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锈菌夏孢子侵染花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温度对花生锈菌夏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夏孢子的萌发率和8个对锈病抗感差异较大花生品种的接种试验确定锈孢子萌发和侵染的最适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5~28℃,此条件下夏孢子萌发率较高,为68.23%,抗病材料的潜伏期为8.11~8.67 d,感病材料的潜伏期为6.44~6.89 d。本研究可为花生种质锈病抗性鉴定和抗锈病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玉米锈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玉米锈病田间症状和病原菌形态,鉴定确认辽宁省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sorghi Schw.)所致。病原菌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萌发pH为4~10,最适pH值为7。供试碳源对夏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最适碳源为蔗糖。供试氮源对夏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最大。夏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min;冬孢子致死温度为49℃、10min。冬孢子室内常温下越冬最多存活75d。  相似文献   

3.
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对其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明确了该菌冬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28℃为最佳.中性或偏酸性、高湿度、氧气充足等条件,均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大.甘油、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乳糖等5种碳源以及L-脯氨酸、L-酪氨酸、硝酸钠、L-天冬氨酸、硫酸铵、L-谷氨酰胺等6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菌冬孢子的萌发.2种供试药剂的各浓度中,均是三唑酮的萌发率低于五氯硝基苯的,即三唑酮的抑制效果要好于五氯硝基苯.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深入理解荔枝霜疫霉在果园内侵染流行规律,利用植物病理学方法,通过离体培养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荔枝霜疫霉游动孢子释放、萌发及卵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荔枝果肉培养基中,孢子囊萌发的温度等于或小于孢子囊形成的温度时,孢子囊主要以释放游动孢子的方式萌发,28℃是荔枝霜疫霉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临界温度。荔枝霜疫霉在荔枝果肉培养基中,于26℃下培养7 d后,游动孢子释放最适温度范围为12~20℃,最适pH值为5~7;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4℃,最适pH值为7~9;孢子囊在水滴中才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水滴中方可萌发。荔枝霜疫霉在荔枝果皮和叶片煎汁培养基中均可产生卵孢子。当温度为28℃,pH值为5,12 h光暗交替光照时,卵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到49.68%;温度是影响孢子囊萌发和萌发方式的主要因素,水是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的必要条件。卵孢子广泛存在于果园中,为翌年初侵染源;荔枝霜疫霉主要以游动孢子再次侵染寄主。  相似文献   

5.
玉米多堆柄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根据症状和夏孢子形状、大小和颜色等,将浙江省淳安县等地近年来流行的玉米锈病鉴定为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多堆锈病.该菌夏孢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6℃;夏孢子发芽还必须有水滴和空气.有自然光时夏孢子发芽率最高,其次为黑色和蓝色光,而黄、红、绿色光发芽最少.在适宜条件下,夏孢子经7h发芽率达最高.夏孢子存活期,在-15℃时不到5d,12~20℃时鲜病叶为10d,风干病为15~30d.喷雾毛笔刷、手指涂孢子悬浮液和手指擦干孢子粉4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相似.玉米苗期到乳熟期接种的发病率可达98%~100%,发病严重度和病害潜育期随生育期提高而减轻和延长。  相似文献   

6.
对野茼蒿(Alternaria sp.)YTH-2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致病性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均为30℃,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丝体生长和产孢适宜pH值范围为5.0~8.0,最适宜于孢子萌发的pH值为7.0;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但不利于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以氯化铵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西南地区普遍发生的玉米线形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和50个推广品种对线形圆斑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11都能生长,以pH值为5~7最适;分生孢子在5c℃~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玉米品种间对玉米线形圆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5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7个,占14%;中抗品种24个,占48%;感病品种19个,占38%,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8.
甘蔗黑穗病菌基础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黑穗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28℃最为适宜。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菌落生长。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在碳氮源方面,蔗糖、乳糖、淀粉、L-鼠李糖、甘油等5种碳源,以及硝酸钠、L-天冬氨酸、乙酸铵等3种氮源均有利于甘蔗黑穗病菌菌落生长,碳源以甘油为最好,氮源则以L-天冬氨酸与乙酸铵为最好。该病原菌冬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似文献   

9.
大豆锈病的病原菌为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ow。夏孢子萌发温度范围8—36℃,适温范围15—26℃;夏孢子在室温13—24℃条件下能存活61天,室外8.7—29.8℃存活27天,低温5—8℃存活18天。pH2.2—10范围内,pH5—6萌发率最高。夏孢子在直射阳光下,不能萌发,在弱光及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高于强光,萌发芽管方向具逆光性。夏孢子入侵大豆在温度17—24℃和饱和湿度下,需7小时以上,而以22—26℃入侵率最高,28℃以上不能入侵。 大豆锈病的流行,在有茵源条件下,与温、湿度有关,在适温范围内,雨量、雨日数起决定作用。在湖北省的流行速率,可按r=0.201 10.664φ公式计算,并以此进行短期测报。年度严重度测报,可用r=a bφ=0.49 0.979φ=0.49 0.009x 0.093y回归方程式预测。 田间喷施25%邻酰胺250倍或75%百菌清750倍可湿性粉剂1—3次,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使用。粉锈灵有内吸作用,残效期达70天以上,耐冲刷、防效高,增产68.15%,是今后防治大豆锈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