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总结分析南川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多年来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应用对策与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的应用示范效果,并指出生产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重庆市綦江区秋红苕的经济价值,介绍秋红苕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秋红苕免耕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免耕保护型栽培技术,对保护土地良性循环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沈桂丽 《花卉》2016,(6):128-129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免耕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利于提高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对此,本文首先将对免耕栽培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具体探究了如何促进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苏其烽 《中国果树》2001,1(2):42-43
香蕉免耕更新栽培技术是香蕉更新新技术 ,我们在 2 7.1 hm2 反季节香蕉更新中应用 ,并取得了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应用 ,基本解决了香蕉园更新时清理老头蕉和土壤翻耕的问题 ,不仅有利于香蕉园的保水、保肥和土质的稳定 ,防止了老蕉园香蕉束顶病等病毒病对下造蕉的影响 ,费用更低 ,现将香蕉免耕更新技术介绍如下。1 清理病毒病残株  应用免耕更新新技术时 ,新植蕉苗和老头蕉有 1个月左右的共同存在期 ,为防止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心腐病等病毒病对新植蕉苗的影响 ,必须遂行检查 ,提前 1个月用香蕉灭芽灵来就地处理这些病毒病植株。2 新香…  相似文献   

6.
应用水稻茬秋毛豆免耕栽培技术,毛豆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化学除草、喷施叶面肥、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茬秋毛豆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供毛豆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土壤施用除草剂百草枯,西马津和三种销酸铵施肥量对‘元帅’苹果叶中Ca及山梨糖醇含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西马津加百草枯除草剂与三种施N量的组合,果树叶中 C a含量均比单独施用百草枯的明显降低,叶的大小及木质部和皮层中山梨糖醇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二年生枝的山梨糖醇含量与叶Ca含量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于2001年开始推广蔬菜免耕种植技术,目前种植面积达1300余hm^2,占菜田总面积的20%,经济效益显。现将免耕法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2004年在广西大化县大化镇流水村进行了玉米不同栽培方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玉米产量比翻耕栽培增产9.23%,每hm^2节支增收1361.4元,增产增效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永福县三皇乡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特别适合种植早秋西红柿,规模种植西红柿已有20年的历史。近年通过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西红柿新品种,不断探索西红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栽培方式,逐步形成了三皇乡独特的早秋西红柿半水免耕栽培技术。西红柿半水免耕技术的优点:①省时省心,②方便灌溉,③方便施肥,④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早秋西红柿半水免耕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导读:开展蔬菜地膜覆盖连续免耕栽培,应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选择合适的高产栽培模式,合理安排茬口并注意轮换种植,选择增产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冬前深耕,重施底肥,施足底水,高厢宽畦栽培,抓好整地盖膜质量,保护地膜,及时清除杂草,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田外处理残留旧膜,采用农业措施改善蔬菜地环境,确保丰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马铃薯栽培中,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采用田地不翻耕,播种不覆土,增温不覆膜,采收不用挖的免耕栽培。实践表明,马铃薯免耕栽培,既可省工节本,又可利用废物改土培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现行大白菜播种需经翻耕、碎土、平整等多道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颇费时日,尤其是多雨之秋,影响翻耕整田,延误播种季节。为了节省劳力,克服大白菜播种前可能遇到的不利气候条件,我们于1983年~1987年,在西瓜、冬瓜和夏茭后茬地开展了大白菜免耕试验,并已取得了成效,现将有关试验结果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冬闲田对白菜薹进行免耕和翻耕栽培比较试验,设计了免耕留蔸15 cm、免耕留蔸35 cm和机械翻耕(CK)3个处理,比较了白菜薹的生产成本、移栽成活率、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下白菜薹总产量无显著差异;免耕栽培的生产成本高于机械翻耕栽培;综合来看,在面积较小或地形限制等不方便采用机械翻耕的条件下,可利用水稻冬闲田进行白菜薹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15.
半免耕栽培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半免耕栽培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富贵6号为材料,通过测定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株高、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等地上部营养生长和根系生物量、根的分布情况、根冠比等7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定植至摘心期间,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株高、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在各阶段均优于传统栽培番茄相应阶段的表现;摘心后,半免耕栽培番茄的茎鲜质量、叶片数及叶鲜质量与传统栽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半免耕栽培优于传统栽培。(2)半免耕栽培番茄的根系生物量以及0~20 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均高于传统栽培,根系分布明显偏于浅层。  相似文献   

16.
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秀 《中国蔬菜》2008,1(6):44-45
广西2004年在玉林、贵港、百色、钦州等地示范推广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2007年已达66.7 hm2.与传统的单一作物栽培模式相比,以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模式进行栽培,节省了玉米秆的砍伐和处理用工,而且玉米秆可为菜豆遮阴降温,菜豆秧及玉米秆又为马铃薯提供了很好的播种覆盖材料及营养.每667 m2菜豆增产50.7 kg,马铃薯增产225.4 kg.  相似文献   

17.
熊飞 《蔬菜》2010,(8):14-15
<正>马铃薯免耕草(秸秆)、膜(地膜)双层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免耕双覆盖"技术),是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引进马铃薯免耕草覆盖技术,对其因地制宜进行改进与创  相似文献   

18.
容浩  廖黎华  覃娅 《蔬菜》2011,(6):24-25
河池市金城江区一般利用晚稻收获后的冬闲田,种植一茬秋冬马铃薯,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培肥地力,又能给农民朋友增加不错的经济收入,同时马铃薯上市时间在4-5月,有利于缓解当地"春淡"蔬菜供求紧张的矛盾,实为一举三得的举措。改良式免耕马铃薯栽培技术,是在原免耕马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新的耕作技术,该项技术于2006年冬季在雒容镇竹车村示范推广,达到了一定的省工和增产的效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或制约因素,如稻草短缺、出苗延迟且不整齐、绿薯率偏高等,继而进一步探讨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麻江红蒜是贵州省特有的地方良种,富含维生素C、铁、脂肪、磷等营养成分,为薹、蒜兼用品种.一般667 m2产蒜头850 kg,蒜薹450kg,适宜在贵州800~1 300 m的生态区域种植.由于种植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生产发展迅猛,播种面积从2001年的约300 hm2扩大到2006年的近3 500 hm2,目前已成为黔东南州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随着近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使大蒜生产难以精耕细作,加之农资、劳力等生产成本加大,致使种蒜经济效益下降.因此,2005年开始实施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黔科NZ字(2005)3001]-冬季稻田大蒜高产免耕技术集成组装示范项目,进一步试验研究了麻江红蒜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麻江红蒜免耕栽培比耕地覆土栽培667 m2减少用工8个,减少投资160元,增收59.53元,增幅为6.55%.该技术还可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抑制杂草生长,而且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为秸秆的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