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农药的定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相似文献   

2.
农药是指具有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能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市场开放后,农药种类繁多,有时难于识别。一旦不慎使用了假、劣农药,不但不能防治病、虫、草、鼠害,而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农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现代农药的组成大体上包括下列几大类:杀虫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卫生杀虫剂和非农用农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等生物灾害的综合治理中,根据目前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水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为方便、稳定、有效、可靠和廉价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和海关总署日前决定,在我国进出口农药实施登记证明管理. 根据农业部、海关总署<关于对进出口农药实施登记证明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规定,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的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所指的进出口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对用于纺织、化工等非零售包装的杀菌剂成药,因其不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因而也不属于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的范围.对既可作农药,又可作为工业原料的产品,如硫酸铜、环氧乙烷等,如果这些产品作为工业原料进出口,则属于非农药登记证明管理的范围. (本刊辑)  相似文献   

5.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上游主要为石油/化工等提供原料,中游包括中间体、原药、制剂3个细分行业,下游为农作物或非农应用。  相似文献   

6.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剂及其制剂。  相似文献   

7.
<正>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制剂。近几十年来,农药在我镇农业生产上大量应用,为农作物增产丰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现就目前本镇安全使用农药情况调查如下:一、安全使用农药现状1.农药用量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源十分复杂,不仅与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关,也与经济作物的收益大、粮食作物的收益小等因素有关,这些都使得农民种植经济作物成为了主流选择,也进一步给有效  相似文献   

8.
毒性是物质导致其它生物发生毒害或者是死亡的一种固有的能力。农药毒性是农药能够对人、禽类、畜类产生直接或者间接性的毒害,破坏其生理功能的性能。农药的毒性其实是按照其所生产的损害大小以及性质进行表示的。农药毒性分级会对农药的生产、使用、销售等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农药毒性分级的标准过严或过于宽松都是不合理的。本文对农药毒性分级以及分级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9,(21)
<正>农药助剂的定义为在加工和应用农药制剂的过程中添加的协助药剂,帮助主要的原药成分发挥效果的物质或者混合物。农药助剂是在农药制剂中除了水和原药以外的其他成分,而在美国,隋性成分是农药制剂中农药助剂的名称,活性成分则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原药。澳大利亚农药兽药管理局对农药助剂的定义,是指农用化学品包括所有进口、生产、供应、直接或间接使用,具  相似文献   

10.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遗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基本生产资料,农药的使用过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环境污染因素。本文以安徽省部分水源地保护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水源地保护区内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发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处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现状调查与进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遗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基本生产资料,农药的使用过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环境污染因素。本文以安徽省部分水源地保护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水源地保护区内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发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处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药知识(3)     
(续第7期)8.什么是假劣农药①假农药: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的农药为假农药。  相似文献   

13.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立庆  方娜  刘国光  姚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2-5014
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原理和影响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一些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机光敏物质,无机光敏物质,其他种类的农药分子以及土壤的水分等都会对农药的光解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6,(12):13-1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农药:①所含肖效成分名称与核准的标签不符。②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他种农药冒充此种农药。③假冒、伪造、转让农药登记证或农药标签。  相似文献   

15.
农药混用八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新 《河南农业》2013,(11):30-31
农药混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合应用的方法。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扩大农药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提高功效。农药制剂的混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各有效成分的化学稳定性酸碱性会影响农药有效成分的稳定。常见的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效成分都是  相似文献   

16.
正渊接上期冤第二十一条农药经营单位不得经营下列农药:(一)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的国产农药;(二)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进口农药;(三)无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四)过期而无使用效能的农药;(五)没有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六)撤销登记的农药。第二十二条农药经营单位对所经营农药应当进行或委托进行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7.
植物性农药     
植物性农药属生物农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它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施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源制剂.各种植物性农药通常不是单一的一种化合物,而是植物有机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有机物质,成分复杂多变,但一般都包含在生物碱、糖苷、有毒蛋白质、挥发性香精油、单宁、树脂、有机酸、酯、酮、萜等各类物质中.从广义上讲,富含这些高生理活性物质的植物均有可能被加工成农药制剂,其数量和物质类别丰富,是目前国内外备受人们重视的第三代农药的药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农药是一种特殊商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农药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如何认清假劣农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识别:一、从农药标签上识别1.农药产品包装必须贴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标签应  相似文献   

19.
正《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农药的,应当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其中,销售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核发;销售其他农药的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农药经营者的申请分别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实行一企一证管理,一个农药经营者只核发一个农药经营许可证。1农药经营者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农学、植保、农药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专业教育培训机构56学时以上的学习经历,熟悉农  相似文献   

20.
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禁止收购、销售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农药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农药储备工作.贮存农药应当建立和执行仓储保管制度,确保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