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郑农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92年以郑农7号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性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中晚茬地种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郑农33郑农33是我所以8603(豫麦28号)为母本、硬粒小麦W02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河南省1993~1994年度组织的18个全国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中,郑农33亩产443kg,居第3位,较对照品种1豫麦18号增产16%;较对...  相似文献   

3.
陈新民 《种子科技》2001,19(5):276-277
我县为农业大县 ,常年种植小麦 80万亩。全县群众积极响应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号召 ,2 0 0 0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30 .2 8万亩 ,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38% ,2 0 0 1年生产优质小麦 1.2亿千克 ,全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工作中 ,我们的作法是 :1 搞好试验示范 ,选准对路品种1.1 引进、试验、筛选新品种。为了稳妥地发展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种子公司几年来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5 8个 ,经过试验筛选和粮食企业的品质化验 ,小偃 5 4号、豫麦 34号、豫麦 4 7号、豫麦 68号等强筋小麦品种以较好的品质、较高的产量、综…  相似文献   

4.
豫麦34(原名郑农7号)是由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994年经河南省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国审定名为GS豫麦34,是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利用时间最长、品质稳定、商家认可程度最好的优质麦品种。豫麦34(原名郑农7号)是由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994年经河南省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国审定名为GS豫麦34,是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利用时间最长、品质稳定、商家认可程度最好的优质麦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春性、多穗大粒、分蘖力中等,株高80cm左右,长芒、白壳、子粒白色、角质,穗粒数32粒左右,…  相似文献   

5.
郑农16是我所以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现就郑农16株行圃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1试验地的整理试验地选择在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无树木、房屋等遮挡物的地块,可最大限度排除土壤等差异对郑农16品种性状的影响,以中等肥力或高水肥地为宜,排灌方便,前茬绿肥  相似文献   

6.
豫麦34号(原名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1999年河南省4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测定结果,对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目前推广和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变异较大的是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其次是沉降值、面粉质量评价值、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这些小麦品种中中筋粉品种占75%以上;强筋粉品种约占20%;弱筋粉品种不足5%。②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47,14号,宛798,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豫麦50,60号等品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而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广泛种植。③郑州9023、小偃54、漯育麦、陕优225、高优503等一年初步测定达强筋粉品种标准,洛旱2号达弱筋粉品种标准。④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的物理特性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等受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品种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为陕西省户县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陕西省户县三旗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对引进的一批小麦新品种集中进行品种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豫麦25、周麦23、豫麦41、小偃22(对照1)、九麦2号、泛麦5号、洛麦21、洛麦23、西农979(对照2)、百农207、豫麦58、中原98—68、浚麦99—7、同周麦916、陕麦139、秦农142、中育6号共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1 小麦品质育种工作现状河南省的小麦品质育种工作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 ,80年代中后期至 90年代初期处于徘徊状态 ,90年代末期有了较大发展。 80年代中后期至 90年代初期育成的主要品种豫麦 1 4、豫麦2 3、豫麦 2 8等 ,在产量和品质上仍有一些不足。90年代中后期以来育成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品种类型的多样化。 1强筋类优质面包小麦豫麦 3 4、豫麦 3 5、豫麦 47等 ,其中豫麦 3 4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 ,豫麦 47的面包体积超过 80 0 ml,二者均与加麦接近。2适宜做优质面条、馒头的中筋偏强…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河南地区主栽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病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参试品种中,许农7号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许科718、泛麦8号、郑麦103、太空6号、矮抗58、百农4199、中麦175、豫教6号、许农5号、西农189、西农811、豫农949等12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高抗;华育198、秋乐2122、周麦27、百农418、横麦136、周麦22、偃细9433、豫农035、偃高21、周麦21、丰德存12号、百农207、运旱115等13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抗;郑麦379、豫麦49、开麦20等3个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感;遂选101表现高感。对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不同,有可能导致生产上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有利于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1.
认清形势 调整对策 加快我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利用现状 “九五”期间,我省在小麦育种上做了重要调整,把品种品质和产量列为同等重要位置,提出“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对一些品质特别优良的品种,只要产量与对照持平或接近,就优先考虑审定。几年来,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先后审定了豫麦34号、豫麦47号等13个优质麦品种,其中豫麦34号、豫麦47号、豫麦50号在全国举办的农业博览会上获得过大奖,  相似文献   

12.
王冰冰 《种子科技》2016,(6):111-1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宜阳县种植的旱地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结果表明:华育198、百农207、郑农17、豫麦41表现比较突出,可以在全县推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14.
1 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1.1 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市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市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15.
麦田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市麦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河南省主要的稻麦轮作区,也是弱筋小麦适宜种植区,主要品种有郑麦9023、豫麦18—99系、豫麦18—64系、豫麦70—36和偃展4110等。该区大多数麦田土质粘重,适耕期短,土壤湿度大,病虫革害发生严重,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粒重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崔建民 《种子》2000,(4):59-60,71
对14个优质小麦品种(品系)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郑优6号、高优503、豫麦34、35号、内乡188。  相似文献   

18.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9.
郝治安  季保平 《种子》2003,(4):99-100
本文针对7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黑胚病发生率及产量,进行了试验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适宜在豫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为豫麦34和济南17。这两个品种不仅高产,而且优质,在豫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杜永 《中国种业》2016,(10):45-46
对连云港市13个主要小麦品种作为稻茬小麦进行种植,测定了它们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淮麦33、连麦7号、连麦8号、连麦6号等小麦品种产量较高,烟农19、连麦7号、济麦22、徐麦33等小麦品种品质较优,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结合产量、主要品质性状、抗冻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连云港市目前生产应选择应用连麦7号、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小麦品种,以达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