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择出适合邗江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4个品种的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盐粳13号、苏垦118分蘖能力较强;扬粳805和武运粳24号的千粒重较高;W030和盐粳13号产量较高。[结论]邗江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W030、扬粳805、盐粳13号这3个品种,继续推广种植南粳9108和武运粳24号。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在曲霞镇镇西村开展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2、宁粳7号、武运粳30号、盐粳13号这4个高产品种可作为2018年水稻高产示范推广品种,南粳9108、扬农稻1号可作为2018年水稻优质米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作物常规管理情况下,研究20个水稻品种对土壤镉的吸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镉含量为0.93mg·kg-1的条件下,水稻糙米镉含量多集中在0.008~0.016mg·kg-1范围内,“隆粳香3”镉含量最高,为0.047mg·kg-1,“软玉12”镉含量最低,为0.009mg·kg-1;同时,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对镉的富集能力不同,“隆粳香3”糙米对镉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为0.050,其次是“盐284”“昌优2号”“隆粳772”“隆粳13”“盐431”和“软玉11”,富集能力最弱的是“辽粳212”和“软玉12”,富集系数为0.010。综合考虑水稻对土壤镉吸收富集能力和产量性状指标,推荐“辽粳212”“软玉12”“辽星1号”和“辽粳401”作为该地区中、轻度Cd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品种小区种植、系统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敏感度差异较大,纹枯病始见期以南粳41、南粳42等2个品种较早,宁粳5号,盐粳5号2个品种始见期较晚。盐粳6号、南粳44号、镇稻14、南粳42发展蔓延较迅速,属高感纹枯病品种;南粳5055、宁粳6号、常农粳4号发展缓慢,属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盐城地区直播的水稻品种,2016年在盐城市对35个水稻品种进行直播条件下的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泰粳1152、连粳12、京粳1号、连粳7号、盐粳16号、华丰2728这6个品种在生育期、产量以及综合抗性方面表现较好,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扬州市江都区种子管理站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抗病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纹枯病的抗病力差异较显著。稻曲病发病重的品种是盐粳15号、武4326、扬粳103、宁粳7号,纹枯病发病重的品种是常农粳10号、宁粳7号、扬粳103。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盐粳11号”获审定命名。新品种品质达到国标三级,并且具有高产、稳产、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育成了盐粳2号、盐粳3号、盐粳4号、盐粳5号、盐籼1号、盐籼203等系列水稻品种,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育种成就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我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1育种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扬粳1号、南粳44号、盐粳30237、宁32213可在泰兴市大面积示范种植,宁粳3号可适当种植,徐稻5号、淮稻10号、连稻6号、淮稻13号、淮稻11号、淮稻9号不宜在泰兴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耐盐性的芽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Nacl盐浓度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标准发芽条件下进行芽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大部分品种为中度耐盐品种,其中耐盐能力较强的品种依次为9128、冀粳8号,垦育12号,垦育12号,垦育16号,四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耐盐性最弱的品种是辽9;盐浓度对种子的发芽影响显著,0.7%以上盐浓度使种子发芽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3年大面积生产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域,"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等品种耐病性较好,可根据生产需要择优种植。"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等品种较易感病,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抗,A03籼、扬粳636表现为感病,其余10个品种都表现为中感;对安徽省内主栽水稻品种进行稻曲病普查,结果显示水稻两优系列品种多数较为感病,新两优香4表现一定的抗病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水稻抗病性栽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个水稻品种的对比种植研究,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实际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宁0212(南粳212)、宁9213(南粳52)、宁0145(早熟晚粳)、盐丰稻2号(中熟中粳),宁9210(南粳51)表现较佳,可以在本地大面积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3):21-21
水稻品种——连粳7号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科技人员培育的水稻常规中粳新品种“连粳7号”经专家组现场实产验收,亩产821.1公斤。达超级稻标准,并于近期顺利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连粳7号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154天左右.产量高、分蘖性较强、长势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安县墩头镇范围和邻近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7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考察了生育期和成熟期植株及穗粒特性,最终筛选出在生育期和产量、品质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镇461"、"扬4227"、"盐稻9号"、"淮稻5号"、"淮稻7号"、"泰粳1001"、"盐稻10号",可依栽培目标选择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引进的17个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进行研究,田间调查每个品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适宜本地区推广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可选择隆粳968、盐粳11040等综合抗性较好、产量潜力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扬辐粳8号”属迟熟中粳水稻品种,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粳94-18”/“镇香24”"(辐照当代)杂交,于2001年育成,200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镇2006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较好,该品种适合在我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兴化市水稻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016年在兴化市进行了水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水稻品种,其产量水平、穗粒结构、植株性状、生育期、抗性表现等存在差异,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5个,分别是南粳9108、淮稻5号、盐粳15、南粳0212、南粳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