平,促进垦区生猪养殖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掌握猪瘟疫苗免疫效果,2010-2012年对投放安徽省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采用抗体阻断ELISA方法,检测了454个猪场7439份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1个月左右的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安徽省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总体良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了70%:脾淋组织苗和细胞苗免疫效果相当,但脾淋组织苗免疫效果稳定,细胞苗免疫效果稳定性较差: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效果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情况,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楚雄市、南华县和禄丰县随机采取的393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对各县(市)的调查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猪瘟在楚雄州部分地区的免疫情况。结果显示,楚雄州部分地区均有较高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各县(市)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在80%以上,有的县(市)猪瘟抗体甚至达到了100%。说明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效果较好,猪瘟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华池县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的猪瘟免疫效价评估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一点经验。猪瘟作为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猪瘟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猪瘟在我国流行现状,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多年来我国一直以强制免疫为防治重点。2017年农业部正式把猪瘟从强制免疫名单上取消,要求各地按照国家防治指导意见执行对猪瘟免疫工作。本地区采取差异化免疫,50头以上畜主自行免疫,50头以下继续由兽医部门组织免疫。原来的强制免疫加上重点监测,使我国猪瘟流行趋于稳定,在临床上很少出现病例,同时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情况,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楚雄市、南华县和禄丰县随机采取的393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对各县(市)的调查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猪瘟在楚雄州部分地区的免疫情况。结果显示,楚雄州部分地区均有较高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各县(市)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在80%以上,有的县(市)猪瘟抗体甚至达到了100%。说明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效果较好,猪瘟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瘟发生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群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猪瘟免疫失败现象屡见不鲜。在养猪生产中,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猪瘟免疫失败,主要对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防止猪瘟免疫失败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瘟发生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群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猪瘟免疫失败现象屡见不鲜。在养猪生产中,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猪瘟免疫失败,主要对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防止猪瘟免疫失败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云南省某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分析,通过监测整体猪瘟抗体水平来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并对抗体效价不合格的猪只及时补种疫苗,对猪瘟的防控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云南省某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283份血清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74份,免疫合格率为73.9%。哺乳仔猪检测65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2份,免疫合格率为66.2%。断奶仔猪检测74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8份,免疫合格率为62.1%。育肥猪检测75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21份,免疫合格率为72%。母猪检测69份,猪瘟血清抗体水平≧1∶8的有3份,免疫合格率为95.6%。所有猪群中断奶仔猪免疫合格率最低,与临床上断奶仔猪猪瘟发病率较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猪瘟又称猪烂肠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瘟病毒。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猪瘟防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猪瘟发生率逐渐提高。仅2018年从全国各地104个猪场抽检的286份病料中,猪瘟病原的阳性率就达到了5.6%。如果猪群出现了猪瘟病症,而没有及时治疗,极易导致猪只死亡率升高,使养殖者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猪瘟防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介绍了预防猪瘟的超前免疫,避免猪瘟免疫失败的措施,导致猪瘟诊断失误的因素,发生猪瘟的应对处理,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特点及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