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果实接种灰霉葡萄孢霉菌后发病率的调查与测定,结果表明,在各贮藏期间,红地球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随着处理浓度加大和贮藏期延长而增加,乙烯利加速了红地球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受灰霉病菌侵染而腐烂霉变。  相似文献   

2.
葡萄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葡萄灰霉病、霜霉病、葡萄脱粒、SO2伤害等. (1)葡萄灰霉病 灰霉病菌在-5℃仍可生长,属于葡萄低温保鲜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鲜食葡萄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多数品种对该病菌无抵抗力.灰霉菌侵染果皮后,形成灰色分生孢子梗,孢子菌丝体呈白色,果实腐烂后为水浸状斑,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加快蔓延到葡萄果粒全部染病为止.  相似文献   

3.
将巨峰、玫瑰香以及红地球葡萄,分别包装在聚乙烯微孔保鲜袋内,置于(20±1)℃温度条件下,用臭氧消毒机每天分别向袋内通气0.5min(臭氧浓度150mg/m^3)和1min(臭氧浓度300mg/m^3),进行模拟货架期臭氧处理对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浓度的臭氧处理显著地减轻了巨峰葡萄果梗霉变、果实腐烂率及失重率;显著地降低了红地球葡萄腐烂率及果实失重率,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对降低玫瑰香葡萄腐烂率有一定作用,而对其它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臭氧处理对货架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巨峰、玫瑰香以及红地球葡萄,分别包装在聚乙烯微孔保鲜袋内,置于(20±1)℃温度条件下,用臭氧消毒机每天分剐向袋内通气0.5 min(臭氧浓度150 mg/m3)和1 min(臭氧浓度300mg/m3).进行模拟货架期臭氧处理对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浓度的臭氧处理显著地减轻了巨峰葡萄果梗霉变、果实腐烂率及失重率;显著地降低了红地球葡萄腐烂率及果实失重率,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对降低玫瑰香葡萄腐烂率有一定作用,而对其它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预测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指标及发病率的变化,明确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带菌率、果梗含水量、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的贮藏特性不同,其中怀来葡萄的带菌率与发病率均较低,果梗含水量低且下降缓慢(下降率为5.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高,比其他产地葡萄有更好的抗病性。各指标与果粒发病率相关程度不同,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8;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与贮藏80d后果粒发病率相关系数为0.885。【结论】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可以较好的监测葡萄发病率的变化,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能够作为大批量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不同浓度咯菌腈处理对石榴冷藏品质的影响,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分别以浓度为200 mg/L(T1)、400 mg/L(T2)、600 mg/L(T3)的咯菌腈处理石榴果实,在(5±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冷藏112 d,冷藏期间每28 d取样测定石榴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咯菌腈处理对泰山红石榴冷藏过程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总酚含量,以及果皮和籽粒的色彩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较高浓度的咯菌腈延迟了冷藏过程中果皮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咯菌腈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泰山红石榴冷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钝化;T2组石榴在冷藏至第28天时,总抗氧化活性水平显著高于T1、T3组和对照组;冷藏至112 d时,褐变指数以T3组石榴最低(0.16),T2组次之(0.25),二者显著低于T1组(0.30)和对照组(0.31)。综合试验结果可知:随着咯菌腈浓度的升高,泰山红石榴冷藏后期的褐变相应减少;咯菌腈处理对泰山红石榴冷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以400~600 mg/L的咯菌腈浓度处理对减少泰山红石榴冷藏后期的褐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指标及发病率的变化,明确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带菌率、果梗含水量、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的贮藏特性不同,其中怀来葡萄的带菌率与发病率均较低,果梗含水量低且下降缓慢(下降率为5.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高,比其他产地葡萄有更好的抗病性。各指标与果粒发病率相关程度不同,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8;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与贮藏80d后果粒发病率相关系数为0.885。【结论】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可以较好的监测葡萄发病率的变化,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能够作为大批量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浓度为10、20、40 g/L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浸泡15 min,沥干后放入托盘,用0.1 mm厚的PE膜包装2层,在(5±0.5)℃温度条件下贮藏28 d,研究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抑制红地球葡萄的失重和腐烂,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总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贮藏初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长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期。其中较高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0 g/L)在贮藏后期会导致葡萄表皮轻微漂白,而20 g/L浓度处理可使红地球葡萄在(5±0.5)℃下贮藏21 d具有最佳保鲜效果。虽然各浓度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均会导致葡萄中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上升,最大浓度处理的SO2残留量为0.63 mg/kg,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和美国FDA标准规定的限量(10 mg/kg)。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红托竹荪菌蛋烂皮病菌侵染性、传播性及产生条件,从病害棚采集烂皮菌蛋为材料,以烂皮菌蛋部位为感染病菌,用于对正常红托竹荪菌蛋进行伤和无伤涂抹病菌感染试验,以不涂抹病菌为对照,在不同温度湿度梯度下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85%条件下,病菌对正常红托竹荪菌蛋伤和无伤都不发生感染,在温度35℃相对湿度75%条件下进行48h的培养,红托竹荪菌蛋伤或无伤、涂抹和不涂抹病菌都发生菌蛋烂皮现象。说明高温高湿是诱发红托竹荪菌蛋发病的关键,病菌是因菌蛋受高温损伤,导致菌蛋免疫功能低下,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和冷藏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巨峰葡萄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O溶液浸泡处理葡萄果实,在0,25℃条件下恒温贮藏,研究不同浓度NO和冷藏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浓度、可溶性糖含量、活性氧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等物质含量的变化。相比5,30μmol/L NO处理,15μmol/L NO处理有效地保持了采后葡萄果实的果实硬度,推迟了果实中可溶性蛋白浓度、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时间,抑制了活性氧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提高了采后葡萄果实的脯氨酸含量,使葡萄果实在采后储存过程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果实风味,延缓腐败时间并提高果实抗逆性。而0℃冷藏能有效保持采后葡萄果实的果实硬度,抑制了果实中的丙二醛含量和活性氧含量的增加,从而大大减缓了采后葡萄的腐败时间,提高了葡萄果实采后的可运输性。5μmol/L NO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各生理指标的影响并不明显,30μmol/L NO处理对葡萄果实表现出轻微毒害作用。15μmol/L NO和冷藏能有效地保持采后葡萄果实的果实硬度,推迟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各营养品质指标的降低时间,抑制活性氧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从而保持果实风味,提高果实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及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就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囊萌发及侵染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及产孢最适的温度为24℃,pH值为 7.0;菌丝生长最适的光照时间为20 h,产孢最适的光照时间为16 h;另外该菌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另外,实验还明确了该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时间、pH值和营养成分下其萌发状态和萌发率不同。该菌pH值为7,光照时间为20h的PDA培养基上培养所产生的孢子囊,在24℃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此外,该菌在24-28℃条件下最易侵染荔枝果实,其发病最为严重。实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巨峰与红地球葡萄贮藏特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果实解剖结构、呼吸特性、采后主要理化指标以及果实对SO2的忍耐性等多方面,对巨峰和红地球葡萄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与巨峰葡萄比较,前者角质层和表皮厚度大,亚表皮细胞和果肉细胞平均直径也大,微管束数量多,呼吸强度低;还原糖、粗纤维、总果胶含量和果柄耐拉力显著高于巨峰葡萄,但PG酶活性、果肉组织电导率、果实对SO2的忍耐力显著低于巨峰葡萄。室温下短期存放,红地球的耐藏性明显好于巨峰葡萄,但由于红地球生长期抗病性相对差,贮藏期对SO2很敏感,所以低温下长贮的效果并不一定优于巨峰。  相似文献   

13.
以"红南阳"樱桃为原料,研究短时减压处理对冷藏樱桃腐烂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条件下贮藏28 d,在20℃条件下放置2 d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短时减压处理具有降低樱桃果实腐烂、减轻果皮褪色、抑制果实硬度升高、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减压处理对冷藏樱桃品质效果可知,60 kPa压力下处理樱桃60~90 min适于作为樱桃采后前处理方式,可应用于果实的长期贮藏中。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蓟县、抚宁和张家口三个产地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检测分析采用PE膜包装,(0±0.5)℃下贮藏165d期间亚硫酸盐类保鲜剂(熏蒸结合简化保鲜剂、新型简化保鲜剂、新型保鲜纸、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处理的果实中S02残留量。结果显示,贮藏期内,三个产地葡萄果实均以简化保鲜剂处理的S02残留量最高。其他处理的果实S02残留量均低于美国FDA和我国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相同类型保鲜剂处理,蓟县葡萄果实中的S02残留量均高于另外两个产地。对于SO2的敏感性最高,抚宁次之,张家口最低;对于张家口和抚宁果实,熏蒸结合新型保鲜纸能够有效降低SO2残留,而蓟县果实更合适熏蒸结合红地球专用7+1型保鲜剂:贮藏期间果实不同部位的S02残留量为:穗轴〉果刷〉果肉≥果皮〉果籽,且增加的幅度顺序也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地球葡萄采后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原菌种类与侵染规律、干梗、漂白以及脱粒等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红地球葡萄从采收到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介绍红地球品种葡萄的耐贮运特征特性,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品种葡萄贮藏保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品种葡萄耐贮运能力的技术措施,并从我国农产品保鲜产业的战略高度,指出加快红地球品种葡萄等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产业化研发应用与联动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剂量(1.5、3.0、6.0 m L/kg)的乙醇缓释保鲜剂处理鲜食葡萄(品种:户太八号),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分别于室温(25±1)℃及低温(0.5±1)℃条件下避光贮藏7 d和60 d,分析鲜食葡萄在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以及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剂量的乙醇气体缓释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对葡萄果实的侵染(室温贮藏7 d各处理组果实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15,低温贮藏60 d三种剂量处理的腐烂指数均低于0.05),延缓葡萄果实失水、褐变及因果梗老化引起的落粒,同时可大大降低贮藏期果实VC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抑制果实在贮藏期内的呼吸代谢,其保鲜效果与乙醇缓释剂的处理剂量呈正相关。该方法安全无害,成本低廉,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果蔬保鲜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红地球葡萄日灼病与反光膜套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5~7月,用塑料反光膜作外袋、白色葡萄套袋为内袋制成双层反光葡萄套袋,进行红地球葡萄防日灼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光葡萄套袋内温度低于气温0~2℃,当气温为38℃时,该套袋内红地球幼果均未发现日灼现象,防日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前水杨酸喷施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分别在膨大期、转色期和采收前2天(预收期)喷施葡萄果实,采收、预冷后在0℃条件下贮藏,研究其对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能有效抑制葡萄果实的腐烂率、落粒率、失重率和果梗褐变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有效维持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1.0 mmoL/L SA为适宜喷施浓度,此浓度SA处理能提高葡萄贮藏期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综上所述,采前SA喷施可有效提高鲜食葡萄采后贮运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并能提高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