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浙江省,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高指标是“三个一”,即在整个轮伐期内,按年平均生长量计:树高1米、胸径1厘米,每亩材积1立方米。对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发育过程,多数研究者又将其划分为幼林、速生、干材和成熟四个阶段。在幼林阶段,因苗木处于恢复时期,高和径生长比较缓慢,通常达不到年高生长1米的指标。1982年春,我们在富阳县金慈的红土丘陵地上营造了82亩杉木林,据1984年生长季结束后观测,平均树高达366厘米,即年平均高生长已达1.22米。在已发表的材料中,这片幼林的生长速度是领先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大队位于江阴东面的定山主峰脚下,三面环山,有山地面积3500多亩。解放前这里是荒山秃岭,树木稀少;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办起了苗圃,建立了林业专业队,大搞杉木育苗造林,发展林业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造林面积已发展到了2300多亩。林业生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是个丘陵山区.有二十九个生产队,三千五百三十七人;有水田三千三百一十亩,山地二万二千多亩.一九七二年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顶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积极开展林业科学实验,加速杉木基地建设,全大队连片共造了杉木林七千二百五十六亩.粮食五年共增产一百二十五万斤,每年上交国家粮食五十多万斤.一九七五年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二十一斤,今年早稻又获得了丰收.  相似文献   

4.
我场从60—63年已营造400多亩杉木,其中有2000亩左右杉木由于地处沿海地区受风影响大,山地土壤瘠薄干燥,几年来大部分杉木生长很缓慢,每年树高生长平均只有20公分左右,而且树干湾曲,树冠与树冠因受风影响互相磨擦致于枯萎,在65—66年期间,我们采取在杉木林行与行之间营造马尾松,株距2公尺,经过几年来观察,马尾松比杉木生长快,第四年  相似文献   

5.
我们大队位于娘娘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区。全大队十个生产队,两个林业队,359户, 1530人,耕地面积1965亩,山林面积6123亩。 我们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大办、办好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发扬大寨革命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穷办苦干,积极组织群众大打植树造林的人民战争。几年来,植树造林5498亩,其中杉木1792亩。我们发展杉木林,经过几次反复,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丘陵山区营造杉木林的客观规律。1974年,我们在省林科所的帮助下,在芦塘庵林业队成立了“三结合”的科研小组,对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的抚育管理措施情况下杉木生长情况和“小老树”改造等问题进行观察,现作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南平市王台公社溪后大队,有株128年生的杉木,树高26米,胸径95.5厘米,材积8.93立方米。当地群众将它称为“杉木王”。1976年以来,我们又在顺昌、南平、建瓯等地发现9株大杉木,其中树高达30米以上、胸径达1米以上、材积达15—20米以上的有5株。这些大杉木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南平5号大杉木已有260年生。目前大杉木虽已平顶,但每年在2—3级侧枝上抽出大量新梢,长达5—10厘米,生产仍非常旺盛。这些大杉木多生长在村旁或乡村附近,经  相似文献   

7.
车河桥头林场位于桂西北的南丹县车河镇附近,是四户的联合体,是在购买原大队林场5-10年龄杉木185亩的基础上办起来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营造了杉木林4600亩,育苗40亩,林场已初具规模。我们为什么要联合办林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84)  相似文献   

8.
1972年以来,我们大队营造杉、檫用材林1000多亩,大部分生长良好,有的已经郁闭成林。但是自去年起,先后发现杉木叶枯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危害杉木幼林,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红蜘蛛来势很猛,给杉木速生成林带来了威胁。今年,我们对杉木叶枯病、红蜘蛛进行了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苦楝生长迅速,经灭侧芽后可培植通直树干,七、八年生即可成材,是一种很好的速生丰产树种。城关公社盘龙大队一九七三年经“斩梢灭芽”的苦楝,年平均高生长2.08米,地径3.21厘米。盘龙小学菜园地边的三株川楝,仅二年零四个月时间,树高已达6米左右,胸径10——15厘米。东园公社阳光大队山前村一社员今年栽了十六株川楝,四个月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大队位于娘娘山下,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区。为了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几年来植树造林4654亩,其中杉木1475亩。回忆我们1965年刚刚开始营造杉木林的时候,由于对杉木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够,走了一段弯路。后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摸索了一些杉木生长规律。现将初步观察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下,速生期内每年平均胸径生长1厘米以上,树高生长可达1米,材积每亩可增加1立方米.因此,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栽植杉木历史较悠久.几年前,在宜兴茗岭公社岭下大队和吴县西山等地,尚保留百年以上的老杉木.最近在南京紫金山麓又发现几十株40年生的大杉木,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17.10米,胸径35.8巴厘米,材积近1立方米.解放后,我省为了改变缺材少林局面,曾几次掀起发展杉木的热潮.现在,除了在苏南丘陵山地有成片杉林外,在苏北的阜宁、射阳、滨海、南通和里下河地区的宝应、江都等地,也有零星栽植.至目前为止,全省现有杉木林面积已达5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2.
我们遵照毛主席“绿化祖国”,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在管好水、用好水,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生产。1970年以来共营造杉木林1526亩,占山地总面积的21.3%,保存率在90%以上,生长较好。1972年春采用全垦开槽整地的200亩杉木幼林,据1973年10月份对六块标准地的调查,杉木平均高126.2厘米,最高达226厘米,1973年的平均生长量为68.2厘米,幼树生长旺盛(表一)。  相似文献   

13.
我社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个丘陵山区。从1974年冬以来,我们把治山造林作为农业学大寨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带领全社广大贫下中农大干三年,治山造林2万多亩。现在杉木幼林生长旺盛,长势喜人。2年生杉木林平均高达1.8米,胸径达2厘米,优良单株高3.2米,胸径3厘米。现将我们在栽培技术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场十多年来营造杉木林3万多亩,均已郁闭成林.1974年开始,进行了成林抚育间伐,至1977年止,抚育间伐面积2500亩,出间伐材1250立方米.通过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地条件,促进了林木生长.东风工区马颈山杉木林80亩,1975年抚育间伐后,生长迅速,现在,14年生一般树高14米,胸径19厘米;最高的达21米,胸径35厘米.  相似文献   

15.
翠雷山垦殖场地处广昌县偏远山区,山地面积19万余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5万多亩。许多山场由于多次不合理的择伐和樵采,造成13万多亩的残次林,平均每亩立木蓄积量只有1~2m~3。从1961年开始,坚持年年进行改造,改造面积已达4万多亩,投资近40万元。经过改造的残次林,杉木一般年高生长60~70Cm,最高1m以上。据最近在该场严坑林场赖坑、上球岭、下球岭等地调检,1979年冬改造的杉木林,每亩立木蓄积量达19.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杉木红蜘蛛危害杉木幼林的现象,在我们地区不少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杉木的主要虫害。1972年,在桃源县枫树公社黎家坡大队林场和部分社队林场,发现少数杉木红蜘蛛危害杉木幼林。今年几个公社,几十个社队林场,从几十亩蔓延到5千多亩。比较严重的陬郊、畲田,受害面积占杉林总面积的70%以上,严重影响杉木正常生长。因此,研究杉木红蜘蛛的特性,找出防治措施,已成为杉木速生丰产的重要课题。一、发生世代和形态特征杉木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通过几  相似文献   

17.
我县杉木林基地蚁害(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非常严重,有的大队杉木林株害率达100%,“泥裤子”(蚁路、蚁被)高达二、三米,使杉木的针叶发黄,生长减弱,有的甚至全株枯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凡蚁  相似文献   

18.
杉木是优良的速生树种。建国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已营造杉木林600多万亩。随着杉林面积的扩大,各地出现杉木的两种主要病害黄叶病和叶枯病,发病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杉木黄叶病14万亩。杉木发生黄叶病后,轻则影响生长,如咸丰县坪坝营林场,连续四年受害后,杉木平均高生长量下降50%,平均胸径生长量下降45%;重则树势衰退,导至叶枯病发生,成片枯萎死亡。为落实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指示。我们对发病原因、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县临太湖之滨,位于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解放后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县共发展杉木林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现10年生的杉木林平均高7.4米,平均胸径9.7厘米,每亩蓄积达7立方米左右。为了促进现有杉木林的生长和提早成材,探讨本地区培养中径材的途径,我们于1981年开展了杉木抚育间伐强度的试验。现将四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林地概况  相似文献   

20.
马关巨杉     
在马关县八寨公社绿差塘大队上岩脚生产队住地右边的龙山山坡上,有一株树龄达四百多年的巨杉。此株杉木粗壮高大,当地群众称它为“四围树”(即它的胸围部分,四个人手拉手也围不拢)。今年六月,县林业局组织专人对这株杉木树进行了调查和实测。调查的结果是:此株杉系灰枝杉,它树高30米,胸高直径为1.72米,胸围长5.45米;枝下高2米;在10米处分三岔,其中大权直径为63厘米,中杈直径为59厘米,小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