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 ,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 ,一般在栽秧后15天左右开始发病。如栽秧后遇寒潮 ,冬水田、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施用过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容易出现水稻坐蔸。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水稻移栽后 ,气温下降 ,水温和泥温低 ,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根系停滞生长 ;使稻根变黑腐烂 ,影响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 ,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 ,影响了秧苗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生长停滞 ,从而出现坐蔸。防治水稻坐蔸 ,应防与治结合 :一是防。在培育壮…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是国内重要植物检疫对象。2002年在邳州市开始零星发生,以后由于感病品种面积大和施肥水平等原因,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为害损失一般为5%~15%,重病田块达50%左右,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从2003年开始,笔者对细条病疫情进行监测和综防防治,至2006年基本控制了该病在邳州市的发生危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吉安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播,经久传毒,不能经卵传毒。2007年该病在江西省吉安市发生较重,2008年发生较轻,2009年又发生较重,2010年是最重的一年。早稻发病少,中晚稻发病重。水稻秧苗期和分蘖前期易感病,染病早,发病重,产量损失大。产量损失低则5%以上,高则60%以上,严重田块绝收。该病最典型症状一是病株矮缩,二是拔节后茎杆上形成蜡白色串珠状突起,后变黑褐色。防控措施主要是治虱防矮,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防治稻飞虱,预防该病,采取药剂拌种、秧苗期、封行前和穗期施防治稻飞虱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地处沿海,为粮棉夹作地区,常年种植水稻30000hm^2以上,水稻恶苗病历史是射阳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自90年代以来,通过对稻种进行药剂处理,水稻恶苗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近年来该病在射阳县回升迅速,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据该站1999年度普查:一般田块病株率0%-3%,少数重的田块病株率达30%以上,造成产量损失1-3成;2000年,病株率明显高于1999年度,一般田块病株率0%-8%,少数特别重的田块病株率高达45%以上,产量损失预计达4-5成左右,该病已成为射阳县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水稻恶苗病发生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水稻烂秧和坐蔸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插秧前后,经常遇到低温冷害影响,从而导致烂秧病、坐蔸等苗期病害的发生.本文就水稻烂秧病、坐蔸的发生和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稻思达对不同栽植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移栽、抛栽后3~5d用稻思达5~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我区水田主要杂草稗草、莎草、鸭舌草等有较高的防效,对水稻安全;水稻播种前1~5d 6g/667.6m2毒土法施药.药后20d、45d对直播田主要杂草有良好防效,但对水稻有较重的药害,不宜用于直播田。  相似文献   

7.
我县地处闽中山区,戴云山脉西侧,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水田在山找、半山城。由于杂草的危害,影响了水稻的高产稳产。为消除草患,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人工防除。人工防除劳动强度大。花工多、除草不及时、不彻底,且持效期短。近年来,我们采取人工防除与药剂防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坑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每亩优田节省工时2~3天,减少工本投入30~4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一)优田杂草的危害拢田杂草与水稻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了挑田水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浅谈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是危害我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由于受气候、天敌、寄主类型田、南方虫源等诸因素的影响,年度间发生差异大,常年发生面积5 400hm2,占水稻面积的61%。为了减轻该虫危害,本站就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进行了调研:1发生规律稻纵卷叶螟在我县不能越冬,历年的初次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发生面最广、危害最重的常发性病害。防治该病,除抓好打捞浪渣、合理施肥、适时适度晒田等措施外,还必须实施药剂防治,做到适期用药。水稻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发展有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在拔节孕穗前,病情主要呈横向发展,即增加田间的发病蔸数和发病株数。  相似文献   

10.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恩施市属一季中稻区,常年水稻坐蔸现象突出,经调查分析由冷浸田、沼泽化田、洪水淹田引起,致根系中毒不发蔸所致。笔者经走访农户,认真分析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5%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与10%双草醚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且5%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防效更好,优于10%双草醚悬浮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主要表现有叶瘟、穗瘟。叶瘟严重时引起水稻坐蔸,穗颈瘟则造成白穗;在保温秧田和旱育秧田可以发生苗瘟,引起秧田死苗;在特别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高肥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下,可以见到节瘟、叶枕瘟,节瘟可以造成茎杆折断,叶枕瘟可以诱发穗颈瘟;水稻齐穗后发病,可以出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毒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广东省部分地区从 60年代初开始 ,在水稻上先后发生水稻黄矮病、齿叶矮缩病、普通矮缩病、瘤矮病和橙叶病等病毒病和支原体病 5种。 90年代以来 ,除水稻黄矮病外 ,其余 4种病毒病和支原体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且有的出现加重态势。1 广东省水稻病毒病发生态势1 .1 水稻黄矮病、齿叶矮缩病被控制 水稻黄矮病曾于 1 964年在晚稻上较大面积发生 ,以海南、湛江、佛山、肇庆、韶关、惠阳等地区发生较重 ,汕头和梅县两专区发生较轻 ,全省发生面积达 1 4.7万hm2 ,湛江地区重病田为害损失率高达 50 %。 1 965重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上高县早稻稻飞虱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险峰  袁雪梅  邹金苟  黎海泉 《江西植保》2003,26(4):185-185,160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是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近十多年在江西省上高县早稻发生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而2003年大发生,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县今年早稻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 1 发生特点 1.1 危害面广、程度重 全县早稻稻飞虱发生面积1.07万hm2,占全县早稻面积的89.9%。全县各地早稻、各种类型田发生都较重,尤以未晒田长期浸水或长势青绿茂盛禾田块为害重。6月下旬初进入危害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穿顶”现象。部分农户因防治不力造成稻丛基部变黑发臭,叶片变黄,枯稿倒伏,损失不小。据统计,全县损失1~2成的约5500hm2,“穿顶”面积有72hm2,是自1987年…  相似文献   

17.
农得时防除秧田牛毛毡牛毛毡是三台县浅冬水田和下湿田秧田中的主要杂草。它发生早(秧苗寄栽秧田7~10d开始大发生),占地夺肥危害重。秧苗在移栽本田时期比无牛毛毡发生的秧田的秧苗矮,植株弱,每篼比正常秧苗少分蘖3~4个,而且牛毛毡人工极难拔除。过去秧田化...  相似文献   

18.
蛴螬是淮安市花生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近几年一直处于偏重发生状态 ,由于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一般田块减产5 %~ 2 0 % ,重发田块减产达 80 %以上 ,严重阻碍了淮安市花生产业的发展。在淮安市花生田蛴螬主要以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parallelaMotschulsky)为主 ,其次是铜绿丽金龟 (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 ,以幼虫取食花生荚果危害。目前对蛴螬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但因其食性杂、危害重、抗药性强、药剂施入地下困难等原因 ,防效一直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20%双草醚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水稻直播田草害,研究20%双草醚悬浮剂的防除效果、适宜用量和应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防除对象为水稻直播田稗草、马唐、莎草、鸭跖草等1年生杂草,以10%双草醚悬浮剂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测定4种浓度(有效成分22.5,30.0,37.5,60.0g/hm~2)的20%双草醚悬浮剂的防效,同时跟踪其使用安全性及水稻产量变化.试验结果发现,20%双草醚悬浮剂对目标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优于对照药剂10%双草醚悬浮剂;20%双草醚悬浮剂有效成分60g/h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个低浓度处理.对杂草总数量的防效在药后1个月内保持在72%以上,药后45d降至44.91%~62.74%,但对杂草总质量的防效仍达72.33%~89.29%.20%双草醚悬浮剂在水稻直播田具备使用安全性,水稻增产率(与人工除草相比)为-2.70%~-10.81%,所以为水稻直播田理想除草剂,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流行性病害,其发展速度快、危害重、损失大。近年来该病在昭平县一些品种组合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叶瘟、穗颈瘟的大流行,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00%~48.41%,造成了水稻产量局部严重损失,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县的产量损失总体上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以下,稻瘟病的综合防控在实践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研究总结稻瘟病暴发成灾的原因,掌握稻瘟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建立相关应对机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