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加快转变农村水电转型升级,将农村水电管理重心转到农村水电工程补短板、水电行业强监管上来。论述了农村水电绿色改造和发展的基本想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山西建设包含绿化、绿色、生态三方面的内容,是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绿色山西建设的优势为:有广阔的植被恢复土地空间,"入贸"为发展绿色产品提供了机遇,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确定有利于建设绿色山西,市场呼唤绿色产品。绿色山西建设的优越性:有利于全社会绿色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绿色产品,有利于搞好以绿色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工业企业加强对污染的防治。根据绿色山西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推广、建立绿色产品与品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绿色品牌信息网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剖析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因素,本文以河北省13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围绕社会、经济、生产力、资源和生态环境5个维度,选取了26项农业绿色发展指标,基于专家意见和统计资料,参照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将入选指标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级,并定量分析了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县域尺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0年间河北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田灌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96倍和3.05倍;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表现为单位面积热量产量及植物蛋白产量持续上升,氮素利用效率有所回升;资源投入持续增加,表现为氮、磷、农药及农膜的使用强度不断增加;环境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空间变化来看,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呈提高趋势;而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绿色发展程度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呈现出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的特征。5类指标绿色发展程度等级处于Ⅰ级水平的县域数量占比较高,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来自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资源投入过高、种养结构改变和农牧分离严重,下一步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产地环境的清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快速推进河北省县域的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一黄陵高等级公路的实地考察,从边坡防护、改善环境、美化景观方面考虑,对西安一黄陵段高等级公路的绿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现有绿化不能达到改善环境、养护公路、充分体现陕西省公路部门面貌的目的。从公路预留带、中央隔离带、服务区和收费站对公路绿化进行了全面设计,并提出了高等级公路绿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78-178
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前提下。可以保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最优化,人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最自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厦门市提出加快实现由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转变以及“生态优先”的战略思想,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根据“开发未动、规划先导、生态先行”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助杀灵中苦参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薄层扫描法对助杀灵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线性范围在0.97-4.85μg,平均回收率为93.18%。RSD为2.53%。该方法灵敏、简便,稳定性好,重视性好。  相似文献   

7.
肥料是工农业绿色发展的纽带,是支撑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物质。新时期我国工业和农业绿色发展均面临着生产环境代价大、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重大挑战,尤其是肥料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养分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利用。为更好解决工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矿产资源养分全量利用思路与产业化途径,着重介绍了矿产资源养分全量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利用策略和产业化途径,以期为工农交叉融合创新的绿色智能肥料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科技创新解决产业关键问题,为创新绿色智能肥料与推动化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 在江西省和赣州地区“山上再造”号令指引下,兴国县自1993年进入建立绿色企业的高潮.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各乡镇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水保部门统计,几年来全县共开发山地0.86万hm~2,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基地近1000个.开发上有单位、集体、联户、个体等形式,经营上有租赁制、股份制、承包经营、个体经营等形式,种植品种上有杉、竹、桃、李、枇杷、板栗和以脐橙为主的柑橘品系以及经济作物,地形部位上有低山、丘陵、岗地、阶地等.目前,兴国县建立绿色产业已形成气候,为保证全县的绿色企业能够健康发展,须对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进行总结.本文就全县这项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1 如何认识“山上再造”“山上再造”,是指再造一个江西,再造一个兴国.其涵义是,因人口增加和生产建设等,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维护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而对闲置的荒山、荒丘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保证应有的耕地面积.“山上再造”符合兴国县情,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其理由有三:(1)从土地资源构成来看,兴国总面积3215km~2,其中:山地面积2240km~2,占总面积的69.7%,人均山地0.36hm~2;耕地3 13万hm~2,占总面积的9.7%,人均0.05hm~2;非生产用地4.06万hm~2,占总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绿色空间和建设用地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正磊  许学工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227-230,234
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绿色空间和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非线性竞争模式,分情景模拟并预测了绿色空间与建设用地之间随着时间发展的竞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目前的建设用地和绿色空间的发展态势,绿色空间在未来的20年内将大幅度下降,这不利于北京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前三种情景是不可取的。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建设用地增加率应该减少一半,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率保持在年均增长0.47%的水平上,建议北京市加大绿色空间的面积,既能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增长,又能保持绿色空间规模不减少,这是一种比较良好的发展模式。建议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保绿色空间规模不能减少。同时还表明非线性竞争模式对于模拟绿色空间的发展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对于合理安排各项用地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农业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生态农业的制度构建可以分为指导如何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农业绿色行动清单制度和指导如何认定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业认证制度。生态农业认证制度主要考察农业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资源匹配、生态友好、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关键判别标准。农业绿色行动清单则是指导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时,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输入和输出实施有效调控的一系列可选择措施。生态农业制度的构建需要遵循原则清晰、指标简洁、因地制宜、操作容易、激励有效、核查方便的方法。文章论述了生态农业认证制度构建的指标体系、核查方法、信息公开、诚信记录、激励措施、认证程序等,还探讨了农业绿色行动清单制度的分类系统、内容表述、经济支持和运行程序等。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生态伦学在西方和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了生态伦理观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及其不同同的发展阶段。生态伦理观不但支持将伦理中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延伸至当代所有的人群(同代间的平等标准),而且还将其延伸至未来的后代人(不同代际间的平等标准)。深生态学则要求更高,提出一个道德参照级,延伸至非人类的权力和利益(动物、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场所,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办好高校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归纳了高校实验室常见的污染类型、危害,并针对高校实验室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及"早发现早治理、谁污染谁担责"的科学原则,同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绿色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秋施肥对草坪绿色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北地区9月20日之前给草坪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能使基本停止生长的草坪草产生新的分蘖,延长草坪绿色期20余天,次年春季提前返青3 ̄7天。草坪密度比对照增加0.9 ̄2.5倍。  相似文献   

14.
水泥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世界水泥年产量和混凝土浇筑量的不断增加,也使自然资源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其对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惊人的。只建立绿色水泥的概念是不够的,必须深化绿色水泥观念,发展绿色水泥。发展绿色水泥是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污染的重要条件。尽快研究开发除石灰石和粘土以外的其它钙质和硅质原料。避免对现有较高品位水泥原料矿山不科学地乱采乱挖。采取技术措施,尽可能节约水泥生产中的能耗。加大对其它工农业排放废物循环利用的力度。在现存立窑的基础上加快窑体改型,从燃料、收尘、工业废渣利用、废气循环利用等几个方面找突破口,生产出“绿色”含量高、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绿色水泥,这是对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开发绿色食品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本文介绍了肇东市绿色食品工程,从治理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研究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产业经济 保护建设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在中国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运行程序和建设示范园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绿色贸易壁垒与中国畜产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畜产品,特别是牛、羊、猪肉,在国际市场上有较显著的价格优势,因此很多人都看好中国加入WTO后畜牧业的发展前景。但是据海关统计,2002年2月,中国猪、鸡、牛、羊肉等主要畜产品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牛肉、鸡肉出口分别比1月下降24%和13%,与2001年同期相比不到30%和60%。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1绿色贸易壁垒给我们的启示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保壁垒,是发达国家对进口国的产品实行的非关税障碍。它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  相似文献   

18.
山地果园绿色覆盖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山地果园开发,导致土壤裸露,是闽北水土流失的主要地类,“绿色覆盖”通过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立体种植绿色植物起到覆盖土面,减少地面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园内小气候和避害驱虫的作用,是一种省工,省本,高效的水土保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绿色农业”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文对“绿色农业”提出的过程及内涵作了简要描述;对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成就,从1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最后,指出中国绿色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