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高产香粳水稻新品种绥粳18育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绥粳19是200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与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历经产量鉴定、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于2014年1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命名为绥粳18。1绥粳18特征特性香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50℃。该品  相似文献   

2.
(一)绥粳7号绥粳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选育的寒地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好。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7号。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7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83.5千克/公顷,同时该品种先后被绥化、庆安、兰西、呼兰  相似文献   

3.
正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0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代号绥锦07783。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21。现已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公告号CNA011054E。  相似文献   

4.
绥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年2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117.5 kg/hm2、插秧密度30.0 cm×10.0 cm时产量最高,为9 516.0 kg/hm2。  相似文献   

5.
绥粳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藤系137为母本,垦稻5号×龙花83079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品系代号绥97046,200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绥粳6号.该品种经黑龙江省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良等特点,受到稻农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6.
绥粳1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3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垦稻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香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逆性好,品质优,口感好。  相似文献   

7.
绥粳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3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垦稻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逆性好,品质优,口感好。  相似文献   

8.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特征特性、产量及抗病表现进行绥粳8号的高产性状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我国寒地稻区种质资源芽期耐碱情况,以123份水稻品种为参试材料,采用质量比为1∶3,质量浓度为0.20%的Na2 CO3+ NaHCO3的混合碱液,对水稻进行了芽期耐碱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受到碱胁迫之后,籽粒向胚芽转化的干物质越多,耐碱胁迫的能力越强,并且耐碱较强的品种具有发达的胚根系.胚根和胚芽有相互促进生长的作用.垦稻19、绥粳5号、系选1号、龙粳11、龙稻6号、长白9号和普选18这7份材料芽期的耐碱总级别最高;龙稻5号、龙粳8号、绥粳12、垦稻16、合江21、彩、牡丹江21、垦稻9号、合江16和合江6号这10份材料对碱胁迫芽期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二九一农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水稻品种,对7个主栽、新审定水稻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明表明,参试各品种的抗倒性均表现强,绥育117463、绥粳28熟期比对照晚1 d,绥118146、绥粳18、绥粳27、龙洋11熟期比对照晚2 d。产量表现为:龙洋11绥粳28绥粳27绥粳18绥118146≥龙粳21绥育117463,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水稻品种是龙洋11、绥粳28、绥粳27。  相似文献   

12.
垦稻16号品种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6年以绥粳3号为母本,以秋田小町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决选,试验代号垦粳03-457。2003年所内产量鉴定,2005、2006年参加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20  相似文献   

13.
绥稻1号是由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以空育131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收敛,活秆成熟,秆强抗倒,分蘖能力较强,抗逆性强,米质优,口感佳。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18特征特性及推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绥粳18为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优质、多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21。该文通过对绥粳18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现状进行分析,衡量其在黑龙江省适宜区的种植推广潜力,为今后寒地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1选育过程绥粳18,原代号绥锦07783,黑龙江省龙科种  相似文献   

15.
龙粳152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交06-1115为母本,以香稻品种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长粒香稻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73。介绍了龙粳152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龙粳1525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苗稻2号是黑龙江省苗氏种业有限公司以绥粳4号为母本,特82为父本,接种其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1~2013年,苗稻2号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等特点,2014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18)。  相似文献   

17.
绥粳13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0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绥粳13的品种来源、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分布,2011年采用全国统一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进行生理小种检测,共检测出7群19个中国小种,分别是:ZA1、ZA49、ZA53、ZA57、ZA61、ZB1、ZB5、ZB17、ZB21、ZC1、ZC2、ZC5、ZD1、ZD5、ZD7、ZE1、ZF1、ZF2、ZG1。各菌群出现频率以ZD群最高,其次是ZB群、ZA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9.9%、19.3%、15.6%,为目前三江平原的主要菌群。其中ZD5、ZB1、ZD1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8.2%、11.6%、10.7%,是生产上的优势小种。部分生理小种对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空育131、垦稻12、龙粳25、龙粳26、龙粳24、龙粳27、垦鉴稻6号致病性强,尤其空育131、垦稻12、龙粳26和龙粳27几乎对所有鉴定小种都感病;生理小种对龙粳21、绥粳12、绥粳7号、松粳9号、松粳8号、松粳6号致病性较弱;龙粳20、龙粳29、绥粳9号、松粳12、北稻3号抗病力强,对多数小种抗病。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空育131、龙粳20、龙粳21、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3、龙粳34、龙粳35、龙粳36、龙粳37、龙粳38、龙粳香1号、绥粳3号、绥粳8号、绥粳9号、绥粳13号、绥粳5080、稼禾1号、稼禾314号、稼禾06-59、垦鉴稻6号、龙交06-2411、龙育0491、龙生01-030、垦糯325、黑稻30个品种的丰产、稳产以及抗性,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结论为产量最高的为垦鉴稻6号产量为779.6 kg/亩,其次是绥粳8号产量为745.4 kg/亩,龙粳29产量为717.1 kg/亩。出米率最好的为龙粳36为71.3%,其次为龙粳31为70.9%,空育131为70.3%,垦糯325为70.2%。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产量由品种、种植地点、品种与种植地点互作、不同年际间、不同管理水平产量也不相同,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且不同品种间适应性、稳定性存在着差异。AMMI试验结果表明:绥粳9号比较稳产,其次是绥粳8号、龙稻3号,绥粳10号有较大增产潜力。绥粳8号、绥粳9号适宜在黑龙江省63监狱、鸡西、庆安种植;绥粳10号适宜在黑龙江省63监狱、鸡西、庆安种植,特别是在鸡西地区有较大增产潜力,即最佳适宜地点;绥粳11号、龙稻3号、东农416适宜在黑龙江省63监狱、鸡西、庆安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