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笔者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主用“曲麦散”加减辅以西药、针灸和偏方,治疗耕牛前胃疾病186例,其中前胃弛缓53例,治愈49例;瘤胃积食79例、治愈78例;瘤胃臌气41例,治愈39例;瓣胃阻塞13例,治愈7例。治愈率93%,较单独使用中药、西药或偏方疗程短,耗资低,效果好。1 治疗方法以消食化积,理气宽肠为治则,辅以制酵、兴奋中枢神经和抗菌消炎疗法综合治疗。1.1 偏方旱烟精(吸旱烟的烟杆内之烟油)少许,涂入眼角,并揉之下泪。1.2 曲麦散加减六神曲80g,麦芽45g,山楂120g,厚朴30g,枳实…  相似文献   

2.
牛前胃病主要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笔者用"当归苁蓉汤"治疗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型前胃弛缓病牛215例,治愈198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3.
<正>瘤胃弛缓是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病。中兽医称脾虚慢草,脾虚不磨,脾虚胃弱等。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和前胃机能减弱,反刍减少为特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升阳益胃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前胃弛缓26例,其中奶牛12例,黄牛14例,全部治愈,效  相似文献   

4.
在奶牛场中,奶牛消化系统疾病占总发病的30%,其中主要是前胃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但影响牛的产奶量而且可能造成死亡,带来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成药"榔片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多例,全部治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场中,奶牛消化系统疾病占总发病的30%,其中主要是前胃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但影响牛的产奶量而且可能造成死亡,带来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成药“榔片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多例,全部治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牛前胃疾病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该病的频发给养殖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68头,治愈66头,死亡2头,治愈率97%(其中前胃弛缓29头,治愈29头;瘤胃积食22头,治愈22头;瘤胃臌气12头,治愈12头;瘤胃酸中毒5头,治愈3头,死亡2头)。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1前胃弛缓以兴奋瘤胃蠕动,制止腐败发酵,加速胃内容物的排除,促进食欲,恢复前胃机能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诃子配大蒜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诃子配大蒜治愈多种病证,治愈率均在95%以上,其中前胃弛缓12例,全部治愈;脾虚泻泄34例,治愈32例;急性瘤胃臌气34例,治愈31例;乌头草中毒7例,治愈6例.  相似文献   

8.
<正>牛前胃疾病是大通县牛的常发病、多见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椿皮散加减治疗牛前胃疾病85头,治愈76头,其中前胃弛缓49例,瘤胃积食16例,瘤胃臌气12例,三胃阻塞8例。初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由于牛的消化生理、消化道构造的特殊性,导致了牛最易发生前胃方面的疾病,约占牛内科病的60%以上,常见的有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瓣胃阻塞。这三种疾病往往互为因果,由于食入大量草料、精料,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牛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和前胃驰缓等共100例,全部治愈,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牛前胃疾病是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统称,由于多见于农忙季节和母畜分娩后,给畜牧业发展和农牧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68头,治愈66头,死亡2头,治愈率97%(其中前胃弛缓29头,治愈29头;瘤胃积食22头,治愈22头;瘤胃臌气12头,治愈12头;瘤胃酸中毒5头,治愈3头,死亡2头)。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前胃弛缓是耕牛冬季和夏收夏种农忙时节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由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特别是舍饲牛和老龄牛以及使役过重的耕牛发病率更高.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致,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发展成为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其他前胃疾病.笔者在基层兽医站临床多年,几年来采用中药香砂理中散和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耕牛前胃弛缓23例,治愈19例,现将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指教.  相似文献   

12.
牛前胃病主要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该病常见多发,对养牛业危害极大,如治疗不妥,常导致死亡。我们用“当归苁蓉汤”治疗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型前胃弛缓,取得了满意效果。先后收治病牛215例,治愈198例,治愈率92%。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当归苁蓉汤是中兽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始用于马驴结症。近年来时有报道对反刍兽的前胃及真胃阻塞的治疗,而且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所收治的奶牛病例,都处于病程中、后期,在灌服大剂量盐类泻药无效、瘤胃积聚大量水份及臌气的情况下,经采用先洗胃后灌服当归苁蓉汤结合西药共治疗9例,治愈8例,治愈率88.99%。现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转移到左侧腹腔,置于左侧腹壁和瘤胃之间.大多数发生在产后不久,发病缓慢,病程长,个别畜主或兽医将该病误诊为顽固性前胃弛缓,按前胃弛缓治疗又不见效,最终以皱胃积气、机体脱水、代谢性碱中毒和消瘦衰竭而被淘汰.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诊治138例,采用手术疗法治愈116例,死亡及淘汰22例,治愈率84%,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胃疾病是牛四季均可罹患的常见多发病 ,主要有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驰缓、三胃阻塞等。由于前胃疾病在兽医临床上发病率极高 ,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1998~ 2 0 0 0年 ,为验证胃康灵的临床疗效 ,我们在本省 10余个课题实验点上 ,对该药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共收治前胃疾病患牛 2 16例 ,其疗效为 :治愈 2 0 8例 ,治愈率 96 2 9%。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以上病例选自我省 10余个课题实验点 ,其中 :贵阳地区36例 ;黔西南地区 5 7例 ;毕节地区 71例 ;安顺地区 5 2例。2 16例患牛中 ,水牛 12 5例 ,黄牛 91例。 2 16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前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88年至 2 0 0 2年共收治前胃炎病牛2 8例 ,其中耕牛 1 5例 ,奶牛 1 0例 ,犊牛 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 1 9例 ,死亡 9例 ,治愈率达67.8%,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病因前胃炎多继发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弛缓、百叶干、真胃阻塞等胃肠疾病 ,以瘤胃积食引起者居多 ( 1 8例 )。不合理反复大剂量灌服刺激性药物和高浓度盐类泻药 ,是引发前胃炎的主要因素。这些药物在胃内停留 ,改变胃内环境 ,渗透压升高 ,刺激胃黏膜变性、脱水、脱落 ,消化功能紊乱 ,有毒产物积聚吸收 ,致使机体出现自体中毒、组织脱水、中枢神经功能抑…  相似文献   

17.
我采用卤碱及亚硒酸钠试治牛前胃疾病37头(前胃弛缓16头、瘤胃食滞11头、瘤胃臌气10头),在短期内治愈36头,疗效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卤碱粉;体重300公斤重者,30克;体重350—450公斤重者,35—40克,加多量温水溶解后,1次灌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脾虚不磨,脾虚慢草,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表现为食欲、反刍减退,以及胃蠕动完全消失,并逐渐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弛缓63例,治愈55例,治愈率为87.3%.收效满意,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瘤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瓣胃阻塞是奶牛最常发的一类疾病.虽然每一种病都有其本身的病因、病理和发展经过,但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有着一定的共同规律.外感内伤是引发该病的原因,但主要是内伤饮食所致,临床上又因饲喂不当和长期缺少运动而致病者更为多见.几年来,笔者应用三仙加味治疗奶牛前胃疾病113例,治愈105例,治愈率93%,现录病案以求同仁验证.  相似文献   

20.
石蒜治牛瘤胃积食有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瘤胃积食 ,中医称为宿草不转 ,是瘤胃内积滞过多的食物 ,不能运转的一种疾病 ;以瘤胃容积大 ,胃壁扩张 ,前胃运动神经紊乱为特征 ,笔者用石蒜 (Lycorisradiata) ,又叫鬼蒜、独蒜、老鸦蒜。治疗患牛 5例 ,治愈 4例 ,治疗方法如下 :1 病因与发病机制1 1 病因 :本病以牛多见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多发于冬春季节 ,由于吃食了大量劣质或大量的精饲料、劳役过度等而发生。继发性积食也常见于前胃驰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 ,都可严重地影响瘤胃运动机能而发生本病。1 2 发病机制 :瘤胃内容物的积滞 :一种是过食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