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垂直土柱上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度,其可靠性和精度难以保证。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瞬时剖面法的原理,利用时域反射仪自动、连续监测多点土壤含水率的优点,对非饱和土壤水力传导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与以往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对比。改进后的方法不仅简化了计算,而且提高了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及污染物运移模拟、预测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参数,不同的试验类型及求解方法对应的求参结果往往会有较大差异。在结合试验区含水层条件下,提出了持续注入法与瞬时投源法两种试验思路,考虑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参数的获取相对容易且可靠,因此,在利用上述参数建立试验区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试验类型进行溶质运移模拟,最后结合解析法与数值法两种方法互验后综合确定试验区弥散系数。其中,在使用解析法对瞬时投源试验参数计算中提出全程最优曲线拟合法,从试验整体数据出发,在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则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所需的基础参数准确的前提下,数值法能较准确、直观的体现计算值与实测值浓度变化情况,进而通过调整参数得到准确结果。不同水力特征下的试验类型所反映的参数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此类基于不同试验类型与求参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思路为今后不同地质条件下弥散系数的确定起到了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及糙率系数确定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入渗参数的确定包括由田间试验测定、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根据灌水资料直接估算和借助灌溉模拟模型优化反求3种方式;田面糙率系数的确定包括由灌溉经验确定、根据灌水资料采用曼宁公式直接估算和借助灌溉模拟模型优化反求3种方式。对地面灌溉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系数的各种确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根据灌水资料推求平均入渗参数和糙率系数已成为主要趋势,各种确定方法之间的差异有待通过田间试验资料进一步分析,与参数值密切相关的水力要素的分析研究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水力传导度表征土壤对水分流动的传导能力,是计算土壤水分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非饱和土壤的导水率随含水率或基质势的变化关系。该文采用TS-4型土壤水力传导度测试系统分别对两种土壤进行了3次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测定系统具有方便快捷、精度较高的特性,为实验室模拟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参数测定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状态及运动过程的准确描述与预测需要精确的土壤水力参数,而使用土壤转换函数的方法可以方便省时省力地获得土壤水力参数。对于不同的建模方法,在模型预测精度、运行效率等方面有所差异。【目的】探究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土壤转换函数模型的优劣。【方法】使用UNSODA全球土壤水力性质数据库,对比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居法(KNN)对于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预测精度,并使用土壤样本的含水率-负压实测数据,从土壤质地的角度评价了各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SVM模型对样本的预测效果最好,ANN次之,KNN模型受边缘效应影响预测效果稍逊。在训练模型时,ANN模型用时最长,KNN模型用时最短。然而,在预测过程中,ANN模型用时最短,KNN模型用时最长。【结论】本研究推荐在小数据集上建立土壤转换函数模型时使用SVM,而在更大型的数据集上要综合考虑计算成本、预测精度等方面合理选取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回灌过程中水文地质参数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反演优化模型,以西安市北郊某回灌试验为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并将求解结果与瞬时渗透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符合指数衰减函数;在渗透系数为常量和变量2种情况下,对比4种求解方法,结果显示,在回灌过程中,将渗透系数设为随时间衰减变量的优化模型,更符合回灌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误差更小,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在稻田淹水到排水干田的过程中,稻田的土壤水分由饱和态转为非饱和态,这一过程中稻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变化以及水量各平衡要素的转化对稻田水分管理以及减缓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为探寻稻田不同阶段土壤水分状况下的差异性,基于重庆丘陵区紫色土常规轮作水稻土壤水分的连续监测数据,利用HYDRUS-1D模型对稻田淹水、排水落干和收获后3个不同干湿阶段(阶段Ⅰ,Ⅱ,Ⅲ)的土壤水力参数和土壤含水量开展验证模拟分析.研究表明:(1) 根据R2与RMSE的误差分析结果,HYDRUS可以实现对不同阶段稻田土壤水分变化的有效模拟.(2) 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分析,阶段Ⅰ的稻田土壤水分以水分补充的形式为主;阶段Ⅱ和Ⅲ的土壤水分以水分损失为主,底层渗漏量分别占总水分损失量的52%和95%.(3)根据HYDRUS的模拟结果,降雨直接影响土壤上下边界流的变化;阶段Ⅱ的实际作物蒸腾量和实际地表蒸发量低于阶段Ⅰ的,阶段Ⅲ稻田土壤的地表实际蒸发量与日照时数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8.
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中的收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土壤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收缩规律,开展了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砂壤土和黏壤土分别设定3个初始容重,以离心机法测定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离心力变化下的土壤收缩规律,并通过van Genuchten-Mualem(VG-M)模型对2种情景模式(考虑容重变化和未考虑容重变化)下所测定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并以此估算所得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对沟灌二维水分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结合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离心机转速增大,土壤含水率降低,容重随之增大,当吸力为7 000 cm时,砂壤土和黏壤土的容重分别近于1.81和1.79 g/cm3;基于土壤收缩特征曲线,供试土壤收缩过程可采用三直线模型进行表征,但各收缩段的吸力范围存在差异;与未考虑容重变化所得VG-M模型中的参数值相比,考虑土壤容重变化所得的滞留含水率θr和进气吸力值倒数a均增大,但形状系数n均减小;以考虑土壤容重变化所得VG-M参数为基础进行沟灌二维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其入渗水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垂直和水平)与实测值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5.8%,3.0%和2.6%,较未考虑容重变化时精度分别提高了39.2%,57.2%和52.9%.因此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过程中需考虑土壤容重的变化,且以此获得的参数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数值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
水污染事故频发,及时获得污染源的相关参数对开展应急处理具有巨大的帮助。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二维瞬时点源参数反演的新方法,并通过一个假想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利用二维瞬时点源的解析解产生假想算例的观测数据,然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出了污染物排放位置及时间、排放强度、纵向离散系数等参数。对不同级别的观测数据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同时也探究了监测点个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对二维瞬时点源的源项参数和关键水动力参数进行反演;反演结果受观测数据误差影响较小;观测数据的数量也对反演结果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该方法可以在实际当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土高原系列大田入渗试验数据,以土壤体积含水率、干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有机质含量为输入因子,采用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两种算法,对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并对两种算法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进行预测的结果相对误差最大值和平均值都比BP算法的预测结果要小,相对误差最小值比BP算法的预测结果要大;支持向量机算法比BP算法所得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研究结果丰富了采用土壤传输函数获取入渗参数这一研究方向,同时为获取更高精度的入渗参数在方法的选取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河南省的水资源管理,细化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法,对河南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河南省2012和2013年为现状年,分别采用"年尺度多指标法"和"单指标法"对河南省各行政市的考核指标打分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多指标法"的得分普遍高于"单指标法",其计算方法更客观,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强,为水资源管理考核建立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王洋  王彩虹 《排灌机械》2009,27(4):265-268
分别采用索氏萃取和超声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将水泵橡胶密封件介质机体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和其他干扰物质分离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萃取液中的PAH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萃取方法对水泵橡胶密封件中多环芳烃种类、回收率和分布的影响,发现两种萃取方法所得的PAHs种类是相同的,但采用索氏方法萃取出的PAHs总量、回收率以及极性和溶解度不同的PAHs质量浓度均高于超声萃取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GC-MS分析条件下,索氏萃取法在提取水泵橡胶密封件中PAHs的能力上优于超声萃取法;超声萃取在高沸点PAHs的提取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需根据被测目标PAHs的性质及样品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方法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方法按照分类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增长中贡献的测算方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假定技术进步为希克期中性的前提下,推导出了增长速度方程,给出了增长速度方程在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固定不变和变化两种情况下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而给出了测算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增长中贡献的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法的膜片弹簧特性曲线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对膜片弹簧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弹性特性曲线与经验公式计算的曲线相当吻合,且更为贴近实验曲线;同时对膜片弹簧的工作全过程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以对膜片弹簧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汽车的加油蒸发排放,分析了加油过程中存在的蒸发污染的问题,通过控制设备的成本、结构等因素的比较,提出了车载汽油蒸气回收的办法。简述了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动密封式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为例进行粗略的分析。使用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前后汽油车汽油蒸发污染物的排放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应用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同时改进在用车上原有的汽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能够减少汽车加油过程中的蒸发污染物,是一种节约汽车能源、防治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测量中,当测量结果与各误差因素之间难于找到某种特定的函数关系时,用统计学理论提供的最佳测量方案选择方法很难进行处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动态测量中一种新的最佳测量方案选择法,它特别适用于不易寻求各误差间确定关系的复杂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8.
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试验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检验和改进泵站进水设计的主要方法,而试验标准则是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尚未有关于泵站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试验标准。本文简要讨论了水泵进水设计的整体概念,并根据美国国家标准《水泵进水设计》(ANSI/HI9.8-1998),介绍了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的目的、主要内容、试验准则、测试方法、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评价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喷灌系统组合均匀度是规划设计时的重要技术参数。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可通过室外组合喷洒试验或依据单喷头试验资料用计算方法求得。在有风条件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以大量观测数据为基础的统计方法,由于试验条件、手段所限以及风的多变性,不但试验结果再现性差、且很难比较精确地求得某些特征风速(如灌溉期间的平均风速、设计风速)下的均匀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有风条件下喷灌系统组合均匀度的方法,经与实测值比较,表明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在铰接式车辆静态一级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动静原理对动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动态一级稳定性的动静法,并通过铰接式装载机高速转向时的动态稳定性试验证明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其他动态稳定性算法相比,此算法具有计算简便、可靠等特点,它将成为铰接式车辆动态一级稳定性计算与总体布局设计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