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萝卜利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系生产一代杂种,对发挥杂种优势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在开展萝卜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选育的基础上,已育成了优质、丰产的鲁萝卜1~6号等秋萝卜杂交一代品种.为了进一步使萝卜雄性不育系品系在选育过程中的结实率得到提高,对其不同品系的花器结构、形态及其影响回交结实率的因素进行了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萝卜雄性不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萝卜雄性不育性的研究与利用是萝卜杂交育种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之一.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萝卜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已选育出大量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并配制杂种一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对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机制及遗传机理也作了一些探讨,使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笔者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利用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育成了一批优良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16、中甘17、中甘21等6个新的甘蓝杂交种,其中已有5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开始用显性雄性不育系规模化生产甘蓝杂交种并向市场提供商品种子。由国外引进经过改良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多年转育、改造,获得了10余个可实用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2等优良甘蓝杂交种并开始制种应用。  相似文献   

4.
《蔬菜》2003,(8)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带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进行的“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研究”最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选育出5份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同时通过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甘蓝杂交种的制种新技术,配制出5个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此次新推出的中甘16、中甘17、中甘18、中甘19、中甘21等5个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逆、丰产的特点。它们与日本、荷兰、美国等地的甘蓝品种相比,在早熟性、品质及丰产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早熟、优质、抗逆性强,比同类对照品…  相似文献   

5.
两个春水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育种单位从7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秋冬萝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研究,目前应用雄性不育系已育成一大批杂种一代用于生产。但在春永萝卜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上报道较少,推广的 F1品种还不多。笔者从1987年开始进行春水萝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现已选育出辽阳小五缨和台安小五缨的两个雄性不育系-辽1A和台 1A,现将选育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选育经过 1987年从日本引入红丁水萝卜雄性不育系,编号87A,该个育系为早熟、根皮红色、圆形水萝卜。笔者用辽阳小五缨、台安小五缨、铁岭小五缨,营口小五缨,沈阳10号,大连小五缨,朝阳红棍,阜新大…  相似文献   

6.
春夏及秋冬萝卜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不同萝卜可育品系与不育系测交一代的育性表现,确定了萝卜雄性不育基因ms在萝卜品种中的分布频率,同时也明确了萝卜可育父本的基因型.可将萝卜可育父本的基因型分为三种:(1)保持型:与不育系杂交后代表现全不育;(2)部分保持(或恢复)型:与不育系杂交后代表现育性分离;(3)恢复型:与不育系杂交后代表现全可育.父本基因型不同,转育模式不同.本文提出了不育系的两种转育方案,四种不同的转育模式.同时,为选育经济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系,对各种性状的转化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性状转化速度较快,可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经济性状符合要求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甘蓝雄性不育系大800382和二800782及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大800382和二800782的特点,两个雄性不育系均表现全不育,其不育率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植株性状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在甘蓝育科和种子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育种已成为许多蔬菜的主要育种方法。其中,选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是关键。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创造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可以克服常规育种手段的局限性,较之利用自然变异、远缘杂交和引种等选育手段具有更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我国在番茄、大白菜、甘蓝等蔬菜上利用基因手段获得雄性不育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萝卜与甘蓝远缘杂交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5个萝卜雄性不育系与甘蓝杂交获得73株远缘杂种一代植株。所有杂种一代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它植物学性状多介于双亲之间。作者进而用0.2%的秋水仙素处理F_1幼苗,获得萝卜甘蓝的“双二倍体”植株,用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的回交一代植株仍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而其它植物学性状则发生严重分离,继续用甘蓝回交,在24个植株上得到回交二代幼胚,在8个植株上得到11粒回交二代种子。  相似文献   

10.
萝卜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李进  张雪峰 《长江蔬菜》2015,(19):34-35
萝卜杂种优势十分显著,杂优利用已成为提高萝卜产量、改良品质和增强抗性的主要途径.生产上长期以来主要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成本高,亲本退化快,种子产量低.目前,育种家已经选育出萝卜新型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成功避免了种性退化现象,克服了Ogura不育源苗期黄化、缺少蜜腺等缺陷,为萝卜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应用萝卜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长棒形耐热萝卜杂交组合2个.  相似文献   

11.
以129个萝卜品种(包括5个栽培种和4个野生种)为试材,研究了Ogura CMS细胞核育性恢复基因orf687(Rfo)的分布。对orf687基因扩增的结果表明,除油用萝卜外,orf687目的片段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长萝卜(83份,89.16%)、欧洲小萝卜(28份,85.71%)、黑萝卜(6份,100%)、荚用萝卜(1份,100%)和野生萝卜(10份,70%)中。东亚大长萝卜中的红萝卜品种95.45%含有orf687,高于白萝卜和绿萝卜。进一步利用PCR-RFLP对orf687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发现,没有恢复功能的基因型(rfrf)在野生萝卜中所占比率最高,为57.14%,其次是东亚大长萝卜(47.13%)和欧洲小萝卜(37.50%)。在东亚大长萝卜中,红萝卜品种具有rfrf基因型的比率为76.19%,高于白萝卜(41.67%)和绿萝卜(23.53%)。在利用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种的过程中,rfrf基因型的材料没有育性恢复功能,可作为保持系,用于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上述结果可为萝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二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选育出一批优异的甘蓝育种材料,建立了高效的甘蓝育种技术体系,实现了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甘蓝规模化制种,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甘蓝新品种,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从甘蓝种质创新、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过去5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已经育成的绿皮绿肉、红皮白肉萝卜雄性不育系材料作母本,用曲阜心里美萝卜自交系等材料作父本,配制杂种一代.杂种一代中表现雄性不育的组合,用父本回交,经多代回交,结合肉质根性状选择,选育出心里美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对心里美类型萝卜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甘蓝育种工作者一直在从事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但所获得的各类雄性不育材料都因存在某些缺陷至今未能在生产中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甘蓝育种组近十余年来,利用在甘蓝自然群体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材料进行测交、杂交、回交,经多代选择,现已获得雄性不育株率达100%的系统438A。该系统的叶色不黄化,雌蕊正常,蜜腺发达,结实良好。初步测定有较好的配合力。目前,正利用该系统扩大试配杂交组合,以便尽快应用于生产。甘蓝不育系的选育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组!北京l00081…  相似文献   

15.
《园艺学报》2015,(2):200
<正>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主持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中易出现假杂种、亲本繁殖需人工授粉成本高等弊端,方智远带领甘蓝课题组成员,历经多年从30多万株种株中发现了甘蓝新型雄性不育源79-399-3,经研究阐明其不育性为显性核单基因控制,并从其自交后代中选育出纯合不育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  相似文献   

16.
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及其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几乎都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的.21世纪初,一些国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开始面市.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90年代末至今,已分别采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和胞质不育系途径配制出一批甘蓝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级审定,在各地区推广,这些新品种的特点是杂交率达100%,整齐度好,深受生产者和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萝卜雄性不育系117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浙3A为不育源,萝卜自交系117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选育出优良萝卜雄性不育系117A。117A经济性状优良,不育株率达 100 %,不育性稳定,开花结实性状优良,有效花数多,结实性好,利用117A选配的组合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辣(甜)椒雄性不育选育和应用研究概况,包括核胞质型雄性不育系和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遗传与来源,花器和植株的形态、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生化研究、败育机理,以及在杂优利用杂种一代品种选育和杂交种生产中的应用等.对该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科所从1981年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经过八年的远缘杂交转育,终于选育成功“大乌叶”、“二乌叶”两个甘蓝雄  相似文献   

20.
针对耐热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问题,分析指出了耐热甘蓝胞质不育转育过程中种质资源的选择、不育材料的采集和抗病性鉴定标准,以期为甘蓝耐热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