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50例。结果:50例中47例移植物成活,成功率为94%;术后6个月语言频率气骨导间距≤10dBHL27例,占55.1%;气骨导间距≤20dBHL41例,占83.7%;气导平均提高22dBHL。术后6个月至4a随访,未发现听力回降及鼓膜回缩。结论: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自体耳屏软骨 -软骨膜复合移植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利用自体耳屏软骨 -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 50例。结果 :50例中 47例移植物成活 ,成功率为 94% ;术后 6个月语言频率气骨导间距≤ 1 0 d BHL 2 7例 ,占 55.1 % ;气骨导间距≤ 2 0 d BHL 41例 ,占 83.7% ;气导平均提高 2 2 d BHL。术后 6个月至 4 a随访 ,未发现听力回降及鼓膜回缩。结论 :自体耳屏软骨 -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 ,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 ,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 ,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患者96例98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生物陶瓷人工听骨作听骨链重建术,经1年以上随访,分析疾病康复和听力提高的效果。结果:鼓膜修补一次成功97耳,1耳术后鼓膜出现小穿孔。术后中耳乳突腔2个月干耳的85耳、3个月干耳10耳、3个月干耳3耳;术后迟发性面瘫1例,治疗康复。术后换药眩晕2例、耳廓软骨膜炎1例。术后12个月,98耳听力保存了术前相同或高于术前的听力水平。听力测试: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在30dBHL内有4例5耳,听力提高20~30dBHL 32耳,10~20dBHL 26耳,0~10dBHL 35耳。以听力提高10dBHL以上为有效,听力提高有效率为64.3%(63/98)。结论:生物陶瓷人工听骨生物相容性好,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适合国情的听小骨赝复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乳突根治术一期鼓室成型术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作耳后扩大切口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探通冲洗咽鼓管及中耳腔,同期行听骨链重建及颞肌浅筋膜鼓室成型。结果:16例患者均1次成功,无1例出现移植片穿孔坏死等情况。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加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或骨疡型中耳炎既能保证彻底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耳听力,是治疗这类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联用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外耳道重建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效果.方法 8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和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外耳道重建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干耳率及干耳时间.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 vs 59.5%),而干耳时间短于对照组[(29.6±8.4)d vs (38.1±1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用自体骨粉乳突腔填塞、外耳道重建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提高干耳率和缩短干耳时间.  相似文献   

6.
刘燕青  田兴德 《长江大学学报》2006,3(4):292-292,296
例1,男,46岁。凶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  相似文献   

7.
1病例例1,男,46岁。因左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20余年,以“左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于2004年3月1日收入院。第1次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并胆脂瘤形成。术后一直未能干耳,且很快又出现流脓并逐渐加重,伴有耳痛。查体:左耳外耳道及轮廓化的乳突腔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病理报告为粘膜组织慢性炎症;右耳未见异常。CT检查:左乳突呈板障型,外耳道、上鼓室、乳突窦及鼓窦入口均可见软组织影,乳突外侧及鼓室前壁、鼓室部分脑板及乳突骨质缺如(手术所致),诸听骨破坏并消失,水平半规管外缘破坏,肿物向下侵及外耳道前壁及下壁,颞颌关节及面神经均被侵蚀。入院诊断:①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复发(左);②中耳乳突恶性肿物待排(左)。2004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鼓室及乳突探查及扩大乳突根治。见其内有肉芽样新生物,取新生物做冰冻切片,诊断为中耳乳突鳞癌。继续探查,见乳突尖已被侵蚀,各种骨性标志消失。扩大探查范围,见外耳深部、鼓室、鼓窦亦充满肉芽样新生物,鼓室及鼓窦脑板被破坏,硬脑膜部分暴露且被瘤组织所侵犯;听骨链除蹬骨底板尚存在外,均已消失。术后常规病理切片结果为鳞状细胞癌(Ⅱ级)。术后半月病人转往我院肿瘤分院继续治疗。例2,男,39岁。约2年前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Sky(骨膨胀系统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23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262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Sky手术。术前均进行心理疏导及手术体位耐受能力评估,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术部炎症反应,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2±1.5)分降至术后的(1.5±0.4)分,椎体前后壁比值由术前的(57.4±4.3)%恢复到术后的(81.0±3.5)%,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1.8±5.3)°矫正至术后的(9.2±4.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出现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使Sky老年患者安全、顺利地接受手术及早日康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间58例58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形术,经1年以上随访,分析手术方法及听骨修复材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鼓膜修补一次成功56耳,2耳作二次手术。术后干耳56耳,2耳行二次根治术获得干耳。术后12个月,听力提高30dBHL以上2耳、20~30dBHL10耳、10~20dBHL26耳、0~10dBHL18耳、更差2耳。听力提高10dBHL以上为有效,听力提高有效率为65.5%(38/58)。1例术后2个月出现面瘫,半年后恢复。结论:选择性的进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干耳和保存、提高听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13耳)施行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3耳中1耳术后鼓膜穿孔,1耳鼓膜-外耳道前壁夹角变钝,1耳鼓膜外移愈合,无鼓膜不张、胆脂瘤复发病例;术后气导听阈提高者7耳(7/12,剔除1例术前全聋患者).结论 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型术,能有效地清除鼓室及乳突病灶,并形成稳定的中耳含气腔和听力传导,适用于板障型及硬化型乳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孕妇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28例,重度30例),2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HIF-1α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为(129.6±23.3)pg/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的(41.2±17.5)pg/L(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HIF-α水平亦明显升高,轻度组HIF-α水平为(118.8±29.7)pg/L,重度组为(196.9±33.6)p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参与了子痫前期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且HIF-1α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98例ACS患者[不稳定心绞痛(UAP)36例、ST抬高心梗(STEMI)34例、非ST抬高心梗(NSTEMI)28例]发病20 h内血浆BNP水平,分析BNP变化与临床亚型和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对照、UAP、NSTEMI、STEMI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51.34±11.27)、(155.06±39.12)、(247.05±68.34)、(513.17±127.88)μg/L,多支、2支、1支、0支血管病变组的BNP水平则分别为(612.34±155.87)、(299.81±166.09)、(177.86±143.65)、(25.78±14.49)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ACS病情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围生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152名患者入组,按照病情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型64例,重型88例,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围生期内并发症和围生结局.结果轻型患者与重型患者相比,患者血清中的TBA,BIL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生期内发生羊水粪染、胎儿窘迫的概率也明显低(P〈0.05);在围生结局方面早产率、剖宫产率也更低(P〈0.01),与重型相比更难演变成重度ICP(P〈0.05),且孕周也离足月更接近(P〈0.05).结论比较血清中TBA,BIL值能提前发现潜在的ICP患者,通过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避免轻型患者病情加重,提高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急诊急救中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72例急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36例用穿刺针作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6.7±2.1)min、肺复张时间(3.8±1.4)d、术后住院时间(7.3±0.9)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0.3±2.5)lnin,(5.1±2.0)d,(11.2±1.5)d,实验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实验组皮下气肿发生率(5.6%)、疼痛发生率(11.1%)、堵管发生率(0)、创伤性血胸发生率(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33.3%,13.9%,3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术在急救中治疗气胸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在现场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尤其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术式选择及p53基因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4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术前和术中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低危组102例,行功能性根治术;高危组32例,行扩大根治术联合核素辅助治疗.对照术后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判断术前分组的可行性;结合术后随访情况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术后免疫组化结果:102例低危组中,p53基因的表达呈强阳性者14例(13.7%);32例高危组中,强阳性者28例(8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5a,低危组出现转移者11例(10.7%),高危组淋巴结转移4例(12.5%),淋巴结转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组有严重并发症出现,两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分组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p53基因表达与危险评估相一致,可作为判断PTC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CHD)患者PC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接受PC I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CHD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8例(高龄组),和同期住院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的中年CHD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6例(中年组),比较两组HCD患者易患因素、冠脉病变的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效果和并发症等.结果易患因素在高龄组与中年组分别合并高血压病有8.9%与30.1%,糖尿病有12.6%与35.2%,吸烟有1%与72.9%,高血脂有5.9%与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中年组冠脉造影(CAG)示单支血管病变分别为20.5%和35.2%,双支血管病变为35.9%和46.8%,三支血管病变为44.9%和22.7%,冠脉病变的Syntax评分分别是20.9±6.7与14.6±7.8(P〉0.05);平均每例植入支架的数量为(2.53±0.67)个与(1.92±0.86)个,植入支架长度为(23.01±5.88)mm与(18.67±5.01)mm(P〈0.05).TIMI血流Ⅲ级率、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术中和术后1个月的死亡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C型CpG寡核苷酸(ODN)对卵清蛋白诱导小鼠鼻腔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A组和C组。变应性鼻炎组、A组和C组用卵清蛋白致敏及激发,A、C组在激发同时分别应用A、C型CpGODN干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观察各组小鼠鼻部症状评分、鼻黏膜病理改变及测量血清IL-4、IL-5和IFN?水平。结果 A、C组鼻部症状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但明显低于变应性鼻炎组(P<0.05或0.01)。变应性鼻炎组血清IL-4、IFN?水平最高,IL-5水平最低(P<0.01)。C组血清IL-4、IFN?水平最低,IL-5水平最高(P<0.05或0.01)。结论 A、C型CpGODN可抑制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鼻腔炎症,且C型CpGODN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苦参碱,研究其对断奶仔猪腹泻及胃肥大细胞的影响,以揭示其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机理.结果表明:苦参组腹泻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5%)(P<0.05);苦参组胃贲门区( 108.7±10.1)个/cm2和胃幽门区黏膜肥大细胞数量(126.7±12.6)个/cm2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苦参组胃底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仅糜蛋白酶局部用药对胸膜腔感染所致胸膜肥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胸膜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胸腔微管引流术.治疗组给予仅糜蛋白酶40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注入胸膜腔,对照组仅予微管引流治疗.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胸膜厚度、残腔大小及带管时间.结果治疗组应用仅糜蛋白酶胸膜腔内注射后胸膜厚度显著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1,P<0.01);治疗组治疗后胸膜残腔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P<0.05);治疗组平均带管时间为(7.25±2.53)d,比对照组(5.90±2.07)d延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5).结论经胸腔微管引流注入α糜蛋白酶治疗胸膜腔感染所致胸膜肥厚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安全高效,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液内溶血磷脂酸浓度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60例,分别检测其血液内LPA浓度,根据其血液内LPA浓度将其分为LPA浓度升高组(39例)和LPA浓度正常组(21例).2组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d进行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TIA患者的发作频率以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发病率.结果经过1个月的奥扎格雷钠治疗,LPA浓度升高组的39例TIA患者中,平均发作次数为(1.60±0.39)次,共有5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病率为12.82%;而LPA浓度正常的21例TIA患者中,平均发作次数为(2.45±0.56)次,有7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病率为33.33%.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高血浓度LPA的TIA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低血浓度LPA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